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37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且精准度较高的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包括有支撑柜和工作台,工作台安装在支撑柜顶部;机架,机架安装在工作台顶部一侧;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安装在机架上部一侧;压块,压块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速电机作为驱动力,能够带动放置盘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控制臂转动,在第一接触轮和接触架的配合下,能够带动定位杆往内侧运动将控制臂夹紧,然后通过电动推杆作为驱动力,能够带动压块往下运动,从而带动胶套往下运动安装到控制臂上,精准度较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控制臂是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可以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而且能够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汽车控制臂上通常安装有胶套,胶套能够起缓冲作用。
[0003]对于胶套的安装,通常是人工将控制臂固定住,然后将胶套放到控制臂的圆孔上,再利用液压缸等工具将胶套往下冲压,从而完成胶套的安装操作,在冲压过程中,人们的手容易被误伤,安全性不高,且人工固定控制臂和胶套的位置时,会因为精准度不高,导致位置有偏差而造成冲压失败,因此,设计了一种安全性较高且精准度较高的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人工在安装胶套时,手容易被误伤,安全性不高,而且会因为精准度不高,导致位置有偏差而造成冲压失败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且精准度较高的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包括有:
[0006]支撑柜和工作台,工作台安装在支撑柜顶部;
[0007]机架,机架安装在工作台顶部一侧;
[0008]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安装在机架上部一侧;
[0009]压块,压块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底部;
[0010]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安装在工作台上部中侧;
[0011]活动组件,活动组件安装在转动组件上;
[0012]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安装在转动组件上,定位组件位于活动组件外侧。
[0013]进一步,转动组件包括有:
[0014]放置盘,放置盘转动式安装在工作台上部中侧;
[0015]齿圈,齿圈安装在放置盘下部中侧;
[0016]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安装在工作台底部中侧;
[0017]齿轮,齿轮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与齿圈啮合。
[0018]进一步,活动组件包括有:
[0019]活动块,活动块均匀间隔滑动式安装在放置盘上;
[0020]定位杆,定位杆对称安装在活动块顶部,定位杆均与放置盘滑动式连接;
[0021]固定杆,固定杆对称安装在三个活动块底部;
[0022]套杆,套杆对称安装在另外三个活动块底部,固定杆均在相邻的套杆内部滑动;
[0023]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安装在固定杆与相邻的套杆之间。
[0024]进一步,定位组件包括有:
[0025]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工作台底部一侧;
[0026]第一接触轮,第一接触轮安装在支撑板顶部中侧;
[0027]接触架,接触架均匀间隔滑动式安装在放置盘底部,接触架与第一接触轮配合;
[0028]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对称安装在接触架外侧与放置盘之间。
[0029]进一步,还包括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有:
[0030]导向架,导向架安装在放置盘顶部中侧;
[0031]滑杆,滑杆均匀间隔滑动式安装在导向架上部;
[0032]夹杆,夹杆对称滑动式安装在滑杆上;
[0033]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安装在相邻的两根夹杆之间。
[0034]进一步,还包括有张开组件,张开组件包括有:
[0035]第二接触轮,第二接触轮安装在第一接触轮顶部,第二接触轮穿过放置盘;
[0036]转杆,转杆转动式安装在夹杆内侧;
[0037]插销,插销转动式安装在相邻的两根转杆内侧之间;
[0038]滚轮,滚轮转动式安装在插销上部,滚轮与第二接触轮配合。
[0039]进一步,还包括有抬升组件,抬升组件包括有:
[0040]接触环,接触环安装在第二接触轮中部;
[0041]接触杆,接触杆安装在滑杆内侧下部,接触杆与接触环配合;
[0042]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安装在接触杆底部与放置盘之间。
[0043]进一步,还包括有配电盒和按钮,工作台顶部一侧设有配电盒,配电盒顶部中侧安装在按钮,配电盒内包括有开关电源、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安装设备供电,电源模块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电路和24C02电路,按钮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电动推杆和减速电机都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004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减速电机作为驱动力,能够带动放置盘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控制臂转动,在第一接触轮和接触架的配合下,能够带动定位杆往内侧运动将控制臂夹紧,然后通过电动推杆作为驱动力,能够带动压块往下运动,从而带动胶套往下运动安装到控制臂上,精准度较高。
[0045]2、当放置盘转动时,能够带动滚轮在第二接触轮外侧滚动,当滚轮与第二接触轮的凸起部位接触时,能够带动夹杆往外侧运动,然后人工将胶套放到夹杆之间,当滚轮与第二接触轮的凸起部位分离时,夹杆能够往内侧运动将胶套夹紧,如此能够避免人们被压块误伤,安全性较高。
[0046]3、本专利技术通过接触杆和接触环的配合,能够在控制臂安装好胶套后,带动接触杆和滑杆往上运动,方便人们将安装好胶套的控制臂取出。
附图说明
[004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爆开结构示意图。
[005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组件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7]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8]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9]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0]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组件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1]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抬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2]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图。
[0063]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64]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支撑柜,2_工作台,201_配电盒,202_按钮,3_机架,4_电动推杆,5_压块,6_转动组件,601_放置盘,602_齿圈,603_减速电机,604_齿轮,7_活动组件,701_活动块,702_定位杆,703_固定杆,704_套杆,705_第一弹簧,8_定位组件,801_支撑板,802_第一接触轮,803_接触架,804_第二弹簧,9_辅助组件,901_导向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柜(1)和工作台(2),工作台(2)安装在支撑柜(1)顶部;机架(3),机架(3)安装在工作台(2)顶部一侧;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安装在机架(3)上部一侧;压块(5),压块(5)安装在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底部;转动组件(6),转动组件(6)安装在工作台(2)上部中侧;活动组件(7),活动组件(7)安装在转动组件(6)上;定位组件(8),定位组件(8)安装在转动组件(6)上,定位组件(8)位于活动组件(7)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6)包括有:放置盘(601),放置盘(601)转动式安装在工作台(2)上部中侧;齿圈(602),齿圈(602)安装在放置盘(601)下部中侧;减速电机(603),减速电机(603)安装在工作台(2)底部中侧;齿轮(604),齿轮(604)安装在减速电机(603)的输出轴上,齿轮(604)与齿圈(602)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活动组件(7)包括有:活动块(701),活动块(701)均匀间隔滑动式安装在放置盘(601)上;定位杆(702),定位杆(702)对称安装在活动块(701)顶部,定位杆(702)均与放置盘(601)滑动式连接;固定杆(703),固定杆(703)对称安装在三个活动块(701)底部;套杆(704),套杆(704)对称安装在另外三个活动块(701)底部,固定杆(703)均在相邻的套杆(704)内部滑动;第一弹簧(705),第一弹簧(705)安装在固定杆(703)与相邻的套杆(70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胶套铆压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定位组件(8)包括有:支撑板(801),支撑板(801)安装在工作台(2)底部一侧;第一接触轮(802),第一接触轮(802)安装在支撑板(801)顶部中侧;接触架(803),接触架(803)均匀间隔滑动式安装在放置盘(601)底部,接触架(803)与第一接触轮(802)配合;第二弹簧(804),第二弹簧(804)对称安装在接触架(803)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益田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