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20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催化燃烧箱、换热管和活性炭吸附管,所述催化燃烧箱的左部外侧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输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入气口,所述催化燃烧箱的内侧底部安置有燃烧室,且燃烧室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导轨块,所述导轨块的内侧连接有催化组件,所述燃烧室的左部外侧安置有燃烧器,且燃烧器的左部外侧设置有天然气管,所述燃烧室的左侧顶部连接有通气管,且通气管的内侧中端设置有抽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流速检测器和硫化物检测器的双重检测,可对活性炭层是否再生完成进行良好的判断,从而能避免未再生完成的活性炭层进行脱硫而导致使脱硫效果差的情况发生。况发生。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的大量的含硫废气,含硫废气不能直接排放至空气中,通常会使用活性炭材料来对废气中的硫进行清理,活性炭材料在脱硫过程中,因其处理效果好、投资运行费用低、实现资源化、易于再生利用、并且节能环保等优点而引人注目。
[0003]市场上的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需要再生时间,但再生时间较难进行控制,并且较难对活性炭是否再生完成进行良好的判断,这容易使未再生完成的活性炭进行脱硫而导致使脱硫效果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包括催化燃烧箱、换热管和活性炭吸附管,所述催化燃烧箱的左部外侧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输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入气口,所述催化燃烧箱的内侧底部安置有燃烧室,且燃烧室的内侧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燃烧箱(1)、换热管(14)和活性炭吸附管(16),所述催化燃烧箱(1)的左部外侧连接有输气管(2),且输气管(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阀门(3),所述输气管(2)的末端连接有入气口(4),所述催化燃烧箱(1)的内侧底部安置有燃烧室(5),且燃烧室(5)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导轨块(6),所述导轨块(6)的内侧连接有催化组件(7),所述燃烧室(5)的左部外侧安置有燃烧器(8),且燃烧器(8)的左部外侧设置有天然气管(9),所述燃烧室(5)的左侧顶部连接有通气管(10),且通气管(10)的内侧中端设置有抽风机(11),所述通气管(10)的末端连接有换热室(12),且换热室(12)的右部外侧连接有入水管(13),所述换热管(14)设置于入水管(13)末端,且换热管(14)的左部外侧连接有通水管(15),所述活性炭吸附管(16)连接于催化燃烧箱(1)的顶部外侧,且活性炭吸附管(16)的内侧中端设置有活性炭层(17),所述活性炭层(17)的顶部外侧安置有流速检测器(18),且流速检测器(18)的顶部两侧安置有硫化物检测器(19),所述活性炭吸附管(16)的外侧安置有第二阀门(20),且活性炭吸附管(16)的末端开设有排气口(21),所述通水管(15)的末端连接有加热箱(22),且加热箱(22)的内侧设置有加热器(23),所述加热器(23)的顶部右侧连接有蒸气脱附组件(24),所述活性炭吸附管(16)的外部两侧连接有蒸汽吸附组件(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2)通过入气口(4)与燃烧室(5)相连通,且入气口(4)的竖直中心线与催化组件(7)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组件(7)包括推动板(701)、转动板(702)、催化物板(703)和转动把手(704),所述推动板(701)的顶部中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升云郭瑞霞李纯爱龙雄杰雷福星罗胜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