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34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包括搭载有悬浮推进装置的气垫船本体,气垫船本体上还搭载有垃圾收集装置、中央控制模块和为垃圾收集气垫船供能的电池模块。悬浮推进装置和垃圾收集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垃圾收集装置搭载于气垫船上,其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良好的通过性,可满足各种复杂水域环境下的垃圾收集工作,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用性强的优点。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

技术介绍

[0002]水面垃圾打捞方式包括人工打捞和机械化打捞,前者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后者采用的机械化打捞设备多由大型船舶改装而成,整体设备体积较大,主要用于大面积水域垃圾打捞,成本较高且需配备操作人员,难以替代人工打捞用于狭窄水路、浅水域和小面积水域(如城市景观水域、养殖水域等)的垃圾打捞。此外,海滨垃圾由于海浪等因素的存在,垃圾不易留于海滨,人工打捞难度很大,而使用大型打捞船会有较大的噪音,影响海边景观和游客,同时打捞效果也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性强的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包括搭载有悬浮推进装置的气垫船本体,所述气垫船本体上还搭载有垃圾收集装置、中央控制模块和为所述垃圾收集气垫船供能的电池模块;所述悬浮推进装置和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气垫船本体包括圆形的橡胶气垫,所述橡胶气垫内侧嵌接固定有形状相适配的中央支撑板;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叶轮泵、收集盒和两收集管,所述叶轮泵固定在所述中央支撑板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收集盒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法兰接口,所述收集盒底部法兰接口与所述叶轮泵入水口对接,且所述收集盒底部法兰接口内设置有滤网;所述叶轮泵出水口连接有硬质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向后穿过所述橡胶气垫并伸出;所述收集盒顶部法兰接口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两收集管与所述三通接头对接,且所述两收集管分别向外向下弯折延伸至所述橡胶气垫两侧;所述收集盒前侧设置有用于取出垃圾的密封门;所述中央支撑板上位于所述叶轮泵左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盒和第二密封盒,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盒内,所述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盒内;所述叶轮泵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推进装置包括两第二螺旋桨风机和若干第一螺旋桨风机,所述两收集管顶部分别固定有一电动旋转底座,所述两第二螺旋桨风机分别固定在两电动旋转底座上;所述中央支撑板上位于所述叶轮泵前后侧位置均匀地对称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旋桨风机相适配的通孔,多个第一螺旋桨风机嵌设并胶接固定在所述中央支撑板上开设的通孔内;所述两第二螺旋桨风机、所述两电动旋转底座和各第一螺旋桨风机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盒内还设置有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09]进一步地,上述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还包括防撞雷达,所述橡胶气垫前侧设置有与所述防撞雷达相适配的槽,所述防撞雷达嵌设并胶接固定在所述槽中;所述防撞雷达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气垫顶部前侧胶接固定有用于为所述电池模块充电的充电接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为锂电池;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STM32单片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中,垃圾收集装置搭载于气垫船上,其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良好的通过性,可满足各种复杂水域环境下的垃圾收集工作,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17]附图标记:1

橡胶气垫,2

中央支撑板,3

第一螺旋桨风机,4

叶轮泵,5

喷水管,6

收集盒,7

滤网,8

收集管,9

第一密封盒,10

第二密封盒,11

防撞雷达,12

充电接口,13

第二螺旋桨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19]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包括搭载有悬浮推进装置的气垫船本体,气垫船本体上还搭载有垃圾收集装置、中央控制模块和为垃圾收集气垫船供能的电池模块。悬浮推进装置和垃圾收集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20]具体地,如图1至3所示,气垫船本体包括圆形的橡胶气垫1,橡胶气垫1内侧嵌接固定有形状相适配的中央支撑板2(嵌接并周向胶接)。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叶轮泵5、收集盒6和两收集管8,叶轮泵5通过螺栓或高强度胶水固定在中央支撑板2上端面中间位置,收集盒6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法兰接口,收集盒6底部法兰接口与叶轮泵5入水口对接,且收集盒6底部法兰接口内设置有滤网7。叶轮泵5出水口连接有硬质的喷水管5,喷水管5向后穿过橡胶气垫1并伸出(橡胶气垫1对应于喷水管5的位置预留穿接孔,不会有漏气的问题)。收集盒6顶部法兰接口连接有三通接头,两收集管8与三通接头对接,且两收集管8分别向外向下弯折延伸至橡胶气垫1两侧(收集管8端部形状类似于吸尘器头,需要说明的是,收集管8不从橡胶气垫1内部穿过)。收集盒6前侧设置有用于取出垃圾的密封门。中央支撑板2上位于叶轮泵5左右侧分别胶接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盒9和第二密封盒10,中央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二密封盒10内,电池模块设置在第一密封盒9内。此外,第二密封盒10内还设置有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叶轮泵5、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21]悬浮推进装置包括两第二螺旋桨风机13和若干第一螺旋桨风机3(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桨风机3的数量为六个),两收集管8顶部分别固定有一电动旋转底座,两第二螺旋桨风机13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两电动旋转底座上。中央支撑板2上位于叶轮泵5前后侧位置均
匀地对称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旋桨风机3相适配的通孔,多个第一螺旋桨风机3嵌设并胶接固定在中央支撑板2上开设的通孔中。两第二螺旋桨风机13、两电动旋转底座和各第一螺旋桨风机3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还包括防撞雷达11,橡胶气垫1前侧设置有与防撞雷达11相适配的槽,防撞雷达11嵌设并胶接固定在槽中。防撞雷达11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
[0023]橡胶气垫1顶部前侧胶接固定有用于为电池模块充电的充电接口12。
[0024]本实施例中,电池模块采用锂电池,中央控制模块为STM32单片机。
[0025]本技术的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26]气垫船通过多个第一螺旋桨风机3提供悬浮力,通过搭载在电动旋转底座的第二螺旋桨风机13提供前进、后退及转向的动力,此外,气垫船在水上移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包括搭载有悬浮推进装置的气垫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船本体上还搭载有垃圾收集装置、中央控制模块和为所述垃圾收集气垫船供能的电池模块;所述悬浮推进装置和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垃圾收集气垫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船本体包括圆形的橡胶气垫(1),橡胶气垫(1)内侧嵌接固定有形状相适配的中央支撑板(2);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叶轮泵(5)、收集盒(6)和两收集管(8),叶轮泵(5)固定在中央支撑板(2)上端面中间位置,收集盒(6)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法兰接口,收集盒(6)底部法兰接口与叶轮泵(5)入水口对接,且收集盒(6)底部法兰接口内设置有滤网(7);叶轮泵(5)出水口连接有硬质的喷水管(5),喷水管(5)向后穿过橡胶气垫(1)并伸出;收集盒(6)顶部法兰接口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两收集管(8)与所述三通接头对接,且所述两收集管(8)分别向外向下弯折延伸至橡胶气垫(1)两侧;收集盒(6)前侧设置有用于取出垃圾的密封门;中央支撑板(2)上位于叶轮泵(5)左右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盒(9)和第二密封盒(10),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二密封盒(10)内,所述电池模块设置在第一密封盒(9)内;叶轮泵(5)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启昶仝文文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