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缓冲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防护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缓冲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穿戴式的缓冲减震结构要求具有质量轻、可弯曲的特点,从而能够兼顾防护功能与舒适性。然而,现在一般使用的减震缓冲材料如复合金属板、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具有重量大、限制运动等缺点,而常用的柔性材料如纤维、发泡材料等单一使用时减震缓冲效果较差,导致现有的缓冲减震结构存在负重过大、行动受限、舒适性与减震缓冲效果无法兼顾的问题,不适合进行穿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震缓冲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兼顾减震缓冲功能、柔软性和舒适性,减震缓冲效果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震缓冲结构,包括减震层、缓冲层及柔性封装层,所述减震层与所述缓冲层之间层叠设置,所述柔性封装层包覆在所述减震层与所述缓冲层整体结构的外部,所述减震层包括至少一吸附剪切增稠流体的柔性材料层。
[0005]可选地,所述减震层中的所述柔性材料层为纤维材料层,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层、缓冲层及柔性封装层,所述减震层与所述缓冲层之间层叠设置,所述柔性封装层包覆在所述减震层与所述缓冲层整体结构的外部,所述减震层包括至少一吸附剪切增稠流体的柔性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中的所述柔性材料层为纤维材料层,所述剪切增稠流体的质量占所述减震层总质量的百分比为2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的背向所述缓冲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层,所述缓冲层的背向所述减震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层,所述柔性封装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层、所述减震层、所述缓冲层、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层整体结构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层与所述减震层之间还设有第一薄膜层,和/或,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减震层之间还设有第二薄膜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层、所述第二薄膜层、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层的基底层、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层的基底层及所述缓冲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减震层中的所述柔性材料层的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显,高宇,杨晴,王敬,朱沈宏,
申请(专利权)人:钱塘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