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及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682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制冷系统,电磁阀包括阀体组件、滑阀组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阀体组件设有阀腔,阀体组件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滑阀组件包括活塞、滑块以及连接活塞和滑块的连杆,活塞能够通过连杆推动滑块在阀腔内移动,以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设于滑块两侧,以用于限制滑块的移动行程。当滑块止挡于第一限位件时,滑块隔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当滑块止挡于第二限位件时,阀腔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阀,滑阀组件可以精确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阀及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磁阀包括阀体组件和滑阀组件。阀体组件设有阀腔,滑阀组件在阀腔内移动以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滑阀组件包括活塞、滑块以及连接活塞和滑块的连杆。通常,滑阀组件通过活塞与限位件的配合实现滑阀组件的移动限位,具体地,滑阀组件朝向阀体组件一端移动至活塞一端抵接于一限位件时,滑阀组件隔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滑阀组件朝向阀体组件另一端移动至活塞另一端抵接于另一限位件时,滑阀组件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但是,活塞受到限位件的挤压时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导致滑阀组件难以移动到位,从而很难精确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磁阀及制冷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阀,电磁阀包括阀体组件、滑阀组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阀体组件设有阀腔,阀体组件设有连通阀腔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滑阀组件包括活塞、滑块以及连接活塞和滑块的连杆,活塞能够通过连杆推动滑块在阀腔内移动,以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设于滑块两侧,以用于限制滑块的移动行程。当滑块止挡于第一限位件时,滑块隔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当滑块止挡于第二限位件时,阀腔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000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为第一端盖,第二限位件为中间端板,电磁阀还包括第二端盖。中间端板设于阀腔内以将阀腔分隔成动力腔和通断腔;第一端盖设于通断腔远离中间端板的一端以封闭通断腔,第二端盖设于动力腔远离中间端板的一端以封闭动力腔。活塞设于动力腔内,并将动力腔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滑块设于通断腔内,连杆穿过中间端板并连接活塞和滑块。第一端盖以及中间端板与阀体组件的装配较为简单,因而,利用第一端盖作为第一限位件且利用中间端板作为第二限位件,大大降低了电磁阀的装配难度。并且,第一端盖以及中间端板与阀体组件的连接较为牢固,因而,利用第一端盖作为第一限位件且利用中间端板作为第二限位件,能够显著提升电磁阀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滑阀组件的冲击下产生松动,因而,如此设置,使得滑阀组件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磁阀还包括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第一毛细管连通第一腔,以通过第一毛细管向第一腔通入流体介质或通过第一毛细管排放第一腔内的流体介质,第二毛细管连通第二腔,以通过第二毛细管向第二腔通入流体介质或通过第二毛细管排放第二腔内的流体介质。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电磁阀还包括防水圈,中间端板设有穿孔,连杆通过
穿孔穿设于中间端板,穿孔的内壁设有沿着穿孔周向设置的环形槽,防水圈卡设于环形槽内,且防水圈套设于连杆外侧。通过设置防水圈,可避免流体介质通过连杆与穿孔之间的间隙从动力腔进入到通断腔内,而影响电磁阀的使用效果。因而,如此设置,增强了中间端板的防水性,有利于电磁阀的良好运行。并且,防水圈卡设在环形槽内,降低了防水圈的装配难度,提高了电磁阀的装配效率。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滑块与连杆的连接处形成一限位台阶,滑块通过限位台阶抵接于第二限位件。如此设置,滑块与第二限位件的配合更加简单,有利于电磁阀的加工制造。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滑块包括连接板、第一分块、第二分块和弹性件,连接板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朝向远离连杆的方向延伸;连接板设有连接孔,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分别从连接板的两侧安装于连接孔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且弹性件能够推动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分别抵接于阀体组件。通过弹性件推动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分别抵接于阀体组件,使得滑块与阀体组件的连接更加紧密,有利于滑块更加有效地隔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聚四氟乙烯表面硬度较低,可使第一分块与阀体组件的连接更加紧密,且可使第二分块与阀体组件的连接更加紧密。不锈钢材质的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易于加工成型,有利于降低电磁阀的制造成本。