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55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冷风扇。所述水冷风扇包括壳体、间隔部、至少两个风轮,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收纳空间、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间隔部位于所述壳体中且用于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每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对应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及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所述至少两个风轮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对应,所述风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以用于彼此独立将所述进风口的风引到至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水冷风扇的出风效率较高,风噪较低,使用舒适度也较高。使用舒适度也较高。使用舒适度也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风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们为了提升生活质量,满足在炎热天气使用风扇的人体舒适度等生活场景需要实用风扇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风扇。其中,一些风扇的出现解决了风扇单纯靠带动空气流动进行降温等功能局限性,可以进一步实现加热、香薰、喷雾加湿等效果。
[0003]然而,在现有一些风扇的出风效率较低,有必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出风效率高、出风舒适度更佳的水冷风扇。
[0005]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风扇,其包括壳体、间隔部、至少两个风轮及雾化装置,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收纳空间、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间隔部位于所述壳体中且用于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每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对应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及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所述至少两个风轮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对应,所述风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以用于彼此独立将所述进风口的风引到至所述出风口排出。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水冷风扇中,所述间隔部位于所述壳体中将所述壳体的第一收纳空间、进风口及出风口划分为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每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对应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及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并且所述至少两个风轮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对应,并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由于每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均被所述间隔部进行隔离,使得所述至少两个风轮能独立的将所述进风口的风引到至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风轮之间互相隔离,互不影响,提高了整体的出风效率,同时减少了风噪,在提升出风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使用噪音,提升了使用舒适度。
[000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多个支撑板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多个风板,可以理解,多个所述风板绕所述预设方向所在的轴向环设并间隔排列以组成风板层。由于所述风轮具有绕所述预设方向所在的轴向环设间隔排列多个所述风板组成的所述风板层,使得所述风轮在转动时有利于均匀出风,使出风连贯、顺畅,进一步配合连接在所述风板上的多个所述支撑板,达到支撑所述风板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整个风轮的稳定性,使出风效果更加舒适。
[0008]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包括至少四个支撑板,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均连接有多个所述风板,使得所述风轮包括至少三层所述风板层。在常见的家庭环境下进行使用,可以为所述风轮设置至少四个支撑板,使得所述风轮包括至少三层所述风板层,即可使出风率最大且能耗较低,从而达到较高的能效比,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供最佳降温效果。可以理解,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合理的配置所述支撑板、所述风板的个数,使
所述风轮的出风效率最佳,能效比最高。
[000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进风口及/或所述出风口还安装有至少一个肋部,可以理解,所述肋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呈预设夹角且将所述进风口及/或所述出风口间隔为至少两个部分,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肋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的预设夹角达到调整风向,精确导风的作用,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同时,所述肋部将所述进风口及/或所述出风口间隔为至少两个部分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保证了所述进风口及/或所述出风口的结构稳定。
[001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加热装置及/或制冷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及/或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加热及/或制冷。可以理解,通过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及/或所述制冷装置,使得所述水冷风扇进一步具有加热及/或制冷功能,可适用于多种场景,提高用户体验性。
[001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可将所述加热及/或制冷后的风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可以理解,通过所述风轮将所述加热及/或制冷后的风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可以使得出风舒适,达到较舒适的制冷及/或制热效果。
[001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端及/或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端及/或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可以使得所述加热及/ 或制冷后的风通过所述风轮有效排出,使得加热及/或制冷效率较高。
[0013]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可以在风轮出风的同时将待雾化液体进行雾化并排出液雾,在使用风冷的同时辅助以水冷的方式进行降温,使降温效果更好,使用舒适度更佳。
[0014]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雾化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及/或所述制冷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可以理解,通过所述控制组件可以控制所述水冷风扇的冷风、暖风、液雾等各功能的开启与关闭,使得所述水冷风扇可以实现单独冷风、单独暖风、单独液雾、冷风+液雾、暖风+液雾、一侧冷风(如一第一收纳部分吹冷风)+一侧暖风(如另一第一收纳部分吹暖风)、一侧冷风(如一第一收纳部分吹冷风)+一侧暖风(如另一第一收纳部分吹暖风)+液雾等多种使用模式,满足多种场景的需要,提高用户体验性。
[0015]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结构,所述间隔部包括第一主体部及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两端连接从而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之间且用于划分两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通过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侧壁结构之间的连接在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划分为两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的同时,给与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部分支撑,保证了整个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
[001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风轮电机,所述风轮电机连接于所述风轮的一端且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间隔部还包括第一底板部,所述第一底板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一主体部及所述第二主体部且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划分出第二收纳部分,所述第一收纳部分及所述第二收纳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底板部的两侧,所
述风轮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分中。可以理解,通过所述第二收纳部分收纳所述风轮电机,可以避免所述风轮电机的热量进入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从而避免影响降温效果;此外,此种设计也可以使得所述风轮电机独立设计散热及走线等,增加用电安全。
[001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围成第二收纳空间,所述间隔部还包括第二底板部,所述第二底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二收纳空间划分为第三收纳部分及第四收纳部分,所述第三收纳部分用于容置所述待雾化液体,所述第四收纳部分用于容置所述雾化装置,所述第二底板部上还具有第一开口,所述雾化装置对应所述第一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扇包括:壳体,具有第一收纳空间、进风口及出风口;间隔部,位于所述壳体中且用于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每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对应至少部分所述进风口及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口;及至少两个风轮,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收纳部分对应,所述风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以用于彼此独立将所述进风口的风引到至所述出风口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多个支撑板沿预设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多个风板,多个所述风板绕所述预设方向所在的轴向环设并间隔排列以组成风板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且所述进风口及/或所述出风口还安装有至少一个肋部,所述肋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呈预设夹角且将所述进风口及/或所述出风口间隔为至少两个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加热装置及/或制冷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及/或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加热及/或制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可将所述加热及/或制冷后的风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端及/或所述制冷装置的制冷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部分中。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雾化装置,用于将待雾化液体进行雾化并排出液雾。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雾化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及/或所述制冷装置的开启与关闭。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结构,所述间隔部包括第一主体部及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两端连接从而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之间且用于划分两个所述第一收纳部分。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风轮电机,所述风轮电机连接于所述风轮的一端且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间隔部还包括第一底板部,所述第一底板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一主体部及所述第二主体部且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划分出第二收纳部分,所述第一收纳部分及所述第二收纳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底板部的两侧,所述风轮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收纳部分中。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围成第二收纳空间,所述间隔部还包括第二底板部,所述第二底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二收纳空间划分为第三收纳部分及第四收纳部分,所述第三收纳部分用于容置所述待雾化液体,所述第四收纳部分用于容置所述雾化装置,所述第二底板部上还具有第一开口,所述雾化装置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以将来所述第三收纳部分的所述待雾化液体进行雾化。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风扇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
液箱设置于所述第三收纳部分远离所述第四收纳部分的一侧,所述储液箱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享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