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取药包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9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取药包装设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后端设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的上表面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中药取药包装设备通过动力单元可使取药单元进对中药进行抓取和放置,通过调节单元和电动推杆可对取药单元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实现由取药槽抓取中药再放置于打包台上进行打包的自动化作业,进而避免了人工取药和包装的繁琐过程,从而可极大程度的提升中药的取药和包装效率,由此可降低中药取药和打包的成本。包的成本。包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取药包装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包装
,具体为一种中药取药包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一万两千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中草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草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中草药的抓取还是根据病人的需求而有所变化。在抓取药材时,多是人工由放置中药的药槽内抓取中药,然后将中药放置于打包台上进行打包处理,但是人工取药再进行打包的方式若需要打包大量中药时,会对操作者产生极大的工作负荷,且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故效率极低且工作成本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取药包装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后端设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的上表面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上表面设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顶板上表面的螺孔内配合螺纹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侧面与动力齿轮的外齿配合啮合安装,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调节杆的底端穿过固定板上表面的通孔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固定板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面两端对称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面通过转轴与安装块的外侧面转动连接,两个侧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板的外侧面配合铰接安装,所述侧板的底端设有取药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取药槽,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右端设有打包台,所述基板的前侧面中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和动力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电机、调节槽、蜗杆、安装板和调节块,所述调节电机设于基板的左侧面,所述调节槽开设于基板的上表面后端,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槽的内腔左右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左端穿过基板的左侧面与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侧面的螺孔与蜗杆的外侧面配合螺纹安装,所述调节块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对称开设于基板的上表面后端且位于调节槽的前后两侧,所述滑块均匀设于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滑
块的下表面与滑槽的内腔下表面配合滑动安装,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滑动安装可提升安装板移动调节的稳定性。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加固块,所述加固块均匀设于四个支撑柱的下表面,通过加固块可极大程度的提升本中药取药包装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于顶板的上表面后端,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显示器可对本中药取药包装设备的工作状态及进度进行实时展示。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动力单元可使取药单元进对中药进行抓取和放置,通过调节单元和电动推杆可对取药单元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实现由取药槽抓取中药再放置于打包台上进行打包的自动化作业,进而避免了人工取药和包装的繁琐过程,从而可极大程度的提升中药的取药和包装效率,由此可降低中药取药和打包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第一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第二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基板、2单片机、3支撑柱、4调节单元、41调节电机、42调节槽、43蜗杆、44滑槽、45安装板、46调节块、47滑块、5电动推杆、6顶板、7动力单元、71限位块、72动力齿轮、73动力电机、74电机安装座、75固定杆、76调节杆、77固定板、78调节板、8取药单元、81转轴、82安装块、83侧板、84铰接杆、85连接杆、86取药板、9加固块、10取药槽、11打包台、12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取药包装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3,基板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调节单元4,调节单元4的上表面设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顶板6,顶板6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固定杆75,固定杆7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7,顶板6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电机安装座74,电机安装座74的上表面设有动力电机73,动力电机7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72,顶板6上表面的螺孔内配合螺纹安装有调节杆76,调节杆76的外侧面与动力齿轮72的外齿配合啮合安装,调节杆7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1,调节杆76的底端穿过固定板77上表面的通孔延伸至固定板77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调节板78,固定板77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安装块82,安装块82的外侧面两端对称设有侧板83,侧板83的内侧面通过转轴81与安装块82的外侧面转动连接,两个侧板83之间设有连接杆85,连接杆85的外侧面转动连接有铰接杆84,铰接杆84的另一端与调节板78的外侧面配合铰接安装,侧板83的底端设有取药板86,基板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取药槽10,基板1的上表面右端设有打包台11,基板1的前侧面中部设有单片机2,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单片机2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5和动力电机73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单片机2使调节单元4工作,使调节单元4带动其上
表面固定连接的电动推杆5及电动推杆5上表面固定连接的顶板6进行位置调节,进而使动力单元7和取药单元8移动至取药槽10的上方,然后通过单片机2使电动推杆5进行收缩,进而使电动推杆5带动顶板6进行下降,然后通过单片机2使动力电机73带动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动力齿轮72进行转动,进而使动力齿轮72带动其外齿配合啮合安装的调节杆76于顶板6上表面的螺孔内进行螺纹传动,进而使调节杆76带动其下表面转动连接的调节板78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使调节板78带动其外侧面配合铰接安装的铰接杆84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铰接杆84带动其另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85于两个侧板73之间进行转动,从而使侧板73通过转轴81于安装块82的外侧面进行转动调节,进而使侧板73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使取药板86于取药槽10内完成对中药的取药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取药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支撑柱(3),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调节单元(4),所述调节单元(4)的上表面设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下表面均匀设有四个固定杆(75),所述固定杆(7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7),所述顶板(6)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电机安装座(74),所述电机安装座(74)的上表面设有动力电机(73),所述动力电机(7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72),所述顶板(6)上表面的螺孔内配合螺纹安装有调节杆(76),所述调节杆(76)的外侧面与动力齿轮(72)的外齿配合啮合安装,所述调节杆(7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1),所述调节杆(76)的底端穿过固定板(77)上表面的通孔延伸至固定板(77)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调节板(78),所述固定板(77)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安装块(82),所述安装块(82)的外侧面两端对称设有侧板(83),所述侧板(83)的内侧面通过转轴(81)与安装块(82)的外侧面转动连接,两个侧板(83)之间设有连接杆(85),所述连接杆(85)的外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铰接杆(84),所述铰接杆(84)的另一端与调节板(78)的外侧面配合铰接安装,所述侧板(83)的底端设有取药板(86),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左端设有取药槽(10),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右端设有打包台(11),所述基板(1)的前侧面中部设有单片机(2),所述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贤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仟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