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脉冲产生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544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数字脉冲产生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数字脉冲产生器包括具有罩(106)和基座(124)的圆形外壳。该基座包括固定在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端子。该数字脉冲产生器还包括编码器盘(118),编码器盘(118)固定在罩内并可相对于基座旋转。编码器包括形成在编码器盘的第一面上的多个突起,从而所述多个突起中的每一个限定了脊和谷。球(120)与编码器的第一面相邻地定位,并且适于在所述脊和谷之间滚动。球连接到弹性接触器(122)并适于在所述球与所述脊相邻时交替地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触点接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开关,更具体地说,涉及在通信装置、音频装置、诸如助听器的收听装置等中使用的数字脉冲产生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用于各种音频装置的种类繁多的传统数字脉冲产生器。随着这些装置的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改进通信装置、音频装置和诸如助听器的收听装置的性能、制造和小型化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收听装置和通信装置的尺寸的减小,同样也减小了传统数字脉冲产生器的尺寸以适用于这些装置。为了使空间有限的较小装置可以容纳数字脉冲产生器的需要得到满足,产生器的部件尺寸也变小了。除了寻求小型化之外,还需要使部件最小化以提供成本效率高的容易组装的产品。附图说明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将参照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体现本公开的教导的数字脉冲产生器的分解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数字脉冲产生器的可旋转部的放大分解图;图3至图7是图2所示的数字脉冲产生器的可旋转部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数字脉冲产生器的基座部的放大分解图;图9至10是图7所示的数字脉冲产生器的基座部的截面图;图11是图1所示的数字脉冲产生器的截面图;以及图12是包括本公开的示例性数字脉冲产生器的助听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尽管本专利技术允许各种改进和替换形式,但是在此将通过附图中的示例示出特定实施例并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本公开不是要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所描述的具体形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覆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改进、替换和等同物。还应该理解的是,除非在本专利中使用句子“如在此使用的,术语“_”在此被定义为表示...”或类似的句子来明确定义术语,否则无意将该术语的意思明确或隐含地限制为超越其平常或普通意思,并且不应将这种术语解释为限于以本专利的(除了权利要求书中的语言之外的)任何部分中做出的任何陈述为基础的范围。在这个意义上,在本专利的末尾处的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任何术语在本专利中以与单个意思相一致的方式进行引用,这样做仅仅是由于清楚从而不使读者迷惑的缘故,而不是要通过暗示或其它方式而使这种提出的术语限制到该单个意思。除非通过陈述词语“意味着”以及由没有对任何结构进行描述的功能对权利要求元素进行了限定,否则不是要将任何权利要求元素的范围解释为适用于35 U.S.C.§112的第六段。图1示出了可以在实际上任何类型的通信装置(诸如音频装置、收听装置和/或助听器、蜂窝电话、支持web的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以及能够通过公共或私有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其它装置)中使用的示例性数字脉冲产生器100的分解图。在助听器产业中存在几种不同的众所周知的助听器类型耳后式(BTE)、入耳式或全入耳式(ITE)、耳道式(ITC)、以及完全耳道式(CIC)。数字脉冲产生器100产生数字脉冲信号并且包括可旋转部102和基座部104。可旋转部102可包括诸如旋钮(knob)106的用户可操作构件、塞108、旋钮基座110、外壳112、转子114、弹性片116和编码器盘118。当编码器盘118、弹性片116和转子114位于外壳112内时,将编码器盘118和弹性片116保持为与转子114接触。用塞108将旋钮基座110固定在旋钮106与转子114及外壳112之间,塞108进而与转子114接合。如图所示,旋钮106通过搭扣(snap-on)接合系统固定接合于旋钮基座110。然而,应该理解,可以通过机械紧固、折边、焊接、粘接或任何其它适合的连接方法将旋钮106和旋钮基座110接合在一起。基座部104包括诸如可移动球120的可移动构件、接触构件122、基座构件124和多个端子126。球120(其可以为圆柱辊)被压得与设置在基座构件124内的接触构件122相接触。如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将接触构件122可通信地连接到绕基座构件124的圆周固定附接的多个端子126。因此,当将包括在可旋转部102和基座部104中的部件固定或放置在最终或闭合位置时,旋钮106与端子126机械连接。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可旋转部102的放大分解图。