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岩屑微点信息追踪原生矿化露头的找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66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屑微点信息追踪原生矿化露头的找矿方法,具体是通过采用XRF技术实现现场岩屑(表面、裂隙和新鲜端口)的高精度多元素的快速测量,从微小的岩屑中提取岩屑中蕴含的目标矿种矿物尺度的找矿线索,可将目标矿种的矿化信息放大数倍至数百倍。结合岩屑的磨圆程度,判别出岩屑来源的远近程度,基于岩屑微点信息追踪原生矿化露头,进而在野外及时追踪矿化富集区,圈定矿(化)体范围,实现矿(化)体精确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重砂测量在高寒干旱地理景观区条件下缺水、取样量多和携带笨重,以及土壤、水系沉积物或岩屑测量取样介质不统一带来的贫化干扰等不足,具有高效、快速、高精度、轻便和易于推广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岩屑微点信息追踪原生矿化露头的找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岩屑微点信息追踪原生矿化露头的找矿方法,属于矿产资源勘探


技术介绍

[0002]干旱高寒山区呈年平均气温

1℃~

5℃以下,冰川、霜冻、泥流作用强力,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表生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表现为岩石的强烈机械破碎,元素的迁移主要靠岩石碎屑在季节性流水中移动完成,岩屑在沟系中的重力分选作用不明显。化学风化较为微弱,主要为淋溶作用,极少化学次生富集。每年的地质勘查野外时间仅有3~4月,有效的工作时间非常短暂,找矿工作进展缓慢。
[0003]相比南方化学风化作用强烈的地区而言,在南方较为有效的常规土壤化探、水系沉积物和重砂测量等技术在该区都不同情况的遇到效果不佳的问题。例如,土壤化探测量很难采集到统一的B层或C层土壤,土壤样品中携带大量的岩屑,给异常解释带来极大的干扰;水系沉积物测量也常常遇到取样介质不统一,细砂、岩屑和土壤混杂,无法提取到样品蕴含较弱或较小的找矿线索;传统的重砂测量技术因工作区缺水和缺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岩屑微点信息追踪原生矿化露头的找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采样路线;S2.采样并记录样品的点位信息:选择一条采样路线,沿采样路线采集岩屑样品,记录样品的点位信息,建立样品的点位信息表,包括样品采集地的线号、点号、经度、纬度、高程,以及样品的磨圆程度;S3.样品甄别:先以出现最多的岩屑样品为地层参考基准,以了解该区主体地层的背景分布;然后筛选不同颜色和/或不同密度的岩屑样品,以了解岩脉、矿脉和蚀变地质体的碎屑,最后确定颜色和/或密度异常的样品,继续执行步骤S4;当没有颜色和密度异常的样品时检查当前采样路线是否为设计中的最后一条采样路线,如果是,则完成找矿工作;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2进行下一条采样路线的采样;S4.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测试:对步骤S3确定的颜色和/或密度异常的样品用X荧光分析仪测试其中各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包括对样品表面、裂隙和新鲜断面三个部位的测试,将每一个样品中各金属元素在各部位的测试结果中的最大值补充于步骤S2中的点位信息表中,并记录每一个样品中各金属元素在所有测试结果中的最大测试值;S5.判别有无矿化信息:以各金属元素边界品位的1/2作为划分矿化和异常的界限,其中,当样品中某一金属元素的最大测试值大于或等于其边界品位的1/2时,则判定所述样品为有矿信息或有矿化信息,此时样品被称为矿石岩屑或矿化岩屑,继续执行步骤S6;当样品中某一金属元素的最大测试值大于或等于其边界品位的1/4且小于其边界品位的1/2时,则判定所述样品为有矿化指示意义,结合现有常规方法进一步探寻样品是否为有矿信息或有矿化信息;当所述样品为有矿信息或有矿化信息,此时样品被称为矿石岩屑或矿化岩屑,继续执行步骤S6;否则检查当前采样路线是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彪卢见昆黄理善莫江平赵延朋唐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