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荣添专利>正文

防触电的蜂巢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42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触电的蜂巢插座,它是由六边形盖等组成。在六边形盖的上端设有六个三孔插座和六个USB插孔,在其侧面设有12个二孔插座,其中插孔形状与插座簧片匹配,以避免簧片在遭遇不同形状插头插拔后易变形,埋下安全隐患,插头在插入插座时,由于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内安装有触压开关,在插头插入时前火线簧片带电,拔出将不带电,杜绝了触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蜂巢结构设计让插座的插孔环绕机身一圈,插孔之间互不干涉,使各个插孔之间不受位置限制。置限制。置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触电的蜂巢插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领域,尤其是防触电的蜂巢插座。

技术介绍

[0002]插座通常与电子设备输电线的插头相连接,现代生活有着不计其数的电子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充电宝等等,如果这些电子设备需要同时充电时,传统的插座的插孔位置和排布限制,对于使用体积较大的插头时,与其相邻两侧的插孔将根本无法使用,输电线的插头会扎堆相互干涉,无法同时使用,同时插座本身的电线杂乱放置在外面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现有的万用孔插座可以与多种规格的插头匹配,虽然很方便,但插座里的簧片遭遇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插头插拔后容易变形,变形后的簧片会出现接触面过小或接触不良现象,埋下安全隐患;现有的绝大多数插座不管是使用还是没使用,其内的簧片都是带电的,并且插孔的直径足可以让一个小孩的手指伸进去或拿着导体插入插孔内,易发生触电或短路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插座的插孔与插孔之间的相邻排列所造成的无法正常使用、万用插孔内的簧片与插头不匹配而容易产生变形及插座内的簧片带电容易发生触电或短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触电的蜂巢插座,该防触电的蜂巢插座是一种六边形的蜂巢结构。它避免了传统插座有一个尴尬之处就是一个插孔插上电源,那么对面的插孔就没办法插了,而蜂巢插座的插孔则环绕机身一圈,插孔之间互不干涉,非常便利,插座的插孔形状均与插座里的簧片相匹配,同时插头插入插座内簧片才带电,杜绝了触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它是由六边形盖,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USB电路板,凹槽,闭合凹槽,地线簧片,左开口凹槽,前零线簧片,触压开关,支架,螺栓,后零线簧片,T型凹槽,后火线簧片,前火线簧片,右开口凹槽,螺钉,六边形底座及三头插头组成。其中在六边形盖的内侧设有向内的六边形凹槽,在六边形盖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用于安装夜晚指示照明用的发光二极管,在六边形盖的内侧设有内六边形,在内六边形的边沿处设有向下倾斜12度的斜面,在此斜面内设有三孔插座,12度斜面设计符合人体力学,插拔更省力,在六边形盖的侧面设有二个二孔插座,在内六边形边沿的内侧处设有长方形的USB插孔;在六边形底座的内侧位置设有用于固定USB电路板的凹槽,在六边形底座的内侧并与凹槽相邻位置设有用于三孔插座固定地线簧片用的闭合凹槽,在六边形底座的内侧并与闭合凹槽相邻位置设有用于三孔插座固定前零线簧片和前火线簧片用的左、右开口凹槽,同时在左、右开口凹槽的开口处设有固定触压开关用的支架,在支架上设有通孔,用螺栓把触压开关固定在支架上,在六边形底座边沿的内侧位置设有用于二孔插座固定后零线簧片和后火线簧片用的T型凹槽,在T型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触压开关用的支架,在支架上设有通孔,用螺栓把触压开关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插孔的形状均与插座里的簧片相匹配,以避免插座里的簧片在遭遇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插头插拔后容易变形,变形后的簧片会出现接触面过小或接触不良现象,埋下
安全隐患;在六边形盖的边沿内侧的底端镶嵌有螺母,在六边形底座的外侧边沿内侧位置设有台阶通孔,首先把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六边形盖的通孔内,并与限流电阻相连接,在把地线簧片、前零线簧片及前火线簧片分别装入为三孔插座所设的闭合凹槽与左、右开口凹槽内,在把后零线簧片和后火线簧片分别装入为二孔插座所设的T型凹槽内,把三头插头内的接地导线先与装入闭合凹槽内的地线簧片相连接,然后在把三头插头内的零线导线先与触压开关内的导线相连接后在与装入左开口凹槽内的前零线簧片相连接,在把三头插头内的火线导线先与触压开关内的导线相连接后在与装入右开口凹槽内的前火线簧片相连接,同时在把三头插头内的零线导线先与触压开关内的导线相连接后在与装入T型凹槽内的后零线簧片相连接,在把三头插头内的火线导线先与触压开关内的导线相连接后在与装入T型凹槽内的后火线簧片相连接;其中火线导线与零线导线还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的两端相连接后,还与USB电路板的电源引出线相连接,最后用螺钉把六边形盖与六边形底座给固定在一起。
