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级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85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级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半仓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浮板,所述第二浮板的底部安装有进液结构,所述第二半仓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浮板,所述第一浮板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结构,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连接管。此装置通过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弧形罩的设置,使得沉淀池在排水和进水过程中能够始终通过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漂浮在溶液表面,使得装置的排水和进水都能够在溶液的上方进行,有利于减少水流流动对沉淀造成的影响,避免沉淀在水流的带动下扬起并重新混入溶液中。并重新混入溶液中。并重新混入溶液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级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级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部沉淀池方面的专利,申请号为CN 211025252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三级沉淀池,该装置包括三级沉淀池体、二级沉淀池体、一级沉淀池体,所述一级沉淀池体一侧设置二级沉淀池体,所述二级沉淀池体一侧设置三级沉淀池体,所述一级沉淀池体、二级沉淀池体和三级沉淀池体的高度依次递减,所述一级沉淀池体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三级沉淀池体尾部设置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一级沉淀池体内部形状结构一致的一级沉渣箱。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目前的三级沉淀池在突遇持续降水时,往往需要人工高频次的对沉淀池进行清理,费时费力,如果清理不及时,沉淀物会随水流有流入市政管道,将管道堵塞的问题。
[0004]三级沉淀池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上一个沉淀池内部沉淀后的溶液排入下一个沉淀池,溶液在排出过程中会带动水流的流动,水流的流速快了之后会带动沉淀池内部的沉淀扬起,使得沉淀重新融入溶液中,从而影响沉淀的稳定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三级沉淀池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级沉淀池。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级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中部均固定有n形隔板,所述n形隔板将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内部均分隔为第一半仓与第二半仓。
[0007]所述第一半仓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浮板,所述第二浮板的底部安装有进液结构,所述第二半仓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浮板,所述第一浮板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结构,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侧壁上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固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浮板、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浮板之间均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于第二浮板的底部,所述进液管的顶部贯穿第二浮板并延伸出去与连接装置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底部圆周阵列固定有多个连接杆,全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共同固定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的开口朝向第二浮板。
[0009]优选的,所述排液结构包括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固定于第一浮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浮板的顶部贯穿第一浮板并延伸出去与连接装置相连通,所述排液管的侧壁上圆周阵列开
设有多组排液开口。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于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螺纹固定套,所述螺纹固定套的底部分别贯穿固定板和第一浮板、固定板和第二浮板并分别与排液管、进液管相连通,所述螺纹固定套的内部螺纹插设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的顶部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池背向第二沉淀池的一侧开设有进液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第一浮板带动排液管始终漂浮在溶液的表面,通过第二浮板使得进液管也始终漂浮在溶液的表面,从而使得沉淀池在进行排液和进液时,水流的流出和流入过程都是在溶液的表面进行,同时通过弧形罩的设置,使得进液管排出的溶液不会直接向下冲击,而是向上流动,从而避免水流向下流动冲击造成沉淀池底部的水流高速流动,有利于避免沉淀的重新扬起,从而有利于沉淀池排液时沉淀状态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浮板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n形隔板4、第一半仓5、第二半仓6、进液口7、第一浮板8、固定板9、螺纹固定套10、排液管11、排液开口12、第一连接管13、螺纹连接头14、水泵15、第二连接管16、第二浮板17、进液管18、连接杆19、弧形罩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0]如图1

5所示的一种三级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1,第一沉淀池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三沉淀池3,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中部均固定有n形隔板4,n形隔板4将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内部均分隔为第一半仓5与第二半仓6,第一半仓5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浮板17,第二浮板17的底部安装有进液结构,第二半仓6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浮板8,第一浮板8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结构,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侧壁上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15,水泵15输入端固定有第一连接管13,水泵15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连接管16,第一连接管13与第一浮板8、第二连接管16与第二浮板17之间均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0021]实施方式具体为: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内部能够进行溶液沉淀过程,溶液依次通过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进行各级沉淀,n形隔板4能够将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分隔为第一半仓5与第二半仓6,使得第一半仓5的内部在进液时能够减少水流的流动对第二半仓6造成的影响,第一浮板8与第二浮板17能够带动进液结构与排液结构漂浮在溶液的表面,使得装置内部在进行进液与排液
时,水流的流动能够在溶液的表面进行,有利于避免水流的流动对装置的底部造成影响,从而有利于避免水流带动装置底部的沉淀重新扬起进入溶液,水泵15能够带动溶液沿着第一连接管13排出并沿着第二连接管16进入下一级沉淀池,完成溶液的排液和进液过程。
[0022]进液结构包括进液管18,进液管18固定于第二浮板17的底部,进液管18的顶部贯穿第二浮板17并延伸出去与连接装置相连通,进液管18的底部圆周阵列固定有多个连接杆19,全部连接杆19的底部共同固定有弧形罩20,弧形罩20的开口朝向第二浮板17。
[0023]实施方式具体为:进液管18固定在第二浮板17的底部,从而通过第二浮板17漂浮在溶液的表面,进液管18与第二连接管16能够通过连接装置连通,使得溶液由第二连接管16通过进液管18并进入第一半仓5的内部,从而使得溶液流入第一半仓5时通过溶液的上方流出,连接杆19能够连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沉淀池(2),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三沉淀池(3),所述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中部均固定有n形隔板(4),所述n形隔板(4)将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内部均分隔为第一半仓(5)与第二半仓(6);所述第一半仓(5)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浮板(17),所述第二浮板(17)的底部安装有进液结构,所述第二半仓(6)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浮板(8),所述第一浮板(8)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结构,所述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侧壁上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输入端固定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水泵(15)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与第一浮板(8)、第二连接管(16)与第二浮板(17)之间均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管(18),所述进液管(18)固定于第二浮板(17)的底部,所述进液管(18)的顶部贯穿第二浮板(17)并延伸出去与连接装置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鑫磊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