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29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7
本申请提供的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包括架体和由上至下插设于架体前部的若干个熔纤盘,熔纤盘前部端面均匀插设有一排前部适配器,熔纤盘顶部端面矩阵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安装槽的矩阵排列至少为一行,安装槽内铰接有安装块,安装块内垂直嵌设有顶部适配器;架体内设置有推拉机构和旋转机构,推拉机构用于驱动各个熔纤盘从架体前部推出,旋转机构用于驱动任意一行的顶部适配器同步旋转;架体外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推拉机构、旋转机构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在熔纤盘的前端和顶部都设置光纤适配器,提高了单个熔纤盘的容量,同时通过推拉机构和辅助检验机构的配合进行熔纤检测,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


[0001]本申请属于光纤通讯
,具体涉及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光纤配线架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是光纤传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配套设备,主要用于光缆终端光纤熔接、光连接器安装、光路的跳接及多余尾纤的存储等,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具有光缆固定和保护功能、光缆终接功能和调线功能,对于光纤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和灵活性使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0004]在电力通讯网络中,光纤通讯凭借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已经担负齐了主干网络的作用。在电力通讯网络中,光纤配线架具有容量要求高、集中度高的特点,由此带来的是熔纤工作量大,熔纤盘内部光纤盘绕结构复杂,熔纤后检测工作量大的问题。由于大型变电站、电厂等发输电场所占地面积较广,多个源地址的光缆集中到配线架集中熔接,测试占用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都很大。因此,一种容量较高且便于检测熔纤效果的光纤配线架,在电力通讯网络中能够起到的效果将会非常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通过在熔纤盘的前端和顶部都设置光纤适配器,提高了单个熔纤盘的容量,同时通过推拉机构和辅助检验机构的配合进行熔纤检测,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0006]本申请提供的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包括架体和由上至下插设于架体前部的若干个熔纤盘,所述熔纤盘前部端面均匀插设有一排前部适配器,所述熔纤盘顶部端面矩阵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矩阵排列至少为一行,安装槽内铰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垂直嵌设有顶部适配器;所述架体内设置有推拉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推拉机构用于驱动各个熔纤盘从架体前部推出,且当各个熔纤盘全部从架体推出时,任一熔纤盘的顶部适配器全部置于其上部相邻熔纤盘的前部端面之前,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任意一行的顶部适配器同步旋转;所述架体外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推拉机构、旋转机构电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推拉机构包括与熔纤盘适配的的托板,所述托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马达、丝杠、丝杠座,所述驱动马达设置于架体后壁上,所述丝杠一端连接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另一端旋转连接于架体前部的固定块,所述丝杠座滑动设置于丝杠上且丝杠座一侧固设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固接于托板一侧,所述驱动马达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托板的顶部端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与熔纤盘适配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托板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条,所述熔纤盘两侧设置有与导向条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前限位板可升降设置于托板的顶部端面。
[0009]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于每行安装槽一侧的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嵌设于架体内部且其输出轴连接同步转轴,所述同步转轴旋转贯穿相应一行安装槽的侧壁且其末端旋转连接于架体侧壁,所述安装块固定套设于同步转轴上,所述旋转马达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熔纤盘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与每行顶部适配器适配的顶部线槽,熔纤盘前部设置有与前部适配器适配的前部线槽。
[0011]优选地,所述熔纤盘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腔,伸缩腔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滑块,伸缩滑块一侧连接有连杆,连杆末端贯穿熔纤盘侧壁并连接于前部线槽上。
[0012]优选地,所述熔纤盘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分光器,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连接输入光线,分光器的分光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顶部适配器。
