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96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所述底座的一侧焊接固定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的上端焊接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且导料板的上端开设有若干负压槽,所述负压槽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负压孔,所述负压孔的下端贯穿到负压风机的内部,所述侧支架的端面上开设有移动槽,且侧支架的左侧焊接固定有左端板,当密封圈从振动盘上出来的时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密封圈进入到导料板上,然后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将密封圈固定在负压槽中,能够实现对密封圈的准确定位保证了负压筒对密封圈的准确取料。确取料。确取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的工厂也越来越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的密封圈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就利用振动盘实现密封圈的自动上料,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生产效率,但是其存在的缺点就是,当密封圈从振动盘自动出料后,其密封圈的排布是比较错乱的,这样就使得密封圈所处的位置可能是不对的,进而影响到后期工作的进行,且当密封圈从震动盘上切离出料后并没有对密封圈进行等量均分,当需要进行均分的时候就需要人工进行均分,非常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的效率,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0003]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以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6]新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底座(1)的一侧焊接固定有侧支架(11),所述侧支架(11)的上端焊接固定有导料板(111),所述导料板(1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2),且导料板(111)的上端开设有若干负压槽(1111),所述负压槽(1111)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负压孔(1112),所述负压孔(1112)的下端贯穿到负压风机(2)的内部,所述侧支架(11)的端面上开设有移动槽(112),且侧支架(11)的左侧焊接固定有左端板(113),所述左端板(11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所述侧支架(11)的右端焊接固定有右端板(114),所述右端板(114)和左端板(113)之间焊接固定有导向支撑杆(115),所述导向支撑杆(115)上套接有取料装置,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焊接固定有若干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上套接有接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插接在移动槽(112)中,且滑块(41)的前端开设有插接孔(42),所述插接孔(42)中插接有导向支撑杆(115),且第一支撑板(4)的左侧面与第一电动伸缩杆(3)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4)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前端开设有套接孔(51),且第二电动伸缩杆(5)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却接头密封圈振动盘上料切离防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板(43),所述连接板(43)的下端焊接固定有斜面顶块(44),所述斜面顶块(44)处于连接板(43)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曹树林李旭阳徐明朱世鹏徐梓净杨毅韩宗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