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45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属于持针器技术领域,包括:支点轴、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第一钳圈、第二钳圈、连接板、滑动柱、活动轴、齿条、连接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安装板、转轴、齿轮、旋钮、支撑座和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需要医务人员一直施加足够力度而达到位置稳定固定的问题。达到位置稳定固定的问题。达到位置稳定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


[0001]本技术属于持针器
,具体涉及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

技术介绍

[0002]持针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作为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显微血管外科手术领域,其用于在手术操作中夹持和固定缝合针,以达到进一步缝合组织的目的。
[0003]目前,现有的持针器为带有齿槽的钳状持针器,医务人员在对患者周围血管进行缝合时,采用常规钳状持针器手工取针固定,但是由于医疗时间和对患者医治部位的不可控性以及考虑到医务人员一直处于施加足够力度握持钳状持针器的状态下而容易疲劳,使得固定效果不佳,导致显微血管外科手术的质量降低,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04]因此,需要一种无需医务人员一直施加足够力度而达到位置稳定固定的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解决了现有的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需要医务人员一直施加足够力度而达到位置稳定固定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包括:
[0007]支点轴;
[0008]第一钳臂,其设置在所述支点轴上且围绕所述支点轴的中轴线转动连接;
[0009]第二钳臂,其设置在所述支点轴上且围绕所述支点轴的中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钳臂与所述第一钳臂形成位于所述支点轴两侧的头端区域夹角和尾端区域夹角;
[0010]第一钳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臂的尾端;
[0011]第二钳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钳臂的尾端;
[0012]连接板,其上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之间的圆弧槽;
[0013]滑动柱,其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钳臂、所述第二钳臂上,所述两个滑动柱均与所述圆弧槽相配合地滑动连接;
[0014]活动轴,其穿过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且两端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0015]齿条,其连接在所述活动轴位于所述连接板左侧的部分上;
[0016]连接块,其连接在所述活动轴位于所述连接板右侧的端头上;
[0017]第一连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钳臂的内侧壁上而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0018]第二连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钳臂的内侧壁上而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0019]安装板,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点轴上而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尾端区域夹角内,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面上;
[0020]转轴,其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
[0021]齿轮,其键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下端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22]旋钮,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上端且侧壁上具有卡槽;
[0023]支撑座,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以及
[0024]限位杆,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限位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置在所述旋钮的卡槽内。
[002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在所述尾端区域夹角内的部分均具有向外弯曲的拱形部分。
[002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臂的内侧壁上具有卡接部,所述第二钳臂上具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配合卡接的卡接配合部。
[002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呈杆状,所述卡接配合部为具有卡孔的卡接杆。
[002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位于所述尾端区域夹角内且相互吸引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
[002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0030]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在齿轮驱动齿条进行移动的方式,达到活动轴在连接板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进行围绕支点轴的转动,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形成的头端区域夹角实现针的夹持、固定,关键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操作第一钳圈和第二钳圈时,只要旋转处于便捷位置的旋钮就能实现齿轮的转动,在限位杆置于旋钮的卡槽内时致使整个齿轮处于停止转动的状态,无需医务人员一直施加足够力度而达到位置稳定固定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需要医务人员一直施加足够力度而达到位置稳定固定的问题。
[003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5]附图标记:10、支点轴;20、第一钳臂;201、卡接部;30、第二钳臂;301、卡接配合部;40、头端区域夹角;50、尾端区域夹角;60、第一钳圈;70、第二钳圈;80、连接板;801、圆弧槽;90、滑动柱;100、活动轴;110、齿条;120、连接块;130、第一连杆;140、第二连杆;150、安装板;160、转轴;170、齿轮;180、旋钮;1801、卡槽;190、支撑座;200、限位杆;210、拱形部分;220、第一磁体;130、第二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包括:支点轴10、第一钳臂20、第二钳臂30、第一钳圈60、第二钳圈70、连接板80、滑动柱90、活动轴100、齿条110、连接块120、第一连杆130、第二连杆140、安装板150、转轴160、齿轮170、旋钮180、支撑座190和限位杆200。
[0038]第一钳臂20设置在支点轴10上且围绕支点轴10的中轴线转动连接,第二钳臂30设置在支点轴10上且围绕支点轴10的中轴线转动连接,第二钳臂30与第一钳臂20形成位于支点轴10两侧的头端区域夹角40和尾端区域夹角50,支点轴10穿过第一钳臂20和第二钳臂30。
[0039]第一钳圈60设置在第一钳臂20的尾端,第二钳圈70设置在第二钳臂30的尾端。
[0040]连接板80上具有延伸至第一钳臂20和第二钳臂30之间的圆弧槽801。
[0041]滑动柱90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血管外科带磁性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点轴(10);第一钳臂(20),其设置在所述支点轴(10)上且围绕所述支点轴(10)的中轴线转动连接;第二钳臂(30),其设置在所述支点轴(10)上且围绕所述支点轴(10)的中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钳臂(30)与所述第一钳臂(20)形成位于所述支点轴(10)两侧的头端区域夹角(40)和尾端区域夹角(50);第一钳圈(6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臂(20)的尾端;第二钳圈(7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钳臂(30)的尾端;连接板(80),其上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钳臂(20)和所述第二钳臂(30)之间的圆弧槽(801);滑动柱(90),其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钳臂(20)、所述第二钳臂(30)上,所述两个滑动柱(90)均与所述圆弧槽(801)相配合地滑动连接;活动轴(100),其穿过所述连接板(80)的中心且两端位于所述连接板(80)的两侧;齿条(110),其连接在所述活动轴(100)位于所述连接板(80)左侧的部分上;连接块(120),其连接在所述活动轴(100)位于所述连接板(80)右侧的端头上;第一连杆(130),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钳臂(20)的内侧壁上而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块(120)上;第二连杆(140),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钳臂(30)的内侧壁上而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块(120)上;安装板(150),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支点轴(10)上而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尾端区域夹角(50)内,所述安装板(15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80)的顶面上;转轴(1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