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双操作手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69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操作手柄装置,包括设置有转轴的基座,以及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上的主操作手柄和耦合件,所述主操作手柄和耦合件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沿,当操作所述主操作手柄绕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相互配合的凸沿驱动所述耦合件绕转轴转动,所述双操作手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操作手柄同心地设置在转轴上的副操作手柄,所述副操作手柄上设置至少一个齿;所述耦合件上还设置与所述副操作手柄的齿相互啮合的至少一个齿,当操作所述副操作手柄绕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相互啮合的齿驱动所述耦合件绕转轴转动。可通过单独操作副操作手柄来驱动所述与耦合件相连的所述连杆机构,而不需操作所述主操作手柄或影响所述主操作手柄的当前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电器的附件,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开关的操作手柄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低压开关,如报警开关中,通常具有操作手柄装置,所述操作手柄装置用于驱动一连 杆机构,从而打开或者闭合一开关触头。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的典型操作手柄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操作手柄装置100包括基座10;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操作手柄20;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与一连杆机构200相连,且受所述操作手柄20驱动的耦合件30。所述基座10上设置转轴12和转轴14。所述操作手柄20包括依次相连的柄部22、本体 24以及凸沿26;其中,所述柄部22用于接受所述外力的操作,所述本体24上设置孔242并 通过所述孔242套设在所述基座10的转轴12上,所述凸沿26设置在所述本体24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20的本体24为圆柱体,所述凸沿26设置在所述本体24的外圆周面。 所述耦合件30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部32、本体34以及凸沿36;其中,所述连接部32与所 述连杆机构200相连,所述本体34上设置孔342并通过所述孔342套设在所述基座10的转 轴14上,所述凸沿36设置在所述本体34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操作手柄20的凸沿26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耦合件30的本体34为圆柱体,所述凸沿36设置在所述本体34的外圆周面。当操作所述操作手柄20的柄部22时,使得所述柄部22带动所述本体24绕所述基座10 的转轴12转动,同时带动所述凸沿26转动。所述操作手柄20的凸沿26与所述耦合件30的 凸沿36相抵靠从而驱动所述耦合件30的凸沿36。由于所述凸沿36受到驱动,从而带动所 述耦合件30的本体34绕所述基座10的转轴14转动,同时带动所述连接部32转动。由于所 述连接部32与所述连杆机构200相连,因此所述连接部32的转动驱动所述连杆机构200进 行相应的运动以打开或者闭合开关触头。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操作手柄装置100中,如需要驱动所述连杆机构200以打开或者闭 合开关触头,就不得不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手柄20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改变开关触头 的状态,就必须改变所述操作手柄20的状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在不希望改变操作手柄20的状态,或者不适宜操作所述操作手柄20,却又需要驱动所述连杆机构200以打开或者闭 合开关触头的时候,现有的操作手柄装置IOO则无法满足上述的操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操作手柄装置,当主操作手柄的状态不发生改变,或者主 操作手柄不适于操作的情况下,提供副操作手柄以驱动与所述双操作手柄装置相连的机构进 行相关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双操作手柄装置,包括设置有两转 轴的基座,以及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上的主操作手柄和耦合件,所述主操作手柄和 耦合件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沿,当操作所述主操作手柄绕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相互配 合的凸沿驱动所述耦合件绕转轴转动,所述双操作手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操作手柄同心地 设置在转轴上的副操作手柄,所述副操作手柄上设置至少一个齿;所述耦合件上还设置与所述副操作手柄的齿相互啮合的至少一个齿,当操作所述副操作手柄绕转轴转动时,通过所述 相互啮合的齿驱动所述耦合件绕转轴转动。其中,所述副操作手柄包括依次相连的柄部、本体以及所述齿,所述柄部用于接受操作, 所述本体上设置孔并通过所述孔套设在所述基座的转轴上,所述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副操作手柄的本体为圆柱体,所述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圆周面。优选地,所 述副操作手柄包括多个齿,所述多个齿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等距地分布。其中,所述耦合件包括本体以及分别与所述本体相连的所述凸沿和齿,所述本体上设置 孔并通过所述孔套设在所述基座的转轴上,所述凸沿和齿,分别上下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 表面。所述耦合件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本体和外部机构相连的连接部。优选地,所述耦合 件的本体为圆柱体,所述凸沿和齿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圆周面。优选地,所述耦合件包 括多个齿,所述多个齿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等距地分布。