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77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包括封底淋膜层,封底淋膜层上依次设置有底纸层、淋膜层、硅油层、胶层、面料层;其中,底纸层的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淋膜层,在淋膜层上涂布有硅油层,在硅油层经烘箱涂布有胶层后与面料层贴合在一起,再在底纸层的另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表面呈现雾面状且具有粗糙度的封底淋膜层,封底淋膜层中具有PE粒子,所述PE粒子中添加有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


[0001]本技术涉及不干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常用的硅纸类不干胶,受硅纸容易吸湿/散湿因素影响,在印刷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卷翘现象,常规改良方法更换膜类底纸,但成本增加明显;或者通过硅纸背面增加PE淋膜层来解决,遇PE淋膜层过于平滑且静电大,尤其面料是膜类时(如PVC、静电膜)等静电很大,张与张叠压后难自动分离,故无法在自动机印刷,只能一张张手工印,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所述封底不干胶包括封底淋膜层,封底淋膜层上依次设置有底纸层、淋膜层、硅油层、胶层、面料层;其中,底纸层的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淋膜层,在淋膜层上涂布有硅油层,在硅油层经烘箱涂布有胶层后与面料层贴合在一起,再在底纸层的另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表面呈现雾面状且具有粗糙度的封底淋膜层,封底淋膜层中具有PE粒子,所述PE粒子中添加有3%

5%的消静电粒子。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封底淋膜层内添加消静电粒子减弱静电影响,另外增加封底淋膜层的表面粗糙度和雾度,既可以提升淋膜面质感,又实现了封底后也可以全自动机印,提升效率,有效解决硅纸类不干胶在印刷、冲切等过程卷翘现象。
[0006]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封底淋膜层的粗糙度为3

5um。
[0007]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封底淋膜层的厚度为20

25μm。
[0008]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消静电粒子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0009]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淋膜层的克重为15g/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在封底淋膜层内添加消静电粒子减弱静电影响,另外增加封底淋膜层的表面粗糙度和雾度,既可以提升淋膜面质感,又实现了封底后也可以全自动机印,提升效率,有效解决硅纸类不干胶在印刷、冲切等过程卷翘现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
[0014]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所述封底不干胶包括封底淋膜层1,封底淋膜层1上依次设置有底纸层2、淋膜层3、硅油层4、胶层5、面料层6;其中,底纸层2的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淋膜层3,在淋膜层3上涂布有硅油层4,在硅油层4经烘箱涂布有胶层5后与面料层6贴合在一起,再在底纸层2的另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表面呈现雾面状且具有粗糙度的封底淋膜层1,封底淋膜层1中具有PE粒子,所述PE粒子中添加有3%

5%的消静电粒子。
[0015]在淋膜淋膜层3时,淋膜机的贴合冷缸选用高亮不锈钢材质,淋膜层3的淋膜用PE纯PE粒子,淋膜层3的克重为15g/


[0016]在淋膜封底淋膜层1时,封底淋膜层1仍选用PE粒子,但粒子中添加有3%

5%比例的消静电粒子,如十二烷基磺酸钠,配比好放入搅拌容器内进行混合搅拌20

30分钟使两者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通过管道输送至腔内加热至160

240
°
,使混合物完全熔融,加压并挤出;将挤出的混合物淋膜至底纸层2的另一面形成封底淋膜层1,并通过特制的冷缸贴合轮对它们进行加压,冷缸内水温5

10℃,封底淋膜层1经过冷缸温度冷却至30

40℃,再经过辊筒带动继续移动,到收卷时膜面温度自然冷却至20℃以下,低温使面料6不雾;淋膜机的贴合冷缸先经过喷砂处理成80目雾面效果,表面粗糙度约4

6um,然后再进行电镀处理,防止表面被氧化生锈等,在淋膜时封底淋膜层1厚度20

25um,经过被挤压,膜表面呈现雾面状,表面粗糙度约3

5um虽然封底淋膜层1表面有3

5um的粗糙度,但PE膜层软质效果且浅,卷料生产过程中面料层6表面会被受压,但不明显;另外为预防卷芯受压过大,下机卷长低于1000M;经过消静电处理的封底淋膜层1,再加上膜层表面的粗糙度,切张叠压后,可以满足自动机印需求:上层材料被吸盘带动走纸时,下层材料不受静电影响被带起。
[0017]需要声明的是,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自动机印的封底不干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不干胶包括封底淋膜层(1),封底淋膜层(1)上依次设置有底纸层(2)、淋膜层(3)、硅油层(4)、胶层(5)、面料层(6);其中,底纸层(2)的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淋膜层(3),在淋膜层(3)上涂布有硅油层(4),在硅油层(4)经烘箱涂布有胶层(5)后与面料层(6)贴合在一起,再在底纸层(2)的另一面经淋膜机淋膜形成表面呈现雾面状且具有粗糙度的封底淋膜层(1),封底淋膜层(1)中具有PE粒子,所述PE粒子中添加有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志柯汤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辉柯纸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