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74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棚,顶棚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顶部四周开设有汇水槽,固定框的底部左侧的前端纵向设置有水管,底座顶部的左侧前端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蓄水箱的正面下端设置有水龙头,蓄水箱的前方下端设置有水槽。该多功能地面亭建筑,通过设置的固定框、汇水槽、水管、蓄水箱、水龙头、水槽的相互配合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从而可以利用雨水进行清洁该亭建筑,同时还能为使用者提供洗手的便利,方便快捷,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功能性。加了功能性。加了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亭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

技术介绍

[0002]亭建筑是一种传统建筑,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使用,亭建筑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旅游景区或是城市生活中,与单纯的座椅相比,凉亭可以遮阳避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休息空间。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720770247.0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六角凉亭,该装置六角凉亭主体、蓄电池、挂杆、蚊虫诱杀灯、插座、凉亭座椅、凉亭顶、太阳能光伏电板、照明灯、横梁、光控开关、立柱,所述凉亭顶设置在六角凉亭主体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板设置在凉亭顶的表面,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凉亭顶的下方,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凉亭顶底端的中部,所述光控开关设置在照明灯的下方,所述立柱固定在横梁的底端,所述挂杆固定在立柱的上部,所述蚊虫诱杀灯连接在挂杆的下方,所述蚊虫诱杀灯包括吊环、防护网、紫外灯、遮雨板、电网和接虫袋,所述凉亭座椅设置在六角凉亭主体的下部,所述插座设置在凉亭座椅的上方。该装置功能单一,同时侧面的空腔不能够有效的遮挡雨水或阳光。
[0004]因此,提出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棚,所述顶棚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四周开设有汇水槽,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左侧的前端纵向设置有水管,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前端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蓄水箱的正面下端设置有水龙头,所述蓄水箱的前方下端设置有水槽,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座椅,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顶棚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收纳板,两个所述收纳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收纳槽,两个所述收纳槽的内腔分别插设有遮挡板,两个所述遮挡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收纳槽内腔的前后两侧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遮挡板上端的前后两端壁体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活动槽,两组所述活动槽的内腔分别设置有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的相靠近一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两组所述限位滑块的相对一侧壁体的正中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绳,两组所述限位滑块的相对一侧壁体分别对称设置有压缩弹簧,两组所述活动槽内腔的相背一侧壁体的正中分别对称开设有通槽,两组所述通槽内腔的相背一侧壁体分别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内腔的
相对一侧壁体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两个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收纳滚筒,两个所述收纳滚筒的相靠近一端分别设置有转动把。
[0008]优选的,所述汇水槽的内腔与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水管的内腔与蓄水箱的内腔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槽为两组,每组的数量为多个,两组第一固定槽分别开设于左端前后两个支撑柱的相对一侧壁体和右端前后两个支撑柱的相对一侧壁体,多个第一固定槽纵向均匀设置,并且两组第一固定槽分别与两组固定杆相互适配。
[0010]优选的,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槽的内腔,两个所述转动把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板相对一侧的外部。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绳为两组,每组的数量为两个,每组的两个连接绳的相靠近一端分别经过每组的两个通槽的内腔并延伸至空腔的内腔与收纳滚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为两组,每组的数量为四个,每组的四个压缩弹簧的相远离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每组的两个限位滑块相对一侧壁体的上端和下端,每组的四个压缩弹簧的相靠近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每组的两个活动槽内腔相背一侧壁体的上端和下端。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多功能地面亭建筑,通过设置的固定框、汇水槽、水管、蓄水箱、水龙头、水槽的相互配合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从而可以利用雨水进行清洁该亭建筑,同时还能为使用者提供洗手的便利,方便快捷,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功能性。
[0016]2、该多功能地面亭建筑,通过设置的收纳板、遮挡板、连接板、第一固定槽、转动把、收纳槽、活动槽、固定杆、限位滑块、压缩弹簧、连接绳、收纳滚筒、转动轴承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对该亭建筑的侧面进行临时的遮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雨水被风刮入,同时还能减少阳光的直射,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以及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3是本技术遮挡板与收纳板连接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图。
[0021]图中:1、顶棚;2、汇水槽;3、固定框;4、底座;5、支撑柱;6、座椅;7、水管;8、水龙头;9、蓄水箱;10、支撑腿;11、水槽;12、收纳板;13、遮挡板;14、连接板;15、第一固定槽;16、转动把;17、限位块;18、收纳槽;19、限位槽;20、活动槽;21、固定杆;22、空腔;23、第二固定槽;24、转动轴承;25、收纳滚筒;26、通槽;27、连接绳;28、限位滑块;29、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包括底座4,底座4的顶部四角分别固定连
接有支撑柱5,四个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棚1,顶棚1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固定框3的顶部四周开设有汇水槽2,汇水槽2的内腔与水管7的内腔连通,固定框3的底部左侧的前端纵向设置有水管7,水管7的内腔与蓄水箱9的内腔连通,底座4顶部的左侧前端设置有蓄水箱9,蓄水箱9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蓄水箱9的正面下端设置有水龙头8,蓄水箱9的前方下端设置有水槽11,通过设置的固定框3、汇水槽2、水管7、蓄水箱9、水龙头8、水槽11的相互配合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从而可以利用雨水进行清洁该亭建筑,同时还能为使用者提供洗手的便利,方便快捷,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功能性,底座4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座椅6,支撑柱5的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5,第一固定槽15为两组,每组的数量为多个,两组第一固定槽15分别开设于左端前后两个支撑柱5的相对一侧壁体和右端前后两个支撑柱5的相对一侧壁体,多个第一固定槽15纵向均匀设置,并且两组第一固定槽15分别与两组固定杆2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地面亭建筑,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顶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四个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棚(1),所述顶棚(1)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的顶部四周开设有汇水槽(2),所述固定框(3)的底部左侧的前端纵向设置有水管(7),所述底座(4)顶部的左侧前端设置有蓄水箱(9),所述蓄水箱(9)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所述蓄水箱(9)的正面下端设置有水龙头(8),所述蓄水箱(9)的前方下端设置有水槽(11),所述底座(4)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座椅(6),所述支撑柱(5)的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5),所述顶棚(1)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收纳板(12),两个所述收纳板(12)的底部分别开设有收纳槽(18),两个所述收纳槽(18)的内腔分别插设有遮挡板(13),两个所述遮挡板(13)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两个所述收纳槽(18)内腔的前后两侧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9),两个所述遮挡板(13)上端的前后两端壁体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两个所述连接板(14)的前后两侧壁体分别对称开设有活动槽(20),两组所述活动槽(20)的内腔分别设置有固定杆(21),两组所述固定杆(21)的相靠近一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28),两组所述限位滑块(28)的相对一侧壁体的正中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7),两组所述限位滑块(28)的相对一侧壁体分别对称设置有压缩弹簧(29),两组所述活动槽(20)内腔的相背一侧壁体的正中分别对称开设有通槽(26),两组所述通槽(26)内腔的相背一侧壁体分别开设有空腔(22),两个所述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张龙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远衎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