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起身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61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起身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包括第一上带和第一下带,第一上带固设有上拉环;第一下带固设有下拉环;第二固定带包括包括第二上带和第二下带,第二上带固设有上拉带,上拉带的一端与第二上带固连、另一端活动穿设一上拉环后与第二上带可拆卸固连;第二下带固设有下拉带,下拉带的一端与第二下带固连、另一端活动穿设一下拉环后与第二下带可拆卸固连,下拉带的长度小于上拉带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直穿戴在患者的身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帮助患者从卧姿位转为坐姿位,也可以帮助患者从坐姿位转为站姿位,使用方便,有效减少患者意外摔落的情况发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摔落的情况发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摔落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起身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起身带。

技术介绍

[0002]起身带是用于帮助患者从卧姿位坐起、站起,或是从坐姿位站起的一种辅助带,主要适用于年老、瘫痪、术后等运动功能的低下的患者;目前已有的起身带结构比较简单,帮助患者从卧姿位坐起的起身带主要是一块两端设置有拉环的布带,在使用时需要将患者先抬起一定高度以将布带从患者身下穿过,使用起来不方便,如果预先铺设在床上,患者改变卧姿时又会使布带移位蜷缩,给患者造成不适,而且该种起身带只能帮助患者从卧姿位转为坐姿位,不能帮助患者站起。帮助患者从坐姿位站起的起身带是穿在患者裆部的,只能帮助患者从坐姿位站起,不能帮助患者从卧姿位坐起,而且该种起身带完全需要患者手部拉拽,力由护理人员的手部传递给肩颈,由肩颈传递到腰部,再由腰部传递到腿部,发力距离长,而人体的腰部相对脆弱,使用该种起身带帮助患者起身时,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的腰部扭伤。另外,现有的这些起身带只能单纯依靠护理人员的手部力量进行拉拽,拉拽过程很勒手,医院里的护理人员又以女性为主,手部力量较小,而且容易出现手滑导致患者跌落、摔跤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的起身带使用不方便,只能靠手部拉拽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起身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辅助起身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0005]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第一上带和第一下带,所述第一上带用于穿在患者的上身上部,所述第一上带的背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上拉环;所述第一下带用于穿在患者的下身上部,所述第一下带的背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下拉环;
[0006]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第二上带和第二下带,所述第二上带用于穿在护理人员的上身上部,所述第二上带的正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上拉带,两所述上拉带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带固连、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活动穿设一所述上拉环后与所述第二上带可拆卸固连;所述第二下带用于穿在护理人员的腰部,所述第二下带的正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下拉带,两所述下拉带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下带固连、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活动穿设一所述下拉环后与所述第二下带可拆卸固连,所述下拉带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拉带的长度。
[0007]具体地,所述第一上带包括第一胸带和两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胸带用于捆绑在患者的腋下胸背部位,两所述第一肩带分设在所述第一胸带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胸带的正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胸带的背面固连;两所述上拉环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一胸带上;
[0008]所述第一下带包括第一腰带和两腿带;所述第一腰带用于捆绑在患者的腰部,一
所述腿带用于套设在患者的左大腿与臀部的连接处、另一所述腿带用于套设在患者的右大腿与臀部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下带左侧的下拉环分别与所述第一腰带背面的左侧及对应侧的所述腿带,位于所述第一下带右侧的下拉环分别与所述第一腰带背面的右侧及对应侧的所述腿带固连;
[0009]所述第二上带包括第二胸带和两第二肩带;所述第二胸带用于捆绑在护理人员的腋下胸背部位,两所述第二肩带分设在所述第二胸带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第二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胸带的正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胸带的背面固连;两所述上拉带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胸带固连,所述第二胸带的正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上卡扣A,两所述上拉带各自的另一端均分别连接有一上卡扣B,所述上拉带的该另一端活动穿设对应的上拉环后,通过所述上卡扣B与上卡扣A的扣合与所述第二上带可拆卸固连;
[0010]所述第二下带包括第二腰带,所述第二腰带用于捆绑在护理人员的腰部,两所述下拉带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腰带固连,所述第二腰带的正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下卡扣A,两所述下拉带各自的另一端均分别连接有一下卡扣B,所述下拉带该另一端活动穿设对应的下拉环后,通过所述下卡扣B与下卡扣A的扣合与所述第二下带可拆卸固连。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上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上助力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下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下助力环。
[0012]优选地,所述上拉环和所述下拉环的周长均在20cm至26cm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采用布料制作。
[0014]优选地,所述上卡扣A和下卡扣A上均分别安装有长度调节器,所述上拉带通过所述长度调节器与所述上卡扣A连接,所述下拉带通过所述长度调节器与所述下卡扣A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胸带/第一腰带为长条状布带,所述第一胸带/第一腰带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各设置有魔术贴A和魔术贴B,所述魔术贴A和所述魔术贴B沿所述第一胸带/第一腰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沿所述第一胸带/第一腰带的长度方向上两所述魔术贴A的距离大于两所述魔术贴B的距离,所述魔术贴A和所述魔术贴B可拆卸固连;所述第一上带还包括调节环,两所述魔术贴A分别穿设所述调节环后分别与各自同侧的魔术贴B可拆卸固连。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环为软质材料制作。
[0016]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带所有零部件均可采用布料制作,整体结构柔软,可以一直穿戴在患者的身上,基本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而且穿带稳定,无需在帮助患者起身时再给患者临时穿戴,减少帮助患者起身的事前准备;通过本技术既可以帮助患者从卧姿位转为坐姿位,也可以帮助患者从坐姿位转为站姿位,使用方便;本技术在帮助患者起身时,通过上拉带和下拉带的作用,护理人员可以借助处手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力量,减少手部所需的拉力,减少手部的勒痛感,当手部与上拉环/下拉环意外脱离时,由于上拉带和下拉带的连接,还能有效减少患者意外摔落的情况发生;帮助患者从坐姿位站起时,由于下拉带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拉带的长度,在拉拽过程中,由患者传递到护理人员的向下的作用力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的胯部传递到腿部,基本不会对护理人员的腰背、肩颈产生下压力,从而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起身时扭伤腰背、肩颈的可能;上助力环和下助力环的设置,使患者在起身时可以有效借助护理人员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自身平衡,使起身过
程更平稳。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带正面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带背面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带正面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带与第一固定带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胸带/第一腰带的示意图。
[0023]其中:1