[0013]优选地,所述架体顶部还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辅助检验机构,所述辅助检验机构包括横向设置于架体顶部的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顶部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和第一直线导轨中心线垂直且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沿其侧部端面滑动设置,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升降电缸,所述升降电缸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铰接支架,所述铰接支架上铰接有连接柱,铰接支架一侧设置有调向马达,所述调向马达的输出轴连接连接柱的铰接轴,连接柱底部末端设有激光发射器。
[0014]优选地,所述连接柱底部末端设有作业横杆,所述作业横杆的底部端面两侧垂设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上嵌设有与顶部适配器、前部适配器适配的连接器,两个连接器之间光路贯通,激光发射器可升降设置于作业横杆的底部端面中心。
[0015]优选地,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架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申请通过在熔纤盘的顶部和前部分别设置光纤适配器,扩大了适配器的安装数量,同时顶部适配器铰接安装并受旋转机构,可根据需要调整其倾斜度,尽量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0018](2)本申请通过推拉驱动各个熔纤盘从架体前部推出,且当各个熔纤盘全部从架体推出时,任一熔纤盘的顶部适配器全部置于其上部相邻熔纤盘的前部端面之前,防止各个熔纤盘垂直方向相互遮挡,便于用户通过尾纤连接各个熔纤盘的顶部和前部适配器。
[0019](3)本申请通过设置于熔纤盘内的分光器,减少了输入端光纤的数量,扩大了输出端适配器的数量,减少了熔纤盘内部输入光纤的数量及盘绕复杂度以便于保持熔纤盘的尺寸不因顶部适配器的增加而急剧变大,也便于减少熔纤的难度和工作量。
[0020](4)本申请通过与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和辅助检验机构实现单人对复杂光纤配线架网络的快速检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连接控制器,控制辅助检验机构对各个适配口进行激光发射器打光,用户在相应光缆的另一端对激光进行检测从而验证光路通常,或者,控制辅助检验机构对属于同一光缆的不同光纤在适配器处进行短接,用户在光缆的另一端打光操作,即可一次验证两条光路是否通常。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22]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熔纤盘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熔纤盘剖视图。
[0025]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推拉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辅助检验机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架体,2、熔纤盘,3、推拉机构,4、辅助检验机构;
[0030]21、盘体,22、前部适配器,23、安装块,24、顶部适配器,25、前部线槽,26、顶部线槽,27、分光器,28、伸缩机构,201、熔纤区,202、接线区,211、导向槽,212、安装槽,213、上盖板,281、伸缩腔,282、伸缩滑块,283、连杆;
[0031]31、托板,32、驱动马达,33、丝杠座,34、丝杠,35、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包括架体(1)和由上至下插设于架体(1)前部的若干个熔纤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纤盘(2)前部端面均匀插设有一排前部适配器(22),所述熔纤盘(2)顶部端面矩阵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212),所述安装槽(212)的矩阵排列至少为一行,安装槽(212)内铰接有安装块(23),所述安装块(23)内垂直嵌设有顶部适配器(24);所述架体(1)内设置有推拉机构(3)和旋转机构,所述推拉机构(3)用于驱动各个熔纤盘(2)从架体(1)前部推出,且当各个熔纤盘(2)全部从架体(1)推出时,任一熔纤盘(2)的顶部适配器(24)全部置于其上部相邻熔纤盘(2)的前部端面之前,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任意一行的顶部适配器(24)同步旋转;所述架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推拉机构(3)、旋转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3)包括与熔纤盘(2)适配的的托板(31),所述熔纤盘(2)设置于托盘(31)上,所述托板(31)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马达(32)、丝杠(34)、丝杠座(33),所述驱动马达(32)设置于架体(1)后壁上,所述丝杠(34)一端连接驱动马达(32)的输出轴,另一端旋转连接于架体(1)前部的固定块(37),所述丝杠座(33)滑动设置于丝杠(34)上且丝杠座(33)一侧固设有夹持块(35),所述夹持块(35)固接于托板(31)一侧,所述驱动马达(32)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1)的顶部端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与熔纤盘(2)适配的前限位板(38)和后限位板(39),托板(3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条(36),所述熔纤盘(2)两侧设置有与导向条(36)适配的导向槽(211),所述前限位板(38)可升降设置于托板(31)的顶部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智能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于每行安装槽(212)一侧的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嵌设于架体(1)内部且其输出轴连接同步转轴,所述同步转轴旋转贯穿相应一行安装槽(212)的侧壁且其末端旋转连接于架体(1)侧壁,所述安装块(23)固定套设于同步转轴上,所述旋转马达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鹏曹国栋马亚南李文欣张涛王腾刘名利岳岩沙宏飞马光正张宗贤岳宗坤刘振坤刘辉姜淑静杨丹张兵董昌腾王永丽辛月娟邢凤兰张延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冠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