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94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被配置第一扭矩机构,所述第二轴被配置第二扭矩机构,所述第一和第二轴之间连接同步反向转动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扭矩机构采用簧管,所述簧管包夹紧第一轴,所述簧管与连接架连接,所述簧管的轴向缝设置在所述簧管与连接架连接部位的第一侧,并紧邻所述连接部位,所述第一侧为第一轴向着打开方向转动的这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双轴凸轮结构更新为单轴凸轮结构和单轴摩擦转轴复合应用结构,并能实现上述的开轻关重及在移动电子终端使用角度范围实现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或者,如果是触摸控制屏,则还能达到再抵御触摸操控压力的程度,而且,结构简单。简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轴铰链。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诸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的双轴铰链。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采用双轴的移动电子终端,有种打开关闭操作需求是:打开的开始阶段(第一阶段),阻力扭矩较小,比较轻松(比如单手即可操作打开),当转动到使用角度范围时(第二阶段),其阻力扭矩增大到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所需扭矩的程度,或者,如果是触摸控制屏,则达到再叠加抵御触摸操控压力的程度,而在关闭时,即便转动到小于角度后,所需关闭的力也希望比打开时所需的更大;并且,第一阶段内和第二阶段内的阻力扭矩都维持在某一值而变化不大。以往的双轴铰链大都采用双轴凸轮结构来提供打开关闭的力值变化控制功能,很难实现这种打开关闭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铰链,能够实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打开关闭功能。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双轴铰链,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被配置第一扭矩机构,所述第二轴被配置第二扭矩机构,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连接同步反向转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矩机构采用簧管,所述簧管包夹紧第一轴,所述簧管与连接架连接,第一轴和所述簧管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簧管的轴向缝设置在所述簧管与连接架连接部位的第一侧,并紧邻所述连接部位,所述第一侧为第一轴向着打开方向转动的这一侧;所述第二扭矩机构采用凸轮控制结构并由多个碟簧片将所述凸轮压紧在与其配合的部件上,所述第二轴与凸轮连接;对于移动电子终端处于使用角度范围时,所述第二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和所述第一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之和满足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所需的扭矩。
[0005]进一步地,对于移动电子终端处于使用角度范围时,所述第二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和所述第一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之和满足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所需的扭矩再叠加抵御摸操控压力所需的扭矩。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所述簧管,第二侧设置孔,所述第一轴穿过所述簧管,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孔;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未穿过连接架的部分与同步反向转动连接机构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端部设置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连接结构分别和移动电子终端中的两个相对转动的部分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孔的孔口设置和所述凸轮配合的凸轮面;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二轴滑动连接但不能相对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的凸轮面的底部和顶部均呈圆弧平台状。
[0010]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双轴凸轮结构更新为单轴凸轮结构和单轴摩擦转轴复合应用结构,并能实现上述的开轻关重及在移动电子终端使用角度范围实现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或者,如果是触摸控制屏,则还能达到再抵御触摸操控压力的程度,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3]图3为以铰链处于关闭状态、关闭和完全打开之间的某个中间角度状态、完全打开状态为例演示第一轴转动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轴铰链,应用于移动电子终端,比如笔记本电脑,用于连接主机和屏幕,所述屏幕可以是触控屏。
[0015]所述双轴铰链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轴1和第二轴2,所述第一轴1被配置第一扭矩机构,所述第二轴2被配置第二扭矩机构,所述第一轴1和第二轴2之间连接同步反向转动连接机构,而使得第一轴1和第二轴2为同步反向转动。
[0016]所述第一扭矩机构采用簧管3,所述簧管3包夹紧第一轴1,所述簧管3与连接架4连接,由此,也使得第一轴1在转动时,所述簧管3能够固定不动,第一轴1和簧管3能够相对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轴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为铰链打开方向上的转动,所述簧管3的轴向缝31设置在所述簧管3与连接架连接部位40的第一侧,并紧邻所述连接部位,所述第一侧为第一轴1向着打开方向转动的这一侧。这样,对于打开过程:第一轴受到的簧管包紧力需要减去摩擦力,而在关闭过程中,第一轴1受到的簧管包紧力叠加摩擦力,实现开轻关重的效果。
[0017]所述第二扭矩机构采用凸轮控制结构并由多个碟簧片51将所述凸轮5压紧在与其配合的部件上,所述凸轮5与所述第二轴2滑动连接但不能相对转动。
[0018]对于移动电子终端处于使用角度范围时,所述第二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和所述第一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之和满足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所需的扭矩在叠加抵御摸操控压力所需的扭矩,也即,当屏幕(触控屏)打开到正常使用角度后,比如接近90
°
时(也即第一轴1和第二轴2均转动接近45
°
时),到完全打开(本实施例中,移动电子终端为360
°
全角度打开笔记本电脑,第一轴1在和第二轴2对应完全打开时均转动角度接近180
°
),在该角度范围内,屏幕转动到任一角度,都能依靠第一扭矩机构和第二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叠加而保持当前角度,即便在触控操作时。当处在所述使用角度中,提供上述功能的扭矩主要来源于第二扭矩机构,这可以通过改变碟簧片51的数量、改变凸轮5的形状来改变碟簧片的压缩量等方式调节到所需的扭矩。如果要实现以下打开关闭功能,即:打开的开始阶段(第一阶段),阻力扭矩较小,比较轻松(比如单手即可操作打开),当转动到使用角度范围时(第二阶段),其阻力扭矩增大到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所需扭矩的程度,或者,如果是触摸控制屏,则达到再叠加抵御触摸操控压力的程度,而在关闭时,即便转动到小于角度后,所需关闭的力比打开时所需的更大;并且,第一阶段内和第二阶段内的阻力扭矩都维
持在某一值而变化不大;则将第二扭矩机构的凸轮面的底部和顶部均设计为圆心角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范围对应的圆弧平台状,与上述第一扭矩机构组合后即实现上述功能。
[0019]所述连接架4的一侧设置所述簧管3,第二侧设置孔41,所述第一轴1穿过所述簧管3,所述第二轴2穿过所述孔41;所述孔41的孔口部位作为与所述凸轮5配合的部件,所述孔41的孔口设置和所述凸轮5配合的凸轮面42。
[0020]所述第一轴1和第二轴2的未穿过连接架的部分与同步反向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同步反向转动连接机构可以采用齿轮连接机构6。
[0021]所述第一轴1和第二轴2的端部设置连接结构10、20,连接结构采用安装平面并在安装平面上设置连接孔,所述第一轴1和第二轴2的连接结构10、20分别和移动电子终端中的两个相对转动的部分连接(比如主机和屏幕)。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铰链,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被配置第一扭矩机构,所述第二轴被配置第二扭矩机构,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连接同步反向转动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矩机构采用簧管,所述簧管包夹紧第一轴,所述簧管与连接架连接,第一轴和所述簧管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簧管的轴向缝设置在所述簧管与连接架连接部位的第一侧,并紧邻所述连接部位,所述第一侧为第一轴向着打开方向转动的这一侧;所述第二扭矩机构采用凸轮控制结构并由多个碟簧片将所述凸轮压紧在与其配合的部件上,所述第二轴与凸轮连接;对于移动电子终端处于使用角度范围时,所述第二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和所述第一扭矩机构的输出扭矩之和满足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当前转动角度所需的扭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对于移动电子终端处于使用角度范围时,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启翔姚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