第一固定带、11

第一上带、111

上拉环、112

第一胸带、113

第一肩带、12
‑ꢀ
第一下带、1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起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第一上带和第一下带,所述第一上带用于穿在患者的上身上部,所述第一上带的背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上拉环;所述第一下带用于穿在患者的下身上部,所述第一下带的背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下拉环;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第二上带和第二下带,所述第二上带用于穿在护理人员的上身上部,所述第二上带的正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上拉带,两所述上拉带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上带固连、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活动穿设一所述上拉环后与所述第二上带可拆卸固连;所述第二下带用于穿在护理人员的腰部,所述第二下带的正面左右两端均分别对称固设有一下拉带,两所述下拉带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下带固连、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活动穿设一所述下拉环后与所述第二下带可拆卸固连,所述下拉带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拉带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起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上助力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起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设有一下助力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起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环和所述下拉环的周长均在20cm至26c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起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采用布料制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起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带包括第一胸带和两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胸带用于捆绑在患者的腋下胸背部位,两所述第一肩带分设在所述第一胸带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胸带的正面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胸带的背面固连;两所述上拉环分别固设在所述第一胸带上;所述第一下带包括第一腰带和两腿带;所述第一腰带用于捆绑在患者的腰部,一所述腿带用于套设在患者的左大腿与臀部的连接处、另一所述腿带用于套设在患者的右大腿与臀部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下带左侧的下拉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