将旋钮106定义为大致为圆柱的形状,并且包括顶部130和底部132。在另选实施例中,基于预计的应用、操作条件、所需部件等,旋钮106可呈各种形状并且可具有多种不同的大小。旋钮106通常由电绝缘材料(诸如模制热塑性材料)制成,但是应该理解,可对旋钮106进行涂覆或别的处理以赋予期望的绝缘性质。可冲压出多个向上延伸的凸缘128并将其附接在顶部130上或铸模在顶部130上,以便于旋转旋钮106。在旋钮106的顶部130上引入多个孔134。在旋钮106的底部132限定的开口138适于容纳旋钮基座110。与旋钮106的底部132相邻地设置多个导块136。例如可通过搭扣接合系统,将导块136固定附接于旋钮基座110。然而,应该理解,诸如机械紧固、折边、焊接、或粘接的任何已知接合方法都是满足要求的。可旋转部102还可与包括导杆140的塞108协作。示例性的塞108具有第一表面142和第二表面144,并被设计为与旋钮基座110、外壳112和转子114接合。具体地说,塞108的第二表面144包括导块构件146,使该导块构件146的大小适于与形成在转子114内的互补特征接合。旋钮基座110通常形成有适于在装配期间定向和对齐基座的中空部148、以及的第一表面150和第二表面152。可冲压出环形突起154并将其附接在形成在旋转基座110中的中空部148的内缘部或铸模在该内缘部,以与旋钮108的互补特征接合并对齐。旋钮基座110还可包括多个凹进构件156,这些凹进构件156形成在旋钮基座110的外表面上并适于与形成为相邻于旋钮106的底部132的导块136接合。凹进构件156和导块136可通过用于使旋钮106与旋钮基座110固定接合的搭扣接合机构而接合。然而,应该理解,诸如机械紧固、折边、焊接或粘接的任何形式的接合都会满足要求。旋钮基座110的形状通常与旋钮106和外壳112相对应,但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形式。旋钮基座110由电绝缘材料(诸如模制热塑性材料)制成,但是应该理解,可对旋钮基座110进行涂覆或其它的处理以赋予期望的绝缘性质。大致圆柱状的外壳112包括上表面158和侧壁部160。在另选实施例中,外壳112可采用各种形状的形式并具有多种不同的大小。可冲压出大致环形的构件162并将其附接在外壳112的内缘部或铸模在该内缘部。可以在环形构件162内形成或制造孔164,并使孔164的大小适于容纳转子114。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诸如钻、冲压或铸模)形成孔164。外壳112的侧壁部160包括远离上表面158的限定开口168的连接表面166。使连接表面166的大小适于容纳基座构件124(见图1),其中,基座构件124进而提供用于外壳112中的其它部件的闭合或密封部。外壳112由电绝缘材料(诸如模制热塑性材料)制成,但是应该理解,可对外壳112进行涂覆或其它的处理以赋予期望的绝缘性质。转子114可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70和第二表面172的盘形间隔物180、形成在第一表面170上的一对半圆柱形长叉174、以及形成在第二表面17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脉冲产生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内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所述数字脉冲产生器包括:编码器,其具有形成在第一面上的多个突起,所述编码器固定在所述外壳内;辊,其与所述编码器的所述第一面相邻地定位,并且适于 相对于所述多个突起在接触位置和非接触位置之间转移;和弹性接触器,其适于与所述辊协作,并在所述多个突起将所述辊转移到所述接触位置时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4-7-20 10/895,1521.一种数字脉冲产生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内的至少一个电触点,所述数字脉冲产生器包括编码器,其具有形成在第一面上的多个突起,所述编码器固定在所述外壳内;辊,其与所述编码器的所述第一面相邻地定位,并且适于相对于所述多个突起在接触位置和非接触位置之间转移;和弹性接触器,其适于与所述辊协作,并在所述多个突起将所述辊转移到所述接触位置时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触点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所述数字脉冲产生器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编码器的第二面接合以使所述编码器偏向所述基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弹簧是片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多个突起具有大致为三角形的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多个突起进行协作以沿着基本线性的路径相对于所述基座转移所述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编码器是编码器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编码器盘的材料选自于包括以下材料的组不锈钢、碳钢、钢合金、缩醛均聚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辊是大致为球形的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球形球的材料选自于包括以下材料的组刚玉、导电材料、不导电材料。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脉冲产生器,其中,所述弹性接触器选自于包括以下的组卷簧、锥形弹簧和O环弹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P麦克斯维戈恩
申请(专利权)人:美商楼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