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72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属于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顶板以及均设置于顶板上的转盘一、转盘二、配合板一与配合板二,转盘一上设有圆盘一且配合板一端部与圆盘一外周面之间形成能在转盘一转动时对工件进行滚齿或滚字的成型通道一,转盘二上设有圆盘二且配合板二端部与圆盘二外周面之间形成能在转盘二转动时对工件进行滚齿或滚字的成型通道二,转盘一与转盘二并排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成型通道一与成型通道二的高度不同,顶板上还平行设置有导料板,导料板端部设有倾斜的导料面,导料面的一端位于转盘一上并靠近圆盘一于转盘一上的投影,导料面的另一端位于转盘二上。它具有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工
,涉及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机械加工领域中,除了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常规的机加工外,还会利用其他一些加工设备对零件进行其他的加工,以圆柱状工件为例,会利用滚齿机在工件外表面进行滚齿或是利用滚字机在工件外表面进行滚字等。
[0003]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21282337.7所公开的一种滚花机,它包括滚花齿和转盘组件,转盘组件包括公转轴、套接在公转轴上的转盘以及转动设置在转盘上的自转轴,自转轴至少有两根,所有自转轴的轴心处于转盘的同一圆周线上,自转轴的轴端凸出于转盘表面用于套装待滚花工件,滚花齿的内侧面为弧形滚齿面,弧形滚齿面与自转轴轴端的待滚花工件相切。将待加工工件套装在自转轴的轴端上,然后由转盘转动进行工件的输送,当转盘转动至待加工工件与滚花齿的弧形滚花面相接触时,由外力带动自转轴自转,从而使得待加工工件的周向外侧面加工出齿形。
[0004]又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21752135.3所公开的一种水平式滚字机,它包括底座、送料组件以及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包括顶板(1a)以及均设置于顶板(1a)上的转盘一(2)、转盘二(3)、配合板一(5)与配合板二(6),所述的转盘一(2)上设有圆盘一(7)且配合板一(5)端部与圆盘一(7)外周面之间形成能在转盘一(2)转动时对工件进行滚齿或滚字的成型通道一(9),转盘二(3)上设有圆盘二(8)且配合板二(6)端部与圆盘二(8)外周面之间形成能在转盘二(3)转动时对工件进行滚齿或滚字的成型通道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一(2)与转盘二(3)并排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成型通道一(9)与成型通道二(10)的高度不同,顶板(1a)上还平行设置有导料板(11),导料板(11)端部设有倾斜的导料面(11a),导料面(11a)的一端位于转盘一(2)上并靠近圆盘一(7)于转盘一(2)上的投影,导料面(11a)的另一端位于转盘二(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转盘二(3)上的导料面(11a)与圆盘二(8)于转盘二(3)上的投影之间具有间隙(12),且该间隙(12)沿转盘二的转动方向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面(11a)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凸圆弧段一(11a1)、内凹圆弧段(11a2)以及外凸圆弧段二(11a3),间隙(12)由外凸圆弧段二(11a3)最高点至端部的这一部分与圆盘二(8)于转盘二(3)上的投影之间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板一(5)能沿转盘一(2)的径向平移并在平移后能进行定位,配合板二(6)能沿转盘二(3)的径向平移并在平移后能进行定位,导料板(11)能相对于顶板(1a)平移且在平移后能进行定位,转盘一(2)圆心与转盘二(3)圆心之间连线和导料板(11)的平移方向相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外表面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勇牟方奎周兴良魏鑫董雷涛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