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晓珊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09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包括防护框架,其中一个垫盘的一侧穿插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一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设有支撑套筒,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机械手臂。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可以改变整个抓取结构的朝向位置,然后启动第二电机即可将机械手臂通过支撑套筒与凹槽之间的转动进行伸展,使得机械手臂的抓取区域可以朝向被抓取的物质,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即可调节距离靠近物质进行抓取,提高抓取的精准度,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探索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下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智能芯片以及远程检测装置对其进行控制检测使其下水进行水下物质拾取的设备装置,且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0003]现有技术中,在设计制造该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时,大多数设计者会注重设计装置的夹持强度,使得装置在水下进行拾取夹持不易将抓取的物品地掉落,造成二次下潜抓取的情况,但是长时间该装置进行水下探索时,如果装置的抓取区域上端不具有可旋转伸缩的特性可能会导致抓取区域过小影响抓取效率,从而降低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包括防护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包括防护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内壁的上下端均等距离固定设有四个支撑杆(2),每个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均固定设有两个垫盘(3),且两个垫盘(3)的外壁分别与八个支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垫盘(3)的一侧穿插设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转动轴(4)外壁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垫圈(5),所述转动轴(4)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支撑轴(7),所述支撑轴(7)外壁一侧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一防护外壳(8),所述第一防护外壳(8)的内壁卡合设有第二电机(9),所述支撑轴(7)一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壁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转动设有支撑套筒(11),且支撑套筒(11)一端的两侧分别与凹槽(10)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支撑套筒(11)一端的外壁穿过支撑轴(7)的一侧与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套筒(11)的内壁卡合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2),且第一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与支撑套筒(11)的一侧穿插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机械手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1)外壁一边侧的上下端均固定设有弧形框架(14),且弧形框架(14)一侧的两端分别与防护框架(1)一边侧的上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框架(14)底部的一侧固定设有滑轨(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5)一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滑槽(16),所述弧形框架(14)内壁两侧的上边缘处均固定设有定位片(17),两个所述定位片(17)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均固定设有金属托盘(19),且金属托盘(19)顶端的两个边角处分别与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金属托盘(19)一端的外壁与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晓珊
申请(专利权)人:戴晓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