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超群专利>正文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425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脉搏监控技术领域。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包括表体,表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的电路系统,表体外壁两侧均连接有上表带,每个上表带远离表体的一端均连接有下表带,两个下表带之间连接有壳体,壳体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监测脉搏的脉搏传感器,脉搏传感器与电路系统电性相连,壳体外壁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按摩组件,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按摩组件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脉搏传感器采集脉搏跳动信号的同时,使手腕穿戴部位保持血液流通通畅,提高采集信号的准确性,且保证了手腕穿戴部位透气性,提高穿戴舒适度。提高穿戴舒适度。提高穿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脉搏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智能化穿戴品的使用,作为一种新兴市场,逐渐广为人们所接受。尤其是针对人体健康指标的监测,能让人及时查看到自己的健康指标,在生活中,便于实时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解。
[0003]脉搏指的是动脉搏动,脉搏传感器即是用来检测动脉搏动时产生的压力变化,将之转换成可以被更直观观察和检测的电信号。脉搏传感器按照输出方式有模拟输出、数字输出两种。按照采集信号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压电式、压阻式、光电式等三种。其中压电式和压阻式通过微压力型的材料(压电片、电桥等),将脉搏跳动的压力过程转换为信号输出。
[0004]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在传统智能手表的使用中,可添加脉搏传感器进而检测身体的健康状况。为了进行脉搏监测,需要在穿戴时使手腕部对传感器施加一定的压力,否则脉搏传感器采集不到脉搏跳动的压力信号,这就需要使表带对手腕夹紧,但长时间的夹紧手腕,一方面会导致手腕部血液流通不畅,影响脉搏跳动监测,另一方面,表带夹紧后的透气性差,皮肤易过敏,导致穿戴舒适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包括表体,所述表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的电路系统,所述表体外壁两侧均连接有上表带,每个所述上表带远离表体的一端均连接有下表带,两个所述下表带之间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监测脉搏的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与电路系统电性相连,所述壳体外壁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按摩组件,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按摩组件的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外壁还设置有限位气囊组件,用于辅助脉搏传感器对手腕动脉搏动的监测。
[0008]优选的,所述上表带外壁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所述下表带外壁连接有与第一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
[0009]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固设在安装槽内的外壳,所述外壳外壁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按摩轮,所述按摩轮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触块,所述移动块外壁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外壳的内壁活动相抵,且所述第一滑块与外壳的顶部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壳体内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与移动块活动相抵的凸块,所述移动板远离凸块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壳
体外壁开凿有与第二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与滑槽内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设在壳体内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套接有绕线管,所述绕线管外壁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绕线管的一端与第二滑块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开凿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凸块设置为与滚轮相配合的弧形。
[0013]优选的,多个所述按摩组件相互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外壳通过第一气管相互连通,每个所述外壳的顶部均设置有出气孔,其中一个所述外壳外壁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远离外壳的一端穿过壳体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气管与出气孔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气囊组件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置于相邻两列安装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与按摩轮活动相抵,且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连接有导气管。
[0015]优选的,所述电路系统包括无线模块、主控芯片、微震电机、扬声器以及电源模块,所述无线模块和主控芯片组成电路系统的控制模块,所述微震电机和扬声器组成终端反馈执行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电路系统供电。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系统使用时,使表体置于手腕上方,使上表带外侧的第一魔术贴与下表带外侧的第二魔术贴相配合,将壳体置于手腕下方,使壳体外侧的脉搏传感器与手腕部的动脉相接触,完成设备的佩戴,且为了方便脉搏传感器对脉搏跳动的采集,需要手腕部对传感器施加一定的压力,且限位气囊组件可保证壳体与手腕充实,避免表带与手腕之间过松,脉搏传感器检测不到脉搏信号;
