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及实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及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油气井筒流动一般为气液或油气水多相流动,但井底出砂造成井筒流动引入了固相,使得井筒流动变为气固、气液固等更加复杂的多相流动,固相的引入不但改变了原有的流动机理,而且在井筒流动规律预测方面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油气井出砂是困扰疏松砂岩油气藏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储层出砂会给油气井正常生产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砂埋油气藏造成产量下降甚至停产,出砂严重时会引起井壁坍塌而损坏套管,此时需要进行冲砂作业,将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研究井底固相颗粒的运移与防砂筛管的堵塞机理对油气井防砂和增产至关重要。
[0003]但是,现有的防砂模拟实验装置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对一种长度的井筒和一种储层生产条件进行防砂模拟实验,以及也无法同时对不同种类的防砂筛管进行防砂效果的测试,从而导致实验效率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防砂模拟实验的可操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外管组件(11);内管组件(12),所述内管组件(12)置于所述外管组件(11)内并与所述外管组件(11)形成环空通道(13),所述内管组件(12)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内管(121)、第二内管(122)和第三内管(123),所述第三内管(123)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外管组件(11)并形成有出液口(127),所述第一内管(121)和所述第二内管(122)之间用于设置第一防砂筛管(124),所述第二内管(122)和所述第三内管(123)之间用于设置第二防砂筛管(125);封隔装置(14),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管(122)的外周侧上并用于将所述环空通道(13)分隔为两个单元环空,两个所述单元环空分别对应的所述外管组件(11)上均形成有供砂液进入的注入口(184);和压力检测装置(15),两个所述单元环空分别对应的所述外管组件(11)上均设置有所述压力检测装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组件(11)为透明管件,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沿所述外管组件(1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的观测相机(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15)和所述观测相机(16)通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旋转装置(17),所述外管组件(1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装置(17)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17)包括:基座(171);支撑柱(172),所述支撑柱(1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172)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171)上;连接轴(173),所述连接轴(17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轴(173)一一对应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72)上,并分别与所述外管组件(11)连接;和驱动件(174),与所述连接轴(17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装置(14)为液压可回收封隔器。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完井工程防砂模拟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管(1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内管(121)、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内管(122)中的每个所述第二内管(122)、以及所述第三内管(123)顺次设置,所述第一内管(121)和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二内管(122)之间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防砂筛管(1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金根,刘书杰,孙孟莹,刘伟,冯永存,闫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