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硅胶套及阻生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07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硅胶套及阻生引流管,该阻生硅胶套包括被置于人造腹壁口内部的塞体。塞体的中部设有引流孔。塞体的首端具有供塞体形成轴向定位的固定台阶。固定台阶的底部与人造腹壁口的首端接触。引流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瓣膜。塞体的内部具有储存药液的储液腔。塞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的出液孔。固定台阶的首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补充药液的注入口。注入口的尾端与储液腔相连通。硅胶套一方面利用塞体的弹性对人造腹壁口内部形成稳定支撑;另一方面阻生药液通过固定台阶上注入口进入储液腔中,再经过出液口作用于人造腹壁口内部,双重抑制了人造腹壁口的自行愈合。自行愈合。自行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硅胶套及阻生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硅胶套以及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腹腔引流是普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引流管将腹腔内的积液排出体外,用于帮助病人术后的恢复,利于医护人员根据排出积液的量和性质,进而判断腹腔内的情况。在术中放置引流管的过程中,将引流管置于平卧时腹腔的最低点,且邻近病灶或者创面缝合处。为了提高引流效果,引流的路径越短越好,将引流管的引出端从引流点的最近处穿出腹壁。医护人员在病人的腹腔上戳洞形成人造腹壁口,引流管从人造腹壁口中引出。
[0003]其中,人造腹壁口的开孔直径难以控制,如开孔直径过大,一方面外界细菌容易沿着管壁进入腹腔进而引发腹腔感染,另一方面在人造腹壁口处容易形成腹壁疝;如开孔直径过小,则会导致引流效果不佳,同时在拔除导管时会引流管的外侧管壁与孔的内壁摩擦力很大,加剧了病人的痛苦。
[0004]除此之外,放置引流管后,人造腹壁口会自行愈合,造成孔径进一步缩小,加剧引流管的管壁对人造腹壁口的刺激,进而影响伤口的恢复。同时,人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硅胶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被置于人造腹壁口内部的塞体以及位于塞体一侧并与塞体一体成型的固定台阶,所述塞体的外壁对人造腹壁口内部形成支撑,并由所述固定台阶对塞体形成轴向定位;所述塞体沿着轴线方向的中部设有引流孔;所述固定台阶的底面与人造腹壁口接触;所述引流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引流孔的至少一个瓣膜;其中,所述塞体的内部具有储存药液的储液腔,所述塞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储液腔的多个出液孔;所述固定台阶的首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补充药液的注入口,所述注入口的尾端与储液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硅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在塞体的外壁上成周期性阵列式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腹腔引流的阻生硅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为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晨丁威威吴翠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