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38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2
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峰值波长位于390~470nm的第一颜色光;第一附加发光部,发出峰值波长位于520~560nm的第二颜色光;第二附加发光部,发出峰值波长位于610~660nm的第三颜色光,混合形成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射光,所述发射光光谱在380~660nm范围内与同色温同亮度的黑体辐射光谱相比,相似度S≥78%。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光源模组针。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出类似热辐射、发射光谱连续、低蓝光的光源模组和照明灯具,其光谱在在380~660nm范围内与热辐射光谱分布有较高的相似度,因而具有较低的M/P值,可促进快速入眠。可促进快速入眠。可促进快速入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第三次照明技术革命的到来和发展,白炽灯、卤素灯等由于光效低、不节能已经逐渐被世界各国禁止生产和销售,LED照明器具取而代之已被广泛的使用。随着LED照明应用的发展,对其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节能、照度、颜色和显色性等方面,研究LED发光对人体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健康照明的理念也逐步走入普通家庭。
[0003]目前,在市场常见的在家居环境下,针对晚上或睡觉之前用的LED灯,以2700K和3000K的LED为主,其光色呈暖白色。虽然这种光色已经尽可能地向白炽灯靠拢,但是它与白炽灯光色仍然相差较大,不能给人以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另外,目前市面上提供的暖白光只是在色温上偏暖,无法促进快速入眠。因此,提供一种适合人们夜间使用,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同时又可以促进入眠的LED光源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寻找一种适合夜间使用并可促进入眠的光源模组及包括该光源模组的照明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峰值波长位于390~470nm的第一颜色光;第一附加发光部,发出峰值波长位于520~560nm的第二颜色光;第二附加发光部,发出峰值波长位于610~660nm的第三颜色光;所述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颜色光和所述第三颜色光混合形成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射光,所述发射光满足以下条件:所述发射光光谱中光谱强度最大值位于在大于610nm范围内,形成有第一波峰;所述发射光光谱中390~470nm范围内,形成有第二波峰,所述第二波峰的峰值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波峰的峰值强度的12.0%;所述发射光光谱在380~660nm范围内与同色温同亮度的黑体辐射光谱相比,相似度S≥78%,其中A(λ)为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分布;P(λ)为和所述发射光同色温的黑体辐射光谱分布。
[0006]优选地,所述发射光光谱中光谱强度最大值位于在630~660nm范围内。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波峰的峰值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波峰的峰值强度的8.0%。
[0008]优选地,所述发射光光谱在380~660nm范围内与同色温同亮度的黑体辐射光谱相比,相似度S≥82%。
[0009]优选地,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黑视素照度M与明视觉照度P之比M/P≤0.20其中A(λ)为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分布;Mel(λ)为黑视素光敏感曲线;V(λ)为明视觉敏感曲线。
[0010]优选地,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黑视素照度M与明视觉照度P之比M/P≤0.16。
[0011]优选地,所述发射光的色温1450K~1750K,在CIE1931色度图上和黑体轨迹BBL之间的距离Duv在[

0.005, 0.005]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发射光的光色在CIE1931色空间上,位于中心点x0=0.571,y0=0.402,长轴a=0.00229,短轴b=0.00129,倾角θ=38.7
°
,SDCM=5.0的椭圆范围内。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为LED芯片。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附加发光部包括选自绿色荧光粉和黄色荧光粉中的至少一个的荧光粉。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附加发光部包括红光LED和/或选自红色荧光粉和橙色荧光粉中的至少一个的荧光粉。
[0016]优选地,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射光的显色指数CRI≥80.0。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上述光源模组。
[0018]提供一种能发出类似热辐射,发射光谱连续低蓝光的LED照明灯具,其光谱在在380~660nm范围内与热辐射光谱分布有较高的相似度,因而具有较低的M/P值,可促进快速入眠。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1~7的CIE1931色坐标图;图3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1和现有技术的光谱比对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1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1的和参考光谱的对比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2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2的和参考光谱的对比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3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3的和参考光谱的对比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4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4的和参考光谱的对比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5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5的和参考光谱的对比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6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6的和参考光谱的对比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7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7的和参考光谱的对比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一些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源模组及照明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模组L1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一个混光的白光LED封装芯片,其可以为具有一般贴片封装结构或COB封装结构LED芯片如图1所示,光源模组L1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元件1和覆盖于第一发光元件的封装部2。
[0022]第一发光元件1为蓝光LED芯片,由半导体材料直接激发发光,其发光的峰值波长位于390~470nm,光色呈紫色或蓝色,这里我们称第一发光元件1发出的光为第一颜色光。LED芯片(LED Chip),包括正装或倒装,单颗LED Chip或者多颗LED Chip按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
[0023]封装部2以透明硅胶或透明树脂作为基底材料204,其中透明树脂可以选择环氧树脂、尿素树脂中的一种。第一附加发光部201、第二附加发光部202设置在基底材料204中。
[0024]其中第一附加发光部201为包含至少一种峰值波长在520~560nm的绿色荧光粉或黄色荧光粉,即第一附加发光部201为接收第一发光元件1所发射的部分光线,将其转换为峰值波长位于520~580nm的第二颜色光。由于颜色是一种人体的直观感受,无法精确划分黄色和绿色的光谱界限这里我们认为绿色荧光粉或黄色荧光粉仅是使用名称上的差异,这两者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化学通式,其区别仅在于其中成分的摩尔比不同。在本申请中第一附加发光部201可以选择单一的一种黄色荧光粉或绿色荧光粉,也可以选择多个峰值波长在520~560nm黄色荧光粉或绿色荧光粉进行混合后来作为第一附加发光部201。所述绿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可以为铝酸盐体系荧光粉,化学式Y3Al5O
12
:Ce
3+
、Lu3Al5O
12
:Ce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峰值波长位于390~470nm的第一颜色光;第一附加发光部,发出峰值波长位于520~560nm的第二颜色光;第二附加发光部,发出峰值波长位于610~660nm的第三颜色光;所述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颜色光和所述第三颜色光混合形成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射光,所述发射光满足以下条件:所述发射光光谱中光谱强度最大值位于在大于610nm范围内,形成有第一波峰;所述发射光光谱中390~470nm范围内,形成有第二波峰,所述第二波峰的峰值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波峰的峰值强度的12.0%;所述发射光光谱在380~660nm范围内与同色温同亮度的黑体辐射光谱相比,相似度S≥78%,其中A(λ)为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分布;P(λ)为和所述发射光同色温的黑体辐射光谱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光光谱中光谱强度最大值位于在630~660nm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峰的峰值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波峰的峰值强度的8.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光光谱在380~660nm范围内与同色温同亮度的黑体辐射光谱相比,相似度S≥8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黑视素照度M与明视觉照度P之比M/P≤0.20其中A(λ)为所述发射光的光谱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贤姜海涛丁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