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92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7
一种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包含溶出度量测模块、渗透率量测模块及输液模块,溶出度量测模块包含多个溶出度量测单元,各溶出度量测单元包含:溶出室、第一搅拌装置及第一量测装置;渗透率量测模块包含多个渗透率量测单元,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包含腔室、接收室、仿生膜、第二搅拌装置、第二量测装置及第三搅拌装置,输液模块包含蠕动泵用以将各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溶出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渗透率量测单元之腔室,以及用以将各渗透率量测单元之腔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溶出室。测单元之溶出室。测单元之溶出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


[0001]本技术与药品溶出度试验技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仿制药的出现使得病人能以相较于专利药较低的药物价格取得药品,对于患者来说,不仅能减轻患者在医疗上的沉重负担,增加患者得到适切治疗的机会,在维持全球公共卫生方面,仿制药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仿制药虽与专利药在售价上具有一定的价差优势,但仿制药之效能是否能与专利药一致以达到相同的药物治疗功效,是目前各方关注的问题。
[0003]已知一般口服药物发挥药效的前提是,使用者服下药物后,药物在胃中溶解而后被胃肠道吸收接着进入使用者体内,以发挥药理作用,因此,药物在胃中溶解之溶出度及在肠道中之渗透率是评估药物效能十分重要的内容,一般评估药物之效能,必须通过执行临床试验的方式来评估,但执行临床试验不仅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其成本也居高不下,如此一来,便无法压低仿制药的制造成本。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模拟药物在胃内的溶解过程以及移行至肠道通过肠膜的吸收过程以评估药物在生物体之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能模拟药物在胃内的溶解过程以及移行至肠道通过肠膜的吸收过程以评估药物在生物体之溶出度和渗透率。
[0005]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包含一溶出度量测模块、一渗透率量测模块及一输液模块,所述溶出度量测模块包含多个溶出度量测单元,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包含:一溶出室、一第一搅拌装置及一第一量测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用以混合或搅拌所述溶出室中容置之内容物;所述第一量测装置用以量测所述溶出室中内容物之浓度;所述渗透率量测模块包含多个渗透率量测单元,所述多个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数量与所述多个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数量相对应,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包含一腔室、一接收室、一仿生膜、一第二搅拌装置、一第二量测装置及一第三搅拌装置,所述接收室部分容置于所述腔室中;所述仿生膜设置于所述腔室及所述接收室之间;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用以搅拌所述接收室中容置之内容物;所述第二量测装置用以量测所述接收室中内容物之浓度;所述第三搅拌装置用以搅拌所述腔室中容置之内容物;所述输液模块分别与所述多个渗透率量测单元及所述多个溶出度量测单元连接,所述输液模块包含一蠕动泵,用以将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溶出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腔室,以及用以将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腔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溶出室。
[0006]其中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包含一管体及一固定件,所述管体之部分设置于所述腔室中,所述管体顶底两端分别具有一开口,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管体底部之开口以将所述仿生膜固定于所述管体底部,进而使所述仿生膜完全遮蔽所述管体底部之开口,所述管体之管壁与所述仿生膜,围设形成所述接收室。
[0007]其中所述管体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及所述第二量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接收室中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之相对两侧。
[0008]其中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含一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之桨叶设置于靠近所述仿生膜的位置。
[0009]其中所述第二量测装置包含一光纤,所述光纤之探测端设置于靠近所述仿生膜的位置。
[0010]其中,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包含一搅拌子,所述搅拌子设置于所述腔室中并位于所述仿生膜底部,且所述中心轴线通过所述搅拌子。
[0011]其中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包含一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具有所述腔室。
[0012]其中所述渗透率量测模块包含一机架及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定位板具有多个定位孔,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包含一第二容器,各所述第二容器对应穿设于各所述定位孔中,所述第一容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中。
[0013]其中所述机架在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纵向滑轨,所述渗透率量测模块包含一支架及多个上盖,所述多个上盖分别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第二容器之上方开口,且各所述上盖之底部与所述第一容器及所述管体连接,各所述上盖之顶部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支架能受控制的在所述纵向滑轨上滑移。
[0014]其中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包含一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第一量测装置及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第二量测装置电性及讯号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接收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第一量测装置及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第二量测装置输出之讯号,并依据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第一量测装置及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第二量测装置输出之讯号于一预定时间间隔分别记录所述溶出室及所述接收室中内容物之浓度。
[0015]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与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分别能受控制的以不同的搅动速率搅动。
[0016]其中所述输液模块之所述蠕动泵的数量为单一个。
[0017]本技术之效果在于,本技术之所述溶出室能供投入药物、胃液及肠液,再通过所述蠕动泵将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溶出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腔室,以及将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腔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溶出室,借此,能有效模拟药物在胃内的溶解过程以及移行至肠道通过肠膜的吸收过程,再者,本技术通过独立设置的方式设置所述溶出室与所述腔室,能避免所述溶出室与所述腔室相互干扰,具有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可靠性之效果,且本技术之所述溶出室与所述腔室之间是通过一个蠕动泵运输溶液,不仅能有效减少本技术装置的组成构件,还能达成降低成本及简化操作程序之功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之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之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之渗透率量测模块的正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之渗透率量测模块的俯视图。
[0022]图5为图4之5

5方向剖视图。
[0023]图6为图5之部分构件放大示意图。
[0024]图7为图4之7

7方向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本技术][0027]1: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
[0028]10:溶出度量测模块
[0029]10a:溶出度量测单元
[0030]12:第一搅拌装置
[0031]14:第一量测装置
[0032]20:渗透率量测模块
[0033]20a:渗透率量测单元
[0034]21:第二搅拌装置
[0035]22:第二量测装置
[0036]23:第三搅拌装置
[0037]24:第一容器
[0038]25:第二容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溶出度量测模块,包含多个溶出度量测单元,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包含:一溶出室;一第一搅拌装置,用以混合或搅拌所述溶出室中容置之内容物;一第一量测装置,用以量测所述溶出室中内容物之浓度;一渗透率量测模块,包含多个渗透率量测单元,所述多个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数量与所述多个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数量相对应,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包含:一腔室;一接收室,部分容置于所述腔室中;一仿生膜,设置于所述腔室及所述接收室之间;一第二搅拌装置,用以搅拌所述接收室中容置之内容物;一第二量测装置,用以量测所述接收室中内容物之浓度;一第三搅拌装置,用以搅拌所述腔室中容置之内容物;一输液模块,分别与所述多个渗透率量测单元及所述多个溶出度量测单元连接,所述输液模块包含一蠕动泵,用以将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溶出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腔室,以及用以将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之所述腔室中之内容物对应输送至各所述溶出度量测单元之所述溶出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其中,各所述渗透率量测单元包含一管体及一固定件,所述管体之部分设置于所述腔室中,所述管体顶底两端分别具有一开口,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管体底部之开口以将所述仿生膜固定于所述管体底部,进而使所述仿生膜完全遮蔽所述管体底部之开口,所述管体之管壁与所述仿生膜,围设形成所述接收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其中,所述管体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及所述第二量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接收室中并位于所述中心轴线之相对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含一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之桨叶设置于靠近所述仿生膜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估药物溶出度和渗透率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量测装置包含一光纤,所述光纤之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侨郝祖德傅荔暄赖杰宏
申请(专利权)人:五铃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