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载黄芩苷醇质体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12403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黄芩苷醇质体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性微针阵列,它以透明质酸为基体,负载有黄芩苷醇质体,所述透明质酸与黄芩苷醇质体的质量比为(50~100):(1~5)。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可溶性微针阵列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机械强度好,透皮给药效果优异,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黄芩苷醇质体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黄芩苷醇质体的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多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目前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除皮肤损害外,在遗传因子、生化、免疫、微循环、内分泌等方面也有异常。男女老幼均可患病,青壮年期发病者约占80%。从世界范围来说,白种人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口的1%到3%,黄种人次之,发病率约为0.1%~0.3%。
[0003]目前对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和制剂已有诸多研究。黄芩苷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抗炎等诸多功效。已有研究发现黄芩苷能够通过抑制白三烯B4(LTB4)引起的中性粒细胞(PMN)趋化反应,阻断LTB4与PMN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此外,在诸多药物剂型中,外用制剂由于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皮肤屏障的阻碍作用对药效的发挥影响较大。因此,如何以黄芩苷为活性成分制成药物制剂,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使得黄芩苷能够有效穿透皮肤屏障,靶向到达病灶部位并累积有效剂量,仍是其应用于临床治疗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4]为了穿透皮肤屏障,研究人员不断进行透皮给药制剂例如脂质体等的研究与改进,但传统的脂质体载药系统仍容易被皮肤最外层亲脂性角质层阻隔,透皮效果并不理想。在传统脂质体研究的基础上,醇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制剂载体,与普通的脂质体相比,具有粒径小,结构稳定,有更好的柔性等优势,能形成渗透性和包封率更好的脂质囊泡,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皮肤耐受性。
[0005]除了对透皮给药制剂的改进外,还可使用微针直接刺穿皮肤角质层障碍,为药物提供传递的微孔道。微针阵列是指由一系列长为25~2000μm微米级的阵列形式的针状结构(即阵列形式排布的微针),可以由金属、硅、高分子材料等制备而成,是生物医药领域的一种新型的微创给药方式。药物通过微针阵列造成的的多个微孔道,直接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避免首过效应的同时避免了患者吞咽问题、药物经过胃肠道时药物利用率低的问题以及药物稳定性问题,改善了患者顺应性问题,是目前局部透皮给药的研究热点。
[0006]根据微针阵列给药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固体微针阵列、涂层微针阵列、空心微针阵列、可溶性微针(凝胶微针)阵列几类。其中,固体微针阵列通常由金属材料和非降解聚合物制备而成,给药方式包括先使用微针穿刺皮肤表面形成微孔道;然后将药物敷在微针穿刺部位,药物由孔道被动渗透进入皮肤两个步骤。
[0007]例如,程亮(SIN

HC1“微针阵列—传递醇质体”组合大通量经皮释药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3)就提出了一种以微针阵列

醇质体相结合的新型透皮给药系统,利用金属的固体微针阵列先打破角质层的物理及脂性屏障,然后以龙胆苦苷、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
物制成传递醇质体,进行透皮效果验证,发现透皮效果提高。固体微针机械性能优异,利于打破角质层屏障;然而,金属的固体机械微针阵列不可溶,不可降解,给药过程中一旦出现断针或损坏,就会导致针体滞留在皮肤内,造成安全隐患,而且需要复杂精密的设备进行制造,制备工艺复杂。而该透皮给药的方案需要这种先用微针阵列处理皮肤,后再用醇质体递药,操作繁琐不便,难以广泛推广应用。
[0008]涂层微针阵列与固体微针阵列类似,为了简化给药步骤,将药物包裹在微针针体表面,药物随着微针刺入皮肤进而溶解释放,但由于微针比表面积有限,严重限制了涂层微针阵列的载药量。空心微针阵列则相当于一种微米级别的注射器,刺入皮肤后将空心孔内的药液注射到皮下,然而,空心微针的空心结构导致制备工艺更为复杂,且由于真皮组织的致密性,空心微针阵列插入皮肤时,针体内腔易被堵塞,影响药物的传递。
[0009]可溶性微针阵列主要由水溶性聚合物制备而成,药物分布于针尖基质,刺入皮肤后针尖吸收少量组织液溶解并释放药物,兼具制备方法简单、药物递送高效、确保药物稳定、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然而,水溶性聚合物制备的微针阵列往往机械性能较差,难以有效破坏皮肤屏障促进药物透皮。
[0010]因此,提供一种成本低、生物安全性好、能够大量生产应用且机械性能好、透皮给药效果优异的可溶性载药微针阵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透皮给药效果,治疗银屑病的可溶性载药微针阵列。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性微针阵列,它以透明质酸为基体,负载有黄芩苷醇质体,所述透明质酸与黄芩苷醇质体的质量比为(50~100):(1~5);
[0013]所述黄芩苷醇质体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黄芩苷、载体材料、油相溶剂、水相溶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0014]所述载体材料为大豆卵磷脂、PLGA或PEG

PLGA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油相溶剂是乙醇、丙三醇、1,2

丙二醇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所述水相溶剂是蒸馏水、PBS缓冲溶液、PVA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所述乳化剂为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或丙烯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80、PEG

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地,所述所述载体材料为大豆卵磷脂;所述油相溶剂是1,2

丙二醇;所述水相溶剂是PBS缓冲溶液;所述乳化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80。
[0020]进一步地,上述透明质酸与黄芩苷醇质体的质量比为(80~100):(1~3),优选为100:1。
[0021]进一步地,上述黄芩苷、载体材料、油相溶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水相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例为:7:(40~60):(100~200):(100~200):(40~80):(2~10)mg/mg/μL/μL/μL/mL;优选为7:50:200:100:60:8mg/mg/μL/μL/μL/mL。
[0022]进一步地,上述透明质酸分子量为5Kda和40Kda,其中分子量为5Kda的透明质酸的质量百分比为30%~70%;所述黄芩苷醇质体的粒径为100~200nm。
[0023]进一步地,上述微针阵列的微针为正四棱锥结构,四棱锥高度为600μm,底部宽度
为290μm,相邻两个微针尖端距离为800μm。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1)黄芩苷醇质体的制备:将计量的载体材料、油相溶剂、乳化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得到油相;将计量的黄芩苷溶于水相溶剂中得到水相,将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它以透明质酸为基体,负载有黄芩苷醇质体,所述透明质酸与黄芩苷醇质体的质量比为(50~100):(1~5);所述黄芩苷醇质体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黄芩苷、载体材料、油相溶剂、水相溶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所述载体材料为大豆卵磷脂、PLGA或PEG

PLGA的一种或多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与黄芩苷醇质体的质量比为(80~100):(1~3),优选为100: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溶剂是乙醇、丙三醇、1,2

丙二醇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相溶剂是蒸馏水、PBS缓冲溶液、PVA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为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或丙烯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80、PEG

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黄芩苷醇质体中的黄芩苷、载体材料、油相溶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水相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例为:7:(40~60):(100~200):(100~200):(40~80):(2~10)mg/mg/μL/μL/μL/mL。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苷醇质体的粒径为100~200nm。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分子量为5Kda和40Kda,其中分子量为5Kda的透明质酸的质量百分比为30%~70%。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为正四棱锥结构,四棱锥高度为600μm,底部宽度为290μm,相邻两个微针尖端距离为800μm。7.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黄芩苷醇质体的制备:将计量的载体材料、油相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青陈麟李海宁刘星杨鑫罗文茹蒋珊辉王佳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