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AgCl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2373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2
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AgCl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防伪应用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将摩尔百分比为15%的SiO2,5%的Al2O3,33.9%的B2O3,4%的ZnO,10%的SrCO3,30%的GeO2,2%的AgCl,0.1%的Cu2O按摩尔比称量至玛瑙研钵中,进行研磨混合均匀,然后在空气气氛下,升温至1300℃进行烧结25分钟,得到没有变色效应的玻璃,将玻璃在600℃退火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AgCl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具有光致变色AgCl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防伪


技术介绍

[0002]光致变色材料是指一些化合物或者混合物具有在经历外界光刺激时,其吸收 光谱中可见光部分发生了变化,从而样品颜色发生变化的特性。这种变色材料广 泛应用于光存储、分子开关、测温、显像、防伪标记、生物传感、工业、纺织、 军事、印刷、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假冒伪劣商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大量出 现,不少非法分子利用先进的模仿技术,制造了各种样式的高仿品,进而从中赚 取高额的利润,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紊乱性,防伪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医疗、服装行业、工业等领域,都存在假冒产品,但要辨别商品的真伪,有时 候依靠肉眼是不能解决的,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辨别方式是极其重要的。 传统的基于光致变色的陶瓷或者粉末,一方面,有着变色时间慢、可逆性和灵敏 性较差等缺点;另一方面,褪色的过程是较为困难的,一般要通过功率较大的外 界激光刺激,或者通过热褪色,才能达到褪色效果,严重阻碍了实际应用。本发 明基于AgCl光致变色的玻璃粉,具有可重复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利用紫 外光照射3秒钟,即可产生明显的变色效应,将紫外光移除后,自然条件下,能 够通过自漂白恢复至原始状态,这是以往光致变色粉末陶瓷所达不到的。因此, 专利技术一种可逆、快速响应光致变色的玻璃粉是及其重要的,并致力于应用在防伪 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中,光响应速度慢,大部分无机光致 变色材料,可重复性差以及变色和褪色条件困难,在防伪领域实际应用少,提供 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AgCl玻璃粉的制备与应用。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玻璃 粉,呈现出白色的状态,在外场365nm波段的紫外光照射3s后,即可使玻璃 粉变色达到饱和,呈黑色粉末状态,移除光源,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在白色和 黑色之间的快速可逆转换,具有快速的光响应特性。因此,基于快速的着色状态 转换,在防伪领域的实际应用是十分可观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AgCl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05]1)将 15%SiO2‑
5%Al2O3‑
33.9%B2O3‑
4%ZnO

30%GeO2‑
10%SrCO3‑
2%AgCl

0.1%Cu2O 原料按照摩尔比例称量混合,研磨十分钟后,将装有混合料的坩埚,在空气气氛 条件,升温至1300℃烧结25分钟,将玻璃液倒入预先加热至450℃的加热台上, 保温30分钟,随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初制的玻璃。
[0006](2)将步骤(1)制得的玻璃,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在600℃温度下,热处理 1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玻璃。
[0007](3)将步骤(1)制得的玻璃,在空气气氛条件下,在600℃温度下,热处理 2小时,随
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玻璃。
[0008](4)将步骤(2)和(3)制得的玻璃研磨至粉末状态,制备了具有光致变色效 应的AgCl玻璃粉,该玻璃粉在365nm紫外光照射3s,产生明显的变色。
[0009]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得到玻璃粉的应用,由于对365 nm紫外光具有快速的光光响应,能够产生快速的光致变色和自褪色效应,致力 于应用在防伪领域。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当利用365nm紫外光照射3s,基于AgCl光致变色的玻璃粉,能够迅 速变为黑色,在自然光下,通过自漂白的方式恢复至初始状态。
[0012](2)本专利技术的光致变色玻璃粉,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使用方便、稳 定性好。
[0013](3)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的在黑色和初始状态之间转换,并且抗疲劳性好,经过 多次的循环后,依旧稳定。
[0014](4)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望在防伪领域实得到实际应用,并且实现 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玻璃粉,玻璃热处理温度为 600℃,保温时间为1小时。图1(a)是将玻璃研磨后玻璃粉初始颜色的图片, (b)是玻璃粉经过365nm光照射后变色的图片,(c)是玻璃粉通过自漂白的方 式恢复至初始状态的图片。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得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AgCl玻璃粉,其中是将玻 璃经过热处理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2小时。图2(a)是将玻璃研磨后玻 璃粉初始颜色的图片,(b)是玻璃粉经过365nm光照射后的图片,(c)是恢复 至初始状态玻璃粉的图片。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光致变色后,测得变色前后的玻璃粉的漫反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该基于光致变色掺杂AgCl的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1](1)首先按照摩尔百分比例, 15%SiO2‑
5%Al2O3‑
34.4%B2O3‑
4%ZnO

30%GeO2–
10%SrCO3‑
1.5%AgCl

0.1%Cu2O,总共称取15g混合物料,并研磨十分钟,之 后在空气气氛下,在1300℃烧结25分钟,得到没有变色效应的透明玻璃。
[0022](2)在空气气氛下,将步骤(1)得到的玻璃升温至600℃,保温1小时,随 炉冷却至室温。
[0023](3)将步骤(2)得到的玻璃,研磨成玻璃粉,得到具有光致变色的玻璃粉。
[0024]将本实施例1得到掺杂AgCl的玻璃粉如图1(a)所示,600℃保温1小时的玻 璃粉,呈现出白色。在365nm紫外光照射3s后,发生了明显的颜色变化,呈 现出黑色,如图1(b)具有变色效应的玻璃粉在空气中放置后,所得到的图片如 图1(c)所示,基本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该基于光致变色效应的AgCl玻璃粉 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AgCl玻璃粉的应用,利
用玻璃粉的光致变色效应实现防 伪应用。
[0025]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AgCl玻璃粉如图1(a)所示,可以看出玻璃粉的颜色 为白色。
[0026]实施例2
[0027]该基于光致变色AgCl的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8](1)首先按摩尔百分比例,15%SiO2‑
5%Al2O3‑
33.9%B2O3‑
4%ZnO

30%GeO2–
10%SrCO3‑
1.5%AgCl

0.1%Cu2O,总共称取15g混合物料,并研磨十分钟,之 后在空气气氛下,在1300℃烧结25分钟,得到没有变色效应的透明玻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效应的AgCl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如下:1)将15%SiO2‑
5%Al2O3‑
33.9%B2O3‑
4%ZnO

30%GeO2‑
10%SrCO3‑
2%AgCl

0.1%Cu2O原料按照摩尔比例称量混合,研磨十分钟后,将装有混合料的坩埚,在空气气氛条件,升温至1300℃烧结25分钟,将玻璃液倒入预先加热至450℃的加热台上,保温30分钟,随后冷却至室温,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文赵和平寸阳珂肖代文白雪徐赞字映竹杨钊烁付丽香邱建备宋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