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阀体组件的内壁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滑动槽,连接板的两侧卡入滑动槽以阻止滑阀组件与阀体组件相对转动。如此,滑阀组件与阀体组件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因而,第一分块与阀体组件以及第二分块与阀体组件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增强了电磁阀的密封效果。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阀体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包括相连接的主体段和连接段,连接段的外径小于主体段的外径,主体段与连接段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二阀体一端套设于连接段并且止挡于台阶结构。阀体组件采用分体式设计,降低了阀体组件的加工难度,并且,也降低了电磁阀的装配难度。通过在第一阀体上设置台阶结构,提高了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装配精度,有利于电磁阀的快速准确的装配。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如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磁阀。
[0014]本技术提供的电磁阀及制冷系统,由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设于滑块两侧,从而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能够限制滑块的移动行程,也就是限制滑阀组件的移动行程。当滑块止挡于第一限位件时,滑块隔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当滑块止挡于第二限位件时,阀腔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如此,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限制滑块的移动行程来控制滑阀组件的移动行程,滑阀组件在移动行程范围内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通断。由于滑块受到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的挤压时产生的形变非常微小,从而可确保滑块移动到位,也就是保证了滑阀组件移动到位,从而该电磁阀可以精确控制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的通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阀处于连通状态的剖视图一;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阀处于连通状态的剖视图二;
[001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的剖视图一;
[0019]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的剖视图二。
[0020]附图标记:1、阀体组件;11、第一阀体;111、主体段;112、连接段;113、台阶结构;12、第二阀体;13、阀腔;131、动力腔;131a、第一腔;131b、第二腔;132、通断腔;14、第一接口;15、第二接口;16、滑动槽;2、滑阀组件;21、活塞;22、装配孔;23、滑块;231、连接板;231a、限位台阶;232、连接孔;233、第一分块;234、第二分块;235、第一卡孔;236、弹性件;24、连杆;241、第一外螺纹段;25、紧固螺母;26、第一垫片;3、第一限位件;4、第二端盖;5、第二限位件;51、穿孔;52、环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组件(1)、滑阀组件(2)、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5);所述阀体组件(1)设有阀腔(13),所述阀体组件(1)设有连通所述阀腔(13)的第一接口(14)和第二接口(15);所述滑阀组件(2)包括活塞(21)、滑块(23)以及连接所述活塞(21)和所述滑块(23)的连杆(24),所述活塞(21)能够通过所述连杆(24)推动所述滑块(23)在所述阀腔(13)内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接口(14)和所述第二接口(15)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一限位件(3)和所述第二限位件(5)均固定于所述阀体组件(1),且分别设于所述滑块(23)两侧,以用于限制所述滑块(23)的移动行程;当所述滑块(23)止挡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时,所述滑块(23)隔断所述第一接口(14)和所述第二接口(15);当所述滑块(23)止挡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时,所述阀腔(13)连通所述第一接口(14)和所述第二接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为第一端盖,所述第二限位件(5)为中间端板,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二端盖(4);所述中间端板设于所述阀腔(13)内以将所述阀腔(13)分隔成动力腔(131)和通断腔(132);所述第一端盖设于所述通断腔(132)远离所述中间端板的一端以封闭所述通断腔(132),所述第二端盖(4)设于所述动力腔(131)远离所述中间端板的一端以封闭所述动力腔(131);所述活塞(21)设于所述动力腔(131)内,并将所述动力腔(131)分隔成第一腔(131a)和第二腔(131b),所述滑块(23)设于所述通断腔(132)内,所述连杆(24)穿过所述中间端板并连接所述活塞(21)和所述滑块(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毛细管(8)和第二毛细管(9),所述第一毛细管(8)连通所述第一腔(131a),以通过所述第一毛细管(8)向所述第一腔(131a)通入流体介质或通过所述第一毛细管(8)排放所述第一腔(131a)内的流体介质,所述第二毛细管(9)连通所述第二腔(131b),以通过所述第二毛细管(9)向所述第二腔(131b)通入流体介质或通过所述第二毛细管(9)排放所述第二腔(131b)内的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志军熊匀均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