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59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体支架、载物板和推把,车体支架底部设置滚轮,推把设置于车体支架上,车体支架上设有嵌槽,载物板嵌入嵌槽内,载物板上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排水槽;载物板下方设有排渣组件,其包括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绕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的传输带,载物板的任一排水槽的下方为传输带的输送面,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相互平行;车体支架的侧板设有便于排渣的排渣口,排渣口位于第一辊轴或者第二辊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沥水推车而言,不仅具有过滤堆渣的功能,还具有主动的排渣的方式,可应用在一些搬运物的沥水过程产生较多杂物的使用场合。场合。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

技术介绍

[0002]沥水车是厨房作业区的一种常见工具,它是一种具有沥水功能的手推车,一般将其载物板面设置为具有多条排水槽的结构,承载物上的水体顺着排水槽流入车体下方,从而实现沥水作用。但是这类结构在使用时,当沥出的水体中混有杂物时无法将其分离出,杂物混在水体中流入作业区域内,增加了作业人员因踩到杂物而滑倒的风险,而且混有杂物的水体相对于单纯的水体,更显得作业区脏乱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体支架、载物板和推把,所述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滚轮,所述推把设置于所述车体支架上,其中,所述车体支架上设有便于嵌入所述载物板的嵌槽,所述载物板嵌入所述嵌槽内,所述载物板上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排水槽;
[0006]所述载物板的下方设有排渣组件,所述排渣组件包括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绕在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上的传输带,所述载物板的任一排水槽的下方为所述传输带的输送面,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相互平行;
[0007]所述车体支架的侧板设有便于排渣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第一辊轴或者所述第二辊轴的一侧。
[0008]本技术通过在载物板下设置可滚动的传输带,使得沥水过程中的渣料和其他杂物可堆置在传输带的输送面上,当堆置较多的杂物后可通过靠近某根辊轴一侧的排渣口对其集中清除。
[0009]所述第一辊轴垂直于所述推把的推送方向,或者,所述第一辊轴平行于所述推把的推送方向。
[0010]所述排渣组件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锥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辊轴或者所述第二辊轴,驱动辊轴转动后配合另一辊轴使传输带往复滚动,从而使堆积在输送面上的杂物向排渣口移动。
[0011]所述电机连接一控制其启闭的开关,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推把上。
[0012]所述开关采用双手开关,所述推把上设有一便于加强推把的支脚结构强度的横杆,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横杆上,防止推动过程中按错。
[0013]所述第一辊轴或者所述第二辊轴连接一摇把,通过摇把摇动后使其连接的第一辊轴或者第二辊轴转动,从而使传输带输送。
[0014]所述传输带的输送面上密布小孔。通过在传输带上设置小孔,可提高沥水时的排
水效率。
[0015]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沥水推车而言,不仅具有过滤堆渣的功能,还具有主动的排渣的方式,可应用在一些搬运物的沥水过程产生较多杂物的使用场合。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去除车体支架前侧板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排渣组件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 (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
[0021]参照图1、图2、图3,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体支架1、载物板2和推把3,车体支架1的底部设置滚轮4,推把3设置于车体支架1上,车体支架1上设有便于嵌入载物板2的嵌槽,载物板2嵌入嵌槽内,载物板2上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排水槽;
[0022]载物板2的下方设有排渣组件,排渣组件包括第一辊轴501、第二辊轴 502和绕在第一辊轴501和第二辊轴502上的传输带,载物板2的任一排水槽的下方为传输带的输送面,第一辊轴501和第二辊轴502相互平行;
[0023]车体支架1的侧板设有便于排渣的排渣口,排渣口位于第一辊轴501或者第二辊轴502的一侧。
[0024]本技术在使用时,其排渣方式可分为手动式或者自动式。
[0025]本技术当采用手动式排渣方式时,排渣组件设置为手动结构,其可按如下结构设置: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辊轴501或者第二辊轴502连接摇把505,通过摇把505摇动后使其同轴连接的第一辊轴501或者第二辊轴502 转动,从而使传输带503动作后将输送面上的杂物运送至排渣口排出。
[0027]通过设置摇把505,相对于设置电机的自动式排渣结构,可免除电池、电机和相关电路的维护和投入成本,也避免了开关误触发的问题。
[0028]本技术当使用自动式排渣方式时,则排渣组件设置为自动结构,其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排渣组件包括电机504,电机504通过锥齿轮组506连接第一辊轴501或者第二辊轴502,驱动辊轴转动后配合另一辊轴使传输带503往复滚动,
从而使堆积在输送面上的杂物向排渣口移动。
[0029]需要说明的是,电机504的驱动需要连接电池组508和驱动板507,此结构下,可将电机的驱动板507和电池组508均设置在设置电机所在的车体支架侧板的向内的位置,即是说,位于该侧板的内壁的一侧。比如,第一辊轴 501作为主动轴设置在车体支架1的左侧板处,则电机504、驱动板507和电池组508也设置于左侧板处,位于电机504同侧。
[0030]另外,可在该处设置密封的电池仓,将电池组508和驱动板507封装在其中,避免水汽侵染而导致短路损坏。
[0031]另外,开关与电机或者电机的驱动板之间的连线可通过导线贴附在载物板下方的车体支架的内腔的内壁上走线。如图1所示,开关6连接电机或者电机驱动板的导线的走线路径从横杆301至推把3后向下穿入车体支架内,并沿着其前侧壁内壁布线至电机处,与电机的控制端或者电机驱动板连接。
[0032]为实现对自动方式的控制,可按如下结构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 所示,电机504连接控制其启闭的开关6,开关6设置于推把3上。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开关6采用双手开关结构,即是说,设置两个串联的开关6 并使其间隔开,从而在操作时,必须使操作者两手同时握持并触发两个开关6 才能给电机上电。推把3上可设置便于加强推把的支脚结构强度的横杆301,其连接推把的两个竖直设置的支脚,开关6设置于横杆30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体支架、载物板和推把,所述车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滚轮,所述推把设置于所述车体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支架上设有嵌槽,所述载物板嵌入所述嵌槽内,所述载物板上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排水槽;所述载物板的下方设有排渣组件,所述排渣组件包括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绕在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上的传输带,所述载物板的任一排水槽的下方为所述传输带的输送面,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相互平行;所述车体支架的侧板设有便于排渣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第一辊轴或者所述第二辊轴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轴垂直于所述推把的推送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渣的沥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轴平行于所述推把的推送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群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徐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