复合操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95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具有多向开关用的固定接点和旋转开关用的固定接点、同时能够使开关小型化的复合操作开关。其具有:壳体,其具有第1固定接点部(2)和第2固定接点部(7);多个可动接点(4),其与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而与第1固定接点部(2)接触分离;旋转部件(9),其具有与第2固定接点部(7)滑动接触的滑动接点(10),可旋转地保持在壳体上。壳体,由上下对向卡合的上壳(6)和下壳(1)构成,在下壳(1)的内底面上形成第1固定接点部(2),同时在上壳(6)的下面侧上形成第2固定接点部(7),与上壳(6)和下壳(1)的上下方向对向地配置第1固定接点部(2)和第2固定接点部(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使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菜单选择、数据检索、模式设定等输入操作部的多向开关和旋转开关的复合操作开关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结构,已知有在一片挠性印刷基板上形成多向开关用和旋转编码器用的固定接点部,配置在基座上的同时、在该基座上配置构成多向开关的圆顶状可动接点、推动件、壳体、框体、键头、和构成旋转编码器的接点、操作环、圆盘(plate)并形成一体化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结构。图8是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以往的复合操作开关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在图中,21表示多向开关的外观设计部即顶面,22表示旋转编码器的外观设计部即顶面。另外,多向开关在本例中为带中央开关的4方向开关。31为旋转编码器的旋转时产生咔嗒感的圆盘,32为旋转编码器的操作环,33为旋转编码器的接点,34为4方向开关的键头,35为部件固顶用的壳体,36为固定在壳体35上的框架,37为4方向开关的中央开关的推动件,38为可动接点固顶用的粘接片,39为圆顶状中央可动接点,40为圆顶状周边可动接点,41为挠性印刷布线板,42为基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操作开关,其一体具有多向开关部和旋转开关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具有构成多向开关部的第1固定接点部和构成旋转开关部的第2固定接点部,多个可动接点,其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而与所述第1固定 接点部接触分离,以及旋转部件,其能够旋转地被保持在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点;所述壳体,由上下对向卡合的上壳和下壳构成,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形成有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同时在所述上壳的下侧面形成第2固 定接点部,与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上下方向对向地配置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2固定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4-7 2004-1128741.一种复合操作开关,其一体具有多向开关部和旋转开关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具有构成多向开关部的第1固定接点部和构成旋转开关部的第2固定接点部,多个可动接点,其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对向配设,通过按压而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接触分离,以及旋转部件,其能够旋转地被保持在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点;所述壳体,由上下对向卡合的上壳和下壳构成,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形成有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同时在所述上壳的下侧面形成第2固定接点部,与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上下方向对向地配置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和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固定接点部,具有配设在所述下壳的内底面中央的用于载置所述可动接点的接点图形部、和从该接点图形部向周边方向延伸设置的引出图形部;所述第2固定接点部,具有配设在上述上壳的下侧面周边部的圆环状的共用图形、和多个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康德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