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向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27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将具有弹性的薄板状的操作部件的一部分,固定在第1、或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上,并将第1、第2键顶弹性施力到预定高度位置,可以得到确实的敲击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的操作部件(9)为,将外周缘部(9a)的一部分载放在固定板(2)上,第1操作部(10)、或第2操作部(11)附近被固定在第1、或第2键顶(15)、(16)的任意一个上,第1、或第2键顶(15)、(16)被弹性施力到离固定板(2)预定高度的位置,当按压操作第1、或第2键顶(15)、(16)的任意一个时,形成为圆顶状的第1、或第2操作部(10)、(11)的任意一个反转,而开关部成为可进行输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例如关于通过按压键顶的不同位置可进行多方向输入的多方向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0所示,现有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00,在外部筐体180的内部,圆形的键顶170被压入嵌合地安装在按压滑块150上,按压滑块150以安装了转动板132和筐体部121的状态被载置于开关基板110上,并且,第1开关部110f在中央部形成为圆顶状、第2开关部110b、110d在外周侧形成为圆顶状。并且,键顶170的操作面170a在水平状的初期状态,当通过第1操作将操作面170a的外周缘部侧向箭头A方向按压时,键顶170被向箭头A方向进行倾倒操作。随着该键顶170的倾倒操作,按压滑块150、转动板132、以及筐体部121一起倾倒,筐体部121的外周侧的凸部121h以预定的操作力,对开关基板110的圆顶状的第2开关部110b进行按压操作,通过该按压操作,第2开关部110b被接通。然后,当解除向箭头A方向的按压时,通过圆顶状的第2开关部110b的弹力,按压滑块150、转动板132、筐体部121、以及键顶170分别返回初始状态。由此,第2开关部110b成为断开。并且,这些倾倒操作即使按压操作面170a的其他外周缘部附近,键顶170也向各个方向倾倒,通过该倾倒,筐体部121的各个凸部121h使第2开关部110b、110d分别接通而进行动作。然后,如图11所示,现有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00的第2动作为,操作部170a在水平状态的初期状态下,将键顶170的中心部向箭头B方向按压。于是,按压滑块150抵抗滑块复位用弹簧140的弹力而下降,按压滑块150的凸部150d对开关基板110的第1开关部110f进行按压操作。于是,圆顶状的第1开关部110f反转而被输入。操作者感觉到随着上述第1开关部110f的反转产生的敲击感,可以使操作者确认输入了第1开关部110f。之后,当解除键顶170向箭头B方向的按压时,通过第1开关部110f的弹性复位力、和滑块复位用的弹簧140的弹力,键顶170自动返回至原来的初始状态,第1开关部110f变为断开。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5031号公报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多方向输入装置100存在如下问题,通过抵抗滑块复位用的弹簧140的弹力而对键顶170进行按压操作,由于成为使第1开关部110f反转而被输入,因此存在在第1开关部110f反转时产生的敲击感被滑块复位用弹簧140吸收、使产生的敲击感变弱、并且难以确认第1开关部110f是否被输入的问题。并且,在输入第1开关部110f或者第2开关部110b、110d时,当键顶170的操作面170a的按压位置存在偏差时,可能存在同时进行第1开关部110f、以及第2开关部110b、或者110d的输入操作而产生误输入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具有弹性的薄板状的操作部件的一部分固定在第1、或者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上,并将第1、第2键顶弹性施力到预定高度位置,而可得到确实的敲击感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可对位于中心的第1开关部、和位于该第1开关部的外周的第2开关部分别进行独立的确实的输入。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支持在预定的高度位置的第1键顶;环形的第2键顶,在该第1键顶的外侧以包围上述第1键顶的方式、被支持在与上述第1键顶相同的高度位置;操作部件,用于将上述第1、第2键顶弹性施力到上述高度位置;薄膜开关,在与上述第1、第2键顶对置侧具有通过上述操作部件可输入操作的多个开关部,在上述操作部件上一体形成有对上述第1键顶进行上述弹性施力的第1操作部、和位于该第1操作部的外周侧并对上述第2键顶进行上述弹性施力的多个上述第2操作部,上述操作部件,将外周缘部的一部分载放在固定板上,在上述第1操作部、或者上述第2操作部附近被固定在上述第1或者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上,当上述第1、第2键顶被从上述固定板弹性施力到预定高度位置,并对上述第1或者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进行按压操作时,形成为圆顶状的上述第1或者第2操作部的任意一个反转,并且上述开关部可进行上述输入操作。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2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连接上述第1、第2操作部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连接部,并通过上述第1、第2操作部被弹性施力,使上述第1、第2键顶成为上述高度位置。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3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操作部附近的上述连接部上,形成有用于在上述第2键顶上进行上述固定的固定部,并且将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2键顶。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4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键顶,使操作面插通在上述第2键顶的中央部形成的嵌合孔中而防脱,并通过将上述固定部固定在上述第2键顶的上述操作部件的第1操作部,将上述第1键顶的操作面弹性施力到与上述第2键顶的操作面相同的高度上。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5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2键顶上以预定高度突出形成有可按压操作上述第1、第2操作部件的上述圆顶状的操作面的凸部。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6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由在上述连接部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安装孔构成,在上述第2键顶上形成有嵌合于上述安装孔的可压紧的安装突起。