[0018]S2:脉搏传感器在检测手腕动脉搏动时,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无线收发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递至表体内电路系统中的无线模块,并通过该无线模块传递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若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况,主控芯片将指令通过无线模块传递至微震电机、扬声器以及表体外侧设置的显示屏上,使表体振动以及扬声器发出响声,显示屏出现提示;
[0019]S3:在佩戴的过程中,可控制驱动电机运行,使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转动,使转动杆带动其外侧的绕线管进行送线与收线操作,使拉绳拉动第二滑块在滑槽内移动,移动板及其上方设置的凸块同步移动,凸块在移动时与多个按摩组件中的移动块相抵,使多个移动块在底部受力的情况下会间歇性的在外壳内向上滑动,进而对壳体压迫的手腕部进行按摩揉动,缓解手部酸痛感;
[0020]S4:移动块在凸块挤压下上移,又在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下移,其下移时,外壳内部会通过第二气管抽取壳体外部空气,其上移时,第一滑块将抽取的外部空气通过出气孔排出,进而使壳体与手腕之间有空气流动,提高其透气性;
[0021]S5:在移动块及其顶部的按摩轮上移时,按摩轮会对该侧安装槽上方设置的饱满的第一气囊进行压迫,使第一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干瘪的第二气囊内部,使第二气囊变得饱满并替代第一气囊的作用,随着移动块的上下往复移动,使第一气囊与第二气
囊之间的气体循环流转,一方面始终保持壳体与手腕之间的充实固定关系,避免壳体与手腕之间过松,传感器位置移位,影响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个气囊始终与手腕贴合,导致透气性差引起的手部皮肤过敏。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该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限位气囊组件将壳体与手腕之间充实,避免表带与手腕之间过松,脉搏传感器检测不到脉搏信号,且按摩组件可使手腕穿戴部位保持血液流通通畅,避免因长时间的夹紧手腕,影响脉搏跳动监测的准确性,且同时保证了手腕穿戴部位的透气性,提高穿戴舒适度。
[0024]2、该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脉搏传感器内部设置的无线收发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递至表体内电路系统中的无线模块,并通过该无线模块传递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若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况,主控芯片将指令通过无线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包括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的电路系统,所述表体(1)外壁两侧均连接有上表带(2),每个所述上表带(2)远离表体(1)的一端均连接有下表带(3),两个所述下表带(3)之间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监测脉搏的脉搏传感器(5),所述脉搏传感器(5)与电路系统电性相连,所述壳体(4)外壁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槽(401),所述安装槽(401)内设置有按摩组件,所述壳体(4)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按摩组件的驱动机构,所述壳体(4)外壁还设置有限位气囊组件,用于辅助脉搏传感器(5)对手腕动脉搏动的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带(2)外壁连接有第一魔术贴(201),所述下表带(3)外壁连接有与第一魔术贴(201)相配合的第二魔术贴(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固设在安装槽(401)内的外壳(6),所述外壳(6)外壁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按摩轮(701),所述按摩轮(701)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触块(7011),所述移动块(7)外壁连接有第一滑块(702),所述第一滑块(702)与外壳(6)的内壁活动相抵,且所述第一滑块(702)与外壳(6)的顶部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7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壳体(4)内部的移动板(9),所述移动板(9)的顶部设置有与移动块(7)活动相抵的凸块(901),所述移动板(9)远离凸块(901)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滑块(902),所述壳体(4)外壁开凿有与第二滑块(902)相配合的滑槽(903),所述第二滑块(902)与滑槽(903)内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9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设在壳体(4)内部的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801),所述转动杆(801)外壁套接有绕线管(802),所述绕线管(802)外壁缠绕有拉绳(803),所述拉绳(803)远离绕线管(802)的一端与第二滑块(902)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7)的底部开凿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704),所述凸块(901)设置为与滚轮(704)相配合的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按摩组件相互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外壳(6)通过第一气管相互连通,每个所述外壳(6)的顶部均设置有出气孔(10),其中一个所述外壳(6)外壁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远离外壳(6)的一端穿过壳体(4)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气管与出气孔(10)内均设置有单向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耿超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