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雁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62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涉及建筑建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原料:将煤矸石、建筑废渣、建筑粘土打碎磨成颗粒,制成原料;步骤二:制备泥料:将原料颗粒混合均匀,加温水、粘结料进行混合,制成泥料;步骤三:填充泥料:将泥料运输至建材成型设备中的底模内;步骤四:制备砖坯:在温度3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建材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砖是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分烧结砖(主要指粘土砖)和非烧结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俗称砖头,粘土砖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
[0003]由现有技术中建材成型设备生产出的砖头在砌筑前,需要在砌筑位置上弹出墙边线,然后按边线逐皮砌筑,一道墙可先砌筑两头的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若不弹边线,容易导致墙体倾斜,工作效率低,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制备原料:将煤矸石、建筑废渣、建筑粘土打碎磨成颗粒,制成原料,粒度为0.7

0.9mm;
[0008]步骤二:制备泥料:将原料颗粒混合均匀,加温水、粘结料在转速为350

4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60

80min,制成泥料,原料、水、与粘结料的比例为58%∶28%∶14%;
[0009]步骤三:填充泥料:将泥料运输至建材成型设备中的底模内,泥料填充底模二分之一体积时,使底模震动5
>‑
10S后继续填充泥料,直至泥料填满底模内腔;
[0010]步骤四:制备砖坯:在温度37℃

45℃下,用建材成型设备对泥料施压,制成砖坯;
[0011]步骤五:脱模:使底模向上移动,实现底模与砖坯之间的分离;
[0012]步骤六:干燥:在温度40℃

50℃下,先将砖坯进行自然干燥,直至砖坯的含水量为87%

95%,然后将砖坯码放入砖窑内,集中排潮干燥;
[0013]步骤七:烧培:将干燥后的砖坯采用内燃为主、外燃为辅的方法进行焙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基于上述的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的建材成型设备,包括支撑架,为了方便本设备的移动,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框连接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撑柱连接有第二上模,所述第二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底模,往底模内放入原料,启动气缸驱动第二上模挤压底模内的原料,即可制成设定的砖头形状,所述底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二上模的表面开有与隔板相适配的分隔槽,通过隔板与分隔槽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同时制备相互配合的两块砖头,所述第二上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成型柱、第二成型柱,所述第一成型柱的底部伸出第二上模的底部,所述第二成型柱的底部
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成型柱相互匹配,通过对第一凹槽与第一成型柱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制成能够进行相互卡接的砖头,减少了弹边线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成型柱的上端与第二上模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成型柱的底部呈半球形,所述第二成型柱的两端均与第二上模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成型柱、第二成型柱均与第二上模转动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模,所述第一上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壁上开有波浪形槽,所述波浪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所述第一衔接杆靠近第一上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衔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上模固定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波浪形槽的一端连通有第一竖直槽,所述波浪形槽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竖直槽,所述第一竖直槽、第二竖直槽均与第一滑块相互匹配。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成型柱、第二成型柱的表面均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成型柱、第二成型柱的内壁均对称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凹槽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衔接杆,所述第二衔接杆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衔接杆的表面开有轨迹槽,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轨迹槽内,所述第二衔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上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靠近第二衔接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轨迹槽包括螺旋部,所述螺旋部沿着第二衔接杆的外壁螺旋一周,所述螺旋部的两端连通有竖直部,竖直部的槽深从上至下逐渐加深,螺旋部的槽深从最高点到最低点逐渐加深。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成型柱、第二成型柱的底部均开有通气孔,所述衔接柱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撑柱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呈圆台形,所述卡块与通气孔相互匹配。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该建筑建材加工用建材成型设备成型时,往底模内放入原料,启动气缸驱动第二上模竖直向下移动,当第二上模与底模内的原料接触时,通过对第一凹槽与第一成型柱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制成能够进行相互卡接的砖头,减少了弹边线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气缸的继续推动下,第一衔接杆与第一外管发生相对运动,第一滑块从第二竖直槽滑入波浪形槽内最后滑入第一竖直槽内,当第一滑块在波浪形槽内移动时,第一衔接杆在第一外管内发生晃动,从而使第二上模发生晃动,使第二上模将原料压紧的同时进行震动,从而使原料挤压得更加紧实,提高砖头的生产质量。
[0024](2)该建筑建材加工用建材成型设备脱模时,第三滑块从竖直部的下端滑入螺旋部内,从而使第二衔接杆进行旋转,第二衔接杆的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一成型柱、第二成型柱进行旋转,从而方便脱模,第三滑块在螺旋部内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成型柱、第二成型柱进行旋转,同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衔接柱竖直向上移动,衔接柱的移动带动卡块脱离通气孔,从而方便第二凹槽内的气体进入原料与第二上模之间,进一步提高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建材成型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型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型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衔接杆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外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原料:将煤矸石、建筑废渣、建筑粘土打碎磨成颗粒,制成原料,粒度为0.7

0.9mm;步骤二:制备泥料:将原料颗粒混合均匀,加温水、粘结料在转速为350

4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60

80min,制成泥料,原料、水、与粘结料的比例为58%:28%:14%;步骤三:填充泥料:将泥料运输至建材成型设备中的底模(7)内,泥料填充底模(7)二分之一体积时,使底模(7)震动5

10S后继续填充泥料,直至泥料填满底模(7)内腔;步骤四:制备砖坯:在温度37℃

45℃下,用建材成型设备对泥料施压,制成砖坯;步骤五:脱模:使底模(7)向上移动,实现底模(7)与砖坯之间的分离;步骤六:干燥:在温度40℃

50℃下,先将砖坯进行自然干燥,直至砖坯的含水量为87%

95%,然后将砖坯码放入砖窑内,集中排潮干燥;步骤七:烧培:将干燥后的砖坯采用内燃为主、外燃为辅的方法进行焙烧。2.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中所述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的建材成型设备,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框(33)连接有第一衔接板(3),所述第一衔接板(3)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撑柱(4)连接有第二上模(6),所述第二上模(6)的底部设置有底模(7),所述底模(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第二上模(6)的表面开有与隔板(8)相适配的分隔槽(9),所述第二上模(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成型柱(10)、第二成型柱(11),所述第一成型柱(10)的底部伸出第二上模(6)的底部,所述第二成型柱(11)的底部开有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与第一成型柱(10)相互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的建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柱(10)的上端与第二上模(6)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成型柱(10)的底部呈半球形,所述第二成型柱(11)的两端均与第二上模(6)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成型柱(10)、第二成型柱(11)均与第二上模(6)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模块化建筑建材异形加工用成型工艺的建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模(5),所述第一上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外管(13),所述第一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雁
申请(专利权)人:高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