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7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在从上述固定部到上述第1、及上述第2操作部之间形成为弯曲状。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8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构成,上述固定板由具有刚性的金属板构成,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连接上述多个连接部的上述外周缘部、和从该外周缘部向外侧延伸的安装臂部,上述安装臂部安装在上述固定板上,限制除上述第1、第2操作部、及上述连接部以外的部分的上述操作部件的动作。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9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固定板上形成有用于定位上述薄膜开关和上述操作部件的定位突起、和用于将由金属板构成的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安装臂部压紧来进行上述安装的压紧部。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0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第2键顶通过用不同的2种动作力进行按压操作,可以进行第2、第3的不同输入操作。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1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薄膜开关上,在上述第1操作部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第1开关部,并且在第2操作部对置的位置的圆周方向的间隔45度的位置上形成有第2开关部、与间隔90度的位置上形成的上述第2开关部具有预定距离地形成有第3开关部。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2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在与上述第3开关部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可输入操作上述90度间隔的上述第2、第3开关部的上述第2操作部,并且在相互邻接的上述第2操作部之间形成有第3操作部,通过该第3操作部,可以对不能用上述第2操作部进行输入操作的部分的上述第2开关部进行输入操作。并且,作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第13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开关部通过由上述第1键顶的按压操作使上述第1操作部反转,使上述第1输入操作成为可能,上述第2开关部通过对上述第2键顶施加的预定压力的第2输入操作,使通过上述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支持在预定的高度位置的第1键顶;环形的第2键顶,在该第1键顶的外侧以包围上述第1键顶的方式、被支持在与上述第1键顶相同的高度位置;操作部件,用于将上述第1、第2键顶弹性施力到上述高度位置;薄膜开关,在与上述第1、第2键顶对置侧具有通过上述操作部件可输入操作的多个开关部,在上述操作部件上一体形成有对上述第1键顶进行上述弹性施力的第1操作部、和位于该第1操作部的外周侧并对上述第2键顶进行上述弹性施力的多个上述第2操作部,上述操作部件,将外周缘部的一部分载放在固定板上,在上述第1操作部、或者上述第2操作部附近被固定在上述第1或者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上,当上述第1、第2键顶被从上述固定板弹性施力到预定高度位置,并对上述第1或者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进行按压操作时,形成为圆顶状的上述第1或者第2操作部的任意一个反转,并且上述开关部可进行上述输入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3-7 061061/2006;JP 2006-3-7 061062/20061.一种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支持在预定的高度位置的第1键顶;环形的第2键顶,在该第1键顶的外侧以包围上述第1键顶的方式、被支持在与上述第1键顶相同的高度位置;操作部件,用于将上述第1、第2键顶弹性施力到上述高度位置;薄膜开关,在与上述第1、第2键顶对置侧具有通过上述操作部件可输入操作的多个开关部,在上述操作部件上一体形成有对上述第1键顶进行上述弹性施力的第1操作部、和位于该第1操作部的外周侧并对上述第2键顶进行上述弹性施力的多个上述第2操作部,上述操作部件,将外周缘部的一部分载放在固定板上,在上述第1操作部、或者上述第2操作部附近被固定在上述第1或者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上,当上述第1、第2键顶被从上述固定板弹性施力到预定高度位置,并对上述第1或者第2键顶的任意一个进行按压操作时,形成为圆顶状的上述第1或者第2操作部的任意一个反转,并且上述开关部可进行上述输入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连接上述第1、第2操作部的可弹性变形的多个连接部,并通过上述第1、第2操作部被弹性施力,使上述第1、第2键顶成为上述高度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操作部附近的上述连接部上,形成有用于在上述第2键顶上进行上述固定的固定部,并且将上述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2键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键顶,使操作面插通在上述第2键顶的中央部形成的嵌合孔中而防脱,并通过将上述固定部固定在上述第2键顶的上述操作部件的第1操作部,将上述第1键顶的操作面弹性施力到与上述第2键顶的操作面相同的高度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2键顶上以预定高度突出形成有可按压操作上述第1、第2操作部件的上述圆顶状的操作面的凸部。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由在上述连接部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安装孔构成,在上述第2键顶上形成有嵌合于上述安装孔的可压紧的安装突起。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在从上述固定部到上述第1、及上述第2操作部之间形成为弯曲状。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板构成,上述固定板由具有刚性的金属板构成,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连接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田淳二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