[0004]使用方法:三头插头(二头插头)在插入插座的过程当中,由于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的侧面安装有触压开关,当三头插头内的插片在插入到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时,它将使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发生向外变形,这种变形的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将促使触压开关内的触头向内移动并接通电源,此时前火线簧片将带电,当工作完成拔出三头插头时,由于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均具有弹性,为此,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均向内变形移动,触压开关内的触头向外移动,并使电源断开,此时插孔内的前火线簧片将不带电,杜绝了触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同时如需给手机等充电,只需插入USB插孔即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蜂巢结构设计让插座的插孔环绕机身一圈,让一成不变的插座重换生机,插孔之间互不干涉,非常便利,使各个插孔之间不受位置限制,其中在六边形盖的上端设有六个三孔插座和六个USB插孔,在六边形盖的侧面设有12个二孔插座,不论是二头或三头插头,在插入插座的过程当中,由于前零线簧片与前火线簧片的侧面安装有触压开关,在插头插入时前火线簧片带电,拔出时前火线簧片将不带电,杜绝了触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同时如需给手机等充电,只需插入USB插孔即可,其中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插孔的形状均与插座里的簧片相匹配,以避免插座里的簧片在遭遇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插头插拔后,容易变形,变形后的簧片会出现接触面过小或接触不良现象,埋下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视图。
[0008]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09]图中1.六边形盖,2.发光二极管,3.限流电阻,4,USB电路板,5.凹槽,6.闭合凹槽,7.地线簧片,8.左开口凹槽,9.前零线簧片,10.触压开关,11.支架,12.螺栓,13.后零线簧片,14.T型凹槽,15.后火线簧片,16.前火线簧片,17.右开口凹槽,18.螺钉,19.六边形底座,20.三头插头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它是由六边形盖(1)、发光二极管(2)、限流电阻(3)、USB电路板(4)、凹槽(5)、闭合
凹槽(6)、地线簧片(7)、左开口凹槽(8)、前零线簧片(9)、触压开关(10)、支架(11)、螺栓(12)、后零线簧片(13)、T型凹槽(14)、后火线簧片(15)、前火线簧片(16)、右开口凹槽(17)、螺钉(18)、六边形底座(19)及三头插头(20)组成。其中在六边形盖(1)的内侧设有向内的六边形凹槽,在六边形盖(1)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用于安装夜晚指示照明用的发光二极管(2),在六边形盖(1)的内侧设有内六边形,在内六边形的边沿处设有向下倾斜12度的斜面,在此斜面内设有三孔插座,12度斜面设计符合人体力学,插拔更省力,在六边形盖(1)的侧面设有二个二孔插座,在内六边形边沿的内侧处设有长方形的USB插孔,在六边形底座(20)的内侧位置设有用于固定USB电路板(4)的凹槽(5),在六边形底座(20)的内侧并与凹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触电的蜂巢插座,其特征是:它是由六边形盖(1)、发光二极管(2)、限流电阻(3)、USB电路板(4)、凹槽(5)、闭合凹槽(6)、地线簧片(7)、左开口凹槽(8)、前零线簧片(9)、触压开关(10)、支架(11)、螺栓(12)、后零线簧片(13)、T型凹槽(14)、后火线簧片(15)、前火线簧片(16)、右开口凹槽(17)、螺钉(18)、六边形底座(19)及三头插头(20)组成。其中在六边形盖(1)的内侧设有向内的六边形凹槽,在六边形盖(1)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用于安装夜晚指示照明用的发光二极管(2),在六边形盖(1)的内侧设有内六边形,在内六边形的边沿处设有向下倾斜12度的斜面,在此斜面内设有三孔插座,在六边形盖(1)的侧面设有二个二孔插座,在内六边形边沿的内侧处设有长方形的USB插孔,在六边形底座(20)的内侧位置设有用于固定USB电路板(4)的凹槽(5),在六边形底座(20)的内侧并与凹槽(5)相邻位置设有用于三孔插座固定地线簧片(7)用的闭合凹槽(6),在六边形底座(20)的内侧并与闭合凹槽(6)相邻位置设有用于三孔插座固定前零线簧片(9)和前火线簧片(16)用的左、右开口凹槽(8、17),同时在左、右开口凹槽(8、17)的开口位置设有固定触压开关(10)用的支架(11),在支架(11)上设有通孔,用螺栓(12)把触压开关(10)固定在支架(11)上,在六边形底座(20)的内侧边沿位置设有用于二孔插座后零线簧片(13)和后火线簧片(15)用的T型凹槽(14),在T型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荣添
申请(专利权)人:贺荣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