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73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包括调节螺钉、楔形推杆、蝶形弹簧和防尘盖帽,阀体上开设有通孔,调节螺钉下部嵌入通孔内并与通孔螺纹连接,旋转调节螺钉可调节其在通孔内的深度,防尘盖帽螺纹连接于调节螺钉的上部且其底部与阀体抵接,楔形推杆设于通孔内且其顶部与调节螺钉的底部弹性连接,阀座外周开设有楔形环槽,楔形推杆的底部嵌入楔形环槽内以推动阀座的轴向移动,从而使阀座与阀球保持抵接以保证阀座与阀球之间的密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靠,整机紧凑;满足舰船阀门初始密封要求,保证阀门在低压工作时阀座与阀球的密封;如出现密封比压不足,可在线调节,减少拆检工作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具有自密封特性。具有自密封特性。具有自密封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舰船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舰船阀门密封问题是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难点。阀门作为管路系统中用于控制流体压力、流量及流向的最基本部件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阀门的密封性能是考验阀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论金属还是非金属材料的密封副在长周期动作后均容易出现内、外漏问题,主要体现在密封接触面被腐蚀、磨损,有划痕或有污染物,造成不密合,弹簧或紧固件发生蠕变(即永久性变形),造成关闭压力不足;密封件未压紧或造成损伤,如划痕、老化变形及腐蚀变质等。阀门一旦密封失效,发生泄漏,通常后果严重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舰船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给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带来极大威胁。随着阀门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对舰船阀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对阀门密封问题提出适配性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包括调节螺钉、楔形推杆、蝶形弹簧和防尘盖帽,阀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钉下部嵌入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旋转所述调节螺钉可调节其在所述通孔内的深度,所述防尘盖帽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钉的上部且其底部与所述阀体抵接,所述楔形推杆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其顶部与所述调节螺钉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阀座外周开设有楔形环槽,所述楔形推杆的底部嵌入所述楔形环槽内以推动所述阀座的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阀座与所述阀球保持抵接以保证所述阀座与所述阀球之间的密封。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外调压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优化舰船阀门结构设计,整机紧凑,满足空间布置要求;(2)可以满足舰船阀门初始密封要求,保证阀门在低压工作时阀座与阀球的密封;(3)阀门长周期动作之后,如出现密封比压不足,可实现在线调节,无需将阀门从系统管路上拆下,大大减少拆检工作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外调压装置具有自密封特性,当系统管路介质压差越大,补充介质作用力,密封效果越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所述阀座的外周开设有密封环槽一和弹簧孔,所述密封环槽一内装有O型圈一以保证所述阀座外周与所述阀体内侧壁之间的密封,所述弹簧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孔的最深处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内侧壁抵接。
[0008]所述调节螺钉为圆柱体,所述调节螺钉的顶端开设有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内六角孔,所述调节螺钉的底端开设有圆柱形的行程孔,所述调节螺钉的外周上均设有螺纹。
[0009]所述楔形推杆包括同轴设置且相互固定连接的行程杆和基杆,所述行程杆与所述
行程孔相匹配,所述行程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基杆的直径,所述基杆的外周开设有密封环槽二,所述密封环槽二内设有O型圈二以保证所述基杆外周与所述通孔内侧壁之间的密封,所述基杆的底部还设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与所述楔形环槽相匹配。
[0010]所述行程杆上套设有多个叠层设置的蝶形弹簧,所述行程杆嵌设于所述行程孔内,两端的两个所述蝶形弹簧分别与所述调节螺钉的底端和所述基杆的顶端抵接。
[0011]所述防尘盖帽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和防火环槽,所述调节螺钉嵌入所述连接孔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防火环槽内设有防火石墨垫,所述防火石墨垫为环形且其与所述防火环槽相匹配。
[0012]所述防尘盖帽的外轮廓为正六边形。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防尘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防尘盖帽的仰视图;
[0016]图4为图2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防尘盖帽的俯视图;
[0017]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防火石墨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防火石墨垫的俯视图;
[0019]图7为图1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调节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图7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调节螺钉的仰视图;
[0021]图9为图7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调节螺钉的俯视图;
[0022]图10为图1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楔形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图10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楔形推杆的主视图;
[0024]图12为图11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楔形推杆的左视图;
[0025]图13为图1所示的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阀体;2、O型圈一;3、弹簧;4、阀座;41、密封环槽一;42、弹簧孔;43、楔形环槽;5、防尘盖帽;51、连接孔;52、防火环槽;6、防火石墨垫;7、调节螺钉;71、内六角孔;72、行程孔;8、蝶形弹簧;9、楔形推杆;91、行程杆;92、基杆;93、密封环槽二;94、楔形面;10、O型圈二;11、阀球;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9]如图1-13所示,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包括调节螺钉7、楔形推杆9、蝶形弹簧8和防尘盖帽5,阀体1上开设有通孔12,所述调节螺钉7下部嵌入所述通孔12内并与所述通孔12螺纹连接,旋转所述调节螺钉7可调节其在所述通孔12内的深度,所述防尘盖帽5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钉7的上部且其底部与所述阀体1抵接,所述楔形推杆9设于所述通孔12内且其顶部与所述调节螺钉7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阀座4外周开设有楔形环槽43,所述楔形推杆9的底部嵌入所述楔形环槽43内以推动所述阀座4的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阀座4
与所述阀球11保持抵接以保证所述阀座4与所述阀球11之间的密封。
[0030]所述阀座4的外周开设有密封环槽一41和弹簧孔42,所述密封环槽一41内装有O型圈一2以保证所述阀座4外周与所述阀体1内侧壁之间的密封,所述弹簧孔42内设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孔42的最深处抵接,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1内侧壁抵接。弹簧3的弹簧力使阀座4与所述阀球11保持抵接以保证所述阀座4与所述阀球11之间的密封。
[0031]所述调节螺钉7为圆柱体,所述调节螺钉7的顶端开设有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内六角孔71,所述调节螺钉7的底端开设有圆柱形的行程孔72,所述调节螺钉7的外周上均设有螺纹。内六角孔71便于用内六角扳手旋拧,行程孔72与行程杆91配合,使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螺钉(7)、楔形推杆(9)、蝶形弹簧(8)和防尘盖帽(5),阀体(1)上开设有通孔(12),所述调节螺钉(7)下部嵌入所述通孔(12)内并与所述通孔(12)螺纹连接,旋转所述调节螺钉(7)可调节其在所述通孔(12)内的深度,所述防尘盖帽(5)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钉(7)的上部且其底部与所述阀体(1)抵接,所述楔形推杆(9)设于所述通孔(12)内且其顶部与所述调节螺钉(7)的底部弹性连接,阀座(4)外周开设有楔形环槽(43),所述楔形推杆(9)的底部嵌入所述楔形环槽(43)内以推动所述阀座(4)的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阀座(4)与阀球(11)保持抵接以保证所述阀座(4)与所述阀球(11)之间的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4)的外周开设有密封环槽一(41)和弹簧孔(42),所述密封环槽一(41)内装有O型圈一(2)以保证所述阀座(4)外周与所述阀体(1)内侧壁之间的密封,所述弹簧孔(42)内设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孔(42)的最深处抵接,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1)内侧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舰船阀门用外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7)为圆柱体,所述调节螺钉(7)的顶端开设有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内六角孔(71),所述调节螺钉(7)的底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英哲吴淏朱浩强高海涛胡一鸣闫小喆王刚崔其冠熊晋影周龙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