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55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微针贴片包括背衬和针体,所述针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速溶外层针体和速溶内层针体,所述速溶外层针体包括纤维素类材料、高分子纤维蛋白、保护剂和第一药物/疫苗,所述速溶内层针体包括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药物/佐剂;其中,第一药物相同或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层微针贴片实现了疫苗/药物的分层差速释放,有利于满足用药需求的顺序递送,此外该双层微针贴片在单一针体中增加了可载内容物的种类,有利于不相容药物的共同递送。有利于不相容药物的共同递送。有利于不相容药物的共同递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存在着丰富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其皮内APCs含量远比肌肉丰富,因而经皮免疫比肌肉注射所需的抗原量更少,被视为一个具有独特免疫功能并与整个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组织器官。近年来,以皮肤为免疫靶点的疫苗接种一直是临床的研究热点。皮肤的角质层屏障限制了蛋白及基因等生物大分子类疫苗的经皮递送。微针能够刺破角质层屏障,建立药物经皮递送的可逆通道,是一种理想的疫苗经皮递送载体。此外,微针本身可作为一种“机械性佐剂”,通过皮肤局部细胞微创释放相应因子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对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及存在免疫耐受的孕妇等意义重大。且微针便于存储运输,有望减少冷链的使用,可实现微痛无痛、自主、经济且环保的疫苗接种。
[0003]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措施。疫苗佐剂的使用能够提高机体对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先注射佐剂再给予抗原,或者某些佐剂的存在会影响抗原的活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便利性。此外,如铝佐剂还存在皮下或肌肉注射会产生肉芽肿,大量注射易引发脑毒性等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4707241A公开了一种两段式微针阵列,可实现载药外壳与针体的快速分离,从而减少微针操作时间,为不易控制的给药对象带来方便。但是这种设计导致针体载药量相对较小,对于用药量高的病症并不适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8392728A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多层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每层丝素蛋白结构调整,改变各层丝素蛋白的结晶结构,达到不同释放速度或不同药物装载。但其丝素蛋白结构调整过程复杂,制备方法繁琐,成本较高,不利于产业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层微针贴片实现了疫苗/药物的分层差速释放,有利于满足用药需求的顺序递送,此外该双层微针贴片在单一针体中增加了可载内容物的种类,有利于不相容药物的共同递送。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层微针贴片,所述双层微针贴片包括背衬和针体,所述针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速溶外层针体和速溶内层针体,所述速溶外层针体包括纤维素类材料、高分子纤维蛋白、保护剂和第一药物/疫苗,所述速溶内层针体包括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药物/佐剂;其中,第一药物与第二药物相同或不同。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层微针贴片的目的在于实现内外层不同内容物的装载或内容物的不同速率释放。尤其适用于疫苗/佐剂体系的经皮递送。通过缓释外层装载抗原物质,速溶内层装载佐剂,提供一种制备简便、疫苗递送效率高、佐剂用量少、具有长期稳定性且机械性能良好的微创微痛双层微针贴片。
[0008]所述缓释外层针体中:所述纤维素类材料、所述高分子纤维蛋白、所述保护剂和所述第一药物/所述疫苗的质量配比为(0.2

2):(1

10):(5

20):(0.1

50);所述速溶内层针体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药物/所述佐剂的质量配比为(10

100):(5

50)。
[0009]优选地,所述缓释外层针体中的纤维素类材料选自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地,所述缓释外层针体中的高分子纤维蛋白选自蛛丝蛋白、蚕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优选地,所述缓释外层针体中还包括保护剂;所述保护剂选自甘露醇、海藻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甘氨酸或精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地,所述速溶内层针体中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选自透明质酸、聚乳酸、聚乙醇酸、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半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背衬由质量分数10%~80%高分子聚合物组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支链淀粉、聚乳酸、聚乙醇酸、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半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地,所述疫苗包括但不限制于流感病毒疫苗、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狂犬病毒疫苗、卡介苗、破伤风疫苗、白喉疫苗、出血热疫苗。
[0015]优选地,所述佐剂包括但不限制于铝盐、MF59、AS03、脂质体、细胞因子。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为治疗性药物或预防性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包含但不限于镇痛药、麻醉药、降糖药、甾体类抗炎药。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双层微针贴片由一个或多个0.5

4平方厘米阵列组合而成,其中每平方厘米含36

324根微针,每根微针的高度在100

1000微米之间,针尖直径在1

10微米之间。
[0018]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双层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配制缓释外层针体聚合物溶液,将纤维素类材料、高分子纤维蛋白、保护剂和疫苗/药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通过离心使混合溶液填满整个微针模具,刮去多余的聚合物溶液,干燥;(2)配制速溶内层针体聚合物溶液,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及佐剂/药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再一次注入微针模具中,通过离心使混合溶液填满整个微针模具,刮去多余的聚合物溶液,干燥;(3)配制背衬聚合物溶液,将该聚合物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通过离心使背衬聚合物溶液填满模具背衬部分,干燥后从模具上剥离该微针,得到双层微针贴片。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1)缓释外层针体聚合物溶液中,所述纤维素类材料、所述高分子纤维蛋白、所述保护剂和所述疫苗/药物的质量配比为:(0.2

2):(1

10):(5

20):(0.1

50)。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2)速溶内层针体聚合物溶液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所述佐剂/药物的质量配比为:(10

100):(5

50)。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背衬聚合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80%。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离心速度为1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1~30min。干燥时间为1~12h。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离心速度为1000~10000rpm,离心时间为1~30min。干燥时间为1~12h。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微针贴片包括背衬和针体,所述针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速溶外层针体和速溶内层针体,所述速溶外层针体包括纤维素类材料、高分子纤维蛋白、保护剂和第一药物/疫苗,所述速溶内层针体包括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第二药物/佐剂;其中,第一药物与第二药物相同或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外层针体中:所述纤维素类材料、所述高分子纤维蛋白、所述保护剂和所述第一药物/所述疫苗的质量配比为(0.2

2):(1

10):(5

20):(0.1

50);所述速溶内层针体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所述第二药物/所述佐剂的质量配比为(10

100):(5

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外层针体中的纤维素类材料选自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缓释外层针体中的高分子纤维蛋白选自蛛丝蛋白、蚕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护剂选自甘露醇、海藻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甘氨酸或精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速溶内层针体中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选自透明质酸、聚乳酸、聚乙醇酸、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半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选自如下中任一种或多种:流感病毒疫苗、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狂犬病毒疫苗、卡介苗、破伤风疫苗、白喉疫苗、出血热疫苗;所述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为治疗性药物或预防性药物:所述第一药物和第二药物选自如下中任一种或多种:镇痛药、麻醉药、降糖药、甾体类抗炎药;所述佐剂选自如下中任一种或多种:铝盐、MF59、AS03、脂质体、细胞因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由质量分数10%~80%高分子聚合物组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支链淀粉、聚乳酸、聚乙醇酸、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半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双层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青边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