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409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及制备方法,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制备步骤如下:首先配制酸性化合物水溶液,加入多孔材料A,浸泡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除臭技术主要包括活性炭、蜂窝陶瓷、光触媒等,此类技术缺点明显,如活性炭、蜂窝陶瓷初始性能较好,但寿命短,达到吸附饱和后形成二次污染源,且无抗菌功能。光触媒需要搭配紫外线使用,除臭效率较活性炭偏低,同时对于紫外光要求较高,而紫外光对于材料老化和人的健康均存在损害。
[0003]中国专利CN109701320A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菌功能的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活性炭、丙烯酸、草酸、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酚类、中药除菌剂、分散剂、改性剂、水。该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便,但是该专利技术以活性炭为吸附基材,活性炭对这些酸类、中药除菌剂等物质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不牢固,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有机物容易脱离活性炭,使滤材丧失除菌的功能,因此,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包括负载有酸性化合物的多孔材料A和负载有金属盐溶液液膜的多孔材料B;
[0007]该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由以下步骤制成:
[0008]第一步、配制质量分数2

10%酸性化合物水溶液,加入多孔材料A,浸泡2

5h,取出后,于60℃烘干1

3h,得到负载有酸性化合物的多孔材料A;
[0009]第二步、配制质量分数25

40%氯化铜水溶液,加入多孔材料B,浸泡5

8h,取出后,于75℃烘干1

2h,得到负载有金属盐溶液液膜的多孔材料B;
[0010]第三步、将负载有酸性化合物的多孔材料A和负载有金属盐溶液液膜的多孔材料B按照质量比0.2

1:0.5

5加入搅拌罐中,转速200

300r/min条件下,混合1

2h,得到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
[0011]进一步地,第一步中多孔材料A和酸性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比为0.5

1:1

2。
[0012]进一步地,酸性化合物为磷酸、乳酸、己二酸和富马酸中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0013]进一步地,第二步中多孔材料B和氯化铜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

2:2

3。
[0014]进一步地,多孔材料B由以下步骤制成:
[0015]步骤S1、将N,N

二甲基正十八胺和环氧溴丙烷置于圆底烧瓶中,搅拌10min后升温
至70℃,磁力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生白色固体,抽滤,滤饼用无水乙醚洗涤3

5次,置于40

45℃烘箱中干燥10

12h,得到中间产物1;
[0016]其中,N,N

二甲基正十八胺和环氧溴丙烷的用量比为20mmol:20

30mmol,利用N,N

二甲基正十八胺和环氧溴丙烷发生季铵化反应,得到中间产物1,反应过程如下:
[0017][0018]步骤S2、氮气保护下,将中间产物1和四氢呋喃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5

8min后,加入牛磺酸的水溶液,转速100

200r/min条件下,升温至回流反应2

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真空旋干溶剂,得到中间产物2;
[0019]其中,中间产物1、四氢呋喃和牛磺酸的水溶液用量比为50mmol:80

110mL:10mL,牛磺酸的水溶液由牛磺酸和去离子水按照50mmol:10mL混合而成,利用氨基与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制备中间产物2,反应过程如下:
[0020][0021]步骤S3、将中间产物2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再加入2

甲基
‑5‑
异氰酸硝基苯,同时滴加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催化剂,均匀混合后在60℃下磁力搅拌反应2

3h,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旋干溶剂,旋干产物于无水乙醚中纯化后过滤,再于4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产物3;
[0022]其中,中间产物2、二氯甲烷和2

甲基
‑5‑
异氰酸硝基苯的用量比为20mmol:100mL:20mmo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中间产物2和2

甲基
‑5‑
异氰酸硝基苯总质量的3

5%,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作用下,使

NCO与

OH发生化学反应得到中间产物3,反应过程如下:
[0023][0024]步骤S4、将铁粉和盐酸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至105℃反应20min,加入中间产物3的乙醇溶液,保温反应2

4h,降温至80℃,用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

8,过滤除去铁粉,滤液加入乙酸乙酯重分层,有机相旋蒸至1/3体积,最后于

45℃下冷冻干燥至恒重,制得接枝物;
[0025]其中,铁粉、盐酸溶液和中间产物3的乙醇溶液的用量比为0.5

0.8g:20

25mL:88.7

92.6mL,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7%,中间产物3的乙醇溶液由中间产物3和无水乙醇按照5.6

7.4g:100mL混合而成,利用铁粉使

NO2还原成

NH2得到接枝物,反应过程如下:
[0026][0027]步骤S5、将腐殖酸和硅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转速60

100r/min条件下搅拌20min,升温至70℃,转速500r/min搅拌条件下,边搅拌边以4

5mL/min滴加速度滴加盐酸溶液,调整pH至7,待沉淀析出后,加入浓度1mol/L的氯化钙溶液,继续搅拌20

30min,过滤,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再于90℃下烘干至恒重,研磨,过80目筛,得到载体;
[0028]其中,腐殖酸、硅酸钠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1.5:28.6

34.2mL,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7%,氯化钙溶液与腐殖酸的用量质量比为1.1

1.3:1,采用原位聚合法,使硅酸根离子在聚合过程中同时对腐殖酸进行包覆,对腐殖酸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腐殖酸与二氧化硅紧密结合,掺杂较硬的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制酸性化合物水溶液,加入多孔材料A,浸泡2

5h,取出后,于60℃烘干1

3h,得到负载有酸性化合物的多孔材料A;第二步、配制氯化铜水溶液,加入多孔材料B,浸泡5

8h,取出后,于75℃烘干1

2h,得到负载有金属盐溶液液膜的多孔材料B;第三步、将负载有酸性化合物的多孔材料A和负载有金属盐溶液液膜的多孔材料B混合1

2h,得到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其中,多孔材料B由以下步骤制成:将载体、EDC、NHS和去离子水混合1h,加入接枝物,用盐酸溶液调节pH为5

6,35℃下搅拌反应12h,过滤,滤饼洗涤,干燥,得到多孔材料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酸性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氯化铜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负载有酸性化合物的多孔材料A和负载有金属盐溶液液膜的多孔材料B的质量比为0.2

1:0.5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体由以下步骤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如津陈金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巴贝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