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83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包括夹体、夹持部和转动固定框,夹体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夹块和下夹块后端转动连接,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两者连接在上夹块和下夹块相对一面的前端,上下夹持部正对的一面连接有第一和第二硅胶软垫层,第一和第二硅胶软垫层正对的一侧分别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动固定框U形两端与上夹块或下夹块前端两侧转动连接。上夹块和下夹块相背离的一面分别开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夹持部对导管夹持固定,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凹槽为弧形能更好固定导管,导管夹持住后,转动固定框将夹体合拢固定,再转动夹体,将导管缠在夹体上,拔管完成后,拔出的导管和一次性拔管装置一起进行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新生儿和儿童可以选择头、颈部和下肢的隐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置入长度一般30~60cm不等。此项技术于1997年引入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导管使用量,PICC置管已经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期输液、反复输血或频繁采血的患者,同时也适合应用刺激性药物、输注高渗性或粘稠度较高液体,以及需要应用输液泵或压力输液治疗的患者使用;且置管时间可长达一年。目前,临床上在拔除深静脉导管时,通常采用医护人员手动缓慢匀速拔除的方式。拔除的管道较长,有污染周围环境的风险,而且没有较大的弯盘放置。
[0003]公开号为CN20883873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深静脉导管自动拔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拔管效率低,经常造成患者疼痛和不适,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体、夹持部和转动固定框,所述夹体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后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两者分别连接在上夹块和下夹块相对一面的前端中间部位,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正对的一面平行连接有第一硅胶软垫层和第二硅胶软垫层,且所述第一硅胶软垫层和第二硅胶软垫层正对的一侧分别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动固定框形状为U形,转动固定框U形两端与上夹块或下夹块前端两侧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与上夹块和下夹块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相背离的一面分别开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