本专利技术双操作手柄装置优选地应用在低压开关,特别是报警开关中。通过操作本专利技术双 操作手柄装置来驱动与其相连的机构进行相应的运动以打开或者闭合一开关触头。特别地, 由于所述主操作手柄以及副操作手柄可分别独立地绕转轴转动,因此当所述双操作手柄装置 的主操作手柄的状态不发生改变,或者主操作手柄不适于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操作所述副操 作手柄来驱动所述与耦合件相连的所述连杆机构,而不需操作所述主操作手柄或影响所述主 操作手柄的当前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的典型操作手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操作手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用于独立驱动耦合件的主操作手柄以 及副操作手柄;图3是图2的副操作手柄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专利技术双操作手柄装置应用于一低压开关中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双操作手柄装置的主要设计思想在于同时提供主操作手柄和副操作手柄,所述主 操作手柄和副操作手柄均可独立驱动耦合件,从而驱动与耦合件相连的机构进行相关操作, 从而当主操作手柄的状态不发生改变,或者主操作手柄不适于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所述副操作 手柄来驱动所述与耦合件相连的机构。同时参阅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双操作手柄装置300包括基座10;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 主操作手柄20 (特别参考图3);与所述主操作手柄20同心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副操作 手柄20';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与一连杆机构200相连,且受所述主操作手柄20和 副操作手柄20'驱动的耦合件30'(特别参考图3)。所述基座10上设置转轴12和转轴14。所述主操作手柄20包括依次相连的柄部22、本体24以及凸沿26。所述柄部22用于接 受操作。所述本体24上设置孔242并通过所述孔242套设在所述基座10的转轴12上。所述 凸沿26设置在所述本体24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主操作手柄20的本体24为圆柱体,所 述凸沿26设置在所述本体24的外圆周面。所述副操作手柄20'包括依次相连的柄部22'、本体24'以及至少一个齿28'。所述 柄部22'用于接受操作。所述本体24,上设置孔242'并通过所述孔242'套设在所述基座 10的转轴12上。所述至少一个齿28,,优选地为多个齿28',设置在所述本体24'的外表 面,当为多个齿28'时,优选地所述多个齿28'在所述本体24'的外表面等距地分布。优 选地,所述副操作手柄20'的本体24'为圆柱体,所述至少一个齿28'设置在所述本体24' 的外圆周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主操作手柄20通过其本体24的孔242,以及副操作手柄20'通过其本体24'的孔242'同心地分别上下套设在所述基座10的转轴12上,当受到操作时,所 述主操作手柄20以及副操作手柄20'可分别独立地绕所述转轴12转动。所述耦合件30'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部32'、本体34'以及分别与所述本体34'相连 的凸沿36'和至少一个齿38'。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连杆机构200相连。所述本体34, 上设置孔342,并通过所述孔342'套设在所述基座10的转轴14上。所述凸沿36'以及所 述至少一个齿38',优选地为多个齿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操作手柄装置(300),包括设置有两转轴(12,14)的基座(10),以及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2,14)上的主操作手柄(20)和耦合件(30’),所述主操作手柄(20)和耦合件(30’)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沿(26,36’),当操作所述主操作手柄(20)绕转轴(12)转动时,通过所述相互配合的凸沿(26,36’)驱动所述耦合件(30’)绕转轴(14)转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主操作手柄(20)同心地设置在转轴(12)上的副操作手柄(20’),所述副操作手柄(20’)上设置至少一个齿(28’); 所述耦合件(30’)上还设置与所述副操作手柄(20’)的齿(28’)相互啮合的至少一个齿(38’),当操作所述副操作手柄(20’)绕转轴(12)转动时,通过所述相互啮合的齿(28’,38’)驱动所述耦合件(30’)绕转轴(14)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操作手柄装置(300),包括设置有两转轴(12,14)的基座(10),以及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2,14)上的主操作手柄(20)和耦合件(30’),所述主操作手柄(20)和耦合件(30’)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沿(26,36’),当操作所述主操作手柄(20)绕转轴(12)转动时,通过所述相互配合的凸沿(26,36’)驱动所述耦合件(30’)绕转轴(14)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操作手柄(20)同心地设置在转轴(12)上的副操作手柄(20’),所述副操作手柄(20’)上设置至少一个齿(28’);所述耦合件(30’)上还设置与所述副操作手柄(20’)的齿(28’)相互啮合的至少一个齿(38’),当操作所述副操作手柄(20’)绕转轴(12)转动时,通过所述相互啮合的齿(28’,38’)驱动所述耦合件(30’)绕转轴(14)转动。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操作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操作手柄(20')包括依次相 连的柄部(22')、本体(24')以及所述齿(28'),所述柄部(22')用于接受操作, 所述本体(24')上设置孔(242')并通过所述孔(242')套设在所述基座(10)的 转轴(12)上,所述齿(28')设置在所述本体(24')的外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双操作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操作手柄(20')的本体(24') 为圆柱体,所述齿(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包章尧蒙特安德雷斯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