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放电出光时间差的激光器状态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
,尤其是基于放电出光时间差的激光器状态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DUV光刻中通常采用准分子激光器系统作为光源,随着光刻光源的持续运行,激光器腔内气体的卤素在使用过程中慢慢被消耗,含量不断下降,会降低光刻光源的输出能量和放电稳定性。另外,MOPA结构准分子激光器系统,其输出激光脉冲能量、光谱等特征参数对于两腔体放电时间的间隔极其敏感,需要迅速调节双腔放电时间并同步放电。尤其是光刻光源通常工作在Burst模式下,即持续脉冲输出一段时间、停顿一段时间这样间隔的运行状态,当工作状态从空闲状态转变为发送重复脉冲状态时,腔内气体状态在开始时刻会发生较大改变,此时光刻光源的性能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严重影响MOPA双腔的同步特性,调节时间大幅增加。
[0003]因此在光刻光源中需要对激光器状态进行在线判断,然而,准分子激光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放电电压高达几十千伏,而且其出光脉冲较窄,通过放电出光时间差在线判断激光器状态一直是个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放电出光时间差的激光器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信号采样模块(2)、出光信号采样模块(3)、时间测量模块(4);所述放电信号采样模块(2)用于对激光器的放电信号STOP1
′
进行采样处理,采样得到放电信号STOP1;所述出光信号采样模块(3)用于对激光器的出光信号STOP2
′
进行采样处理,采样得到出光信号STOP2;所述放电信号采样模块(2)的输出端和所述出光信号采样模块(3)的输出端分别与时间测量模块(4)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将采样得到的放电信号STOP1和出光信号STOP2分别发送至时间测量模块(4);所述时间测量模块(4)对采样得到的放电信号STOP1和采样得到的出光信号STOP2之间进行时间差测量,得到放电出光时间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放电出光时间差的激光器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信号采样模块(2)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21)、光耦隔离器(22)、反相器(23)、D1触发器(24)、D2触发器(25)、D3触发器(26);第一电压比较器(21)的同向输入端与电位器相连接,输入通过电位器调节的阈值电压U1;第一电压比较器(21)的反向输入端输入激光器的放电信号STOP1
′
;第一电压比较器(21)的输出端与光耦隔离器(22)的输入端相连接;光耦隔离器(22)的输出端与D1触发器(24)的时钟端相连接;光耦隔离器(22)的输出端还与反相器(23)的输入端相连接;反相器(23)的输出端与D3触发器(26)的时钟端相连接;D1触发器(24)的反向输出端与D2触发器(25)的时钟端相连接;D2触发器(25)的输出端与D3触发器(26)的输入端相连接;D3触发器(26)的输出端即为放电信号采样模块(2)的输出端,D3触发器(26)的输出信号即为放电信号采样模块(2)采样得到的放电信号STOP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放电出光时间差的激光器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信号采样模块(3)包括:第二电压比较器(31)、D4触发器(32)、三极管(33);第二电压比较器(31)的反向输入端与电位器相连接,输入通过电位器调节的阈值电压U2;第二电压比较器(31)的同向输入端输入激光器的出光信号STOP2
′
;第二电压比较器(31)的输出端与D4触发器(32)的时钟端相连接;D4触发器(32)的输入端连接电源;D4触发器(3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3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33)的集电极与D4触发器(32)的清零端相连接;D4触发器(32)的输出端即为出光信号采样模块(3)的输出端,D4触发器(32)的输出信号即为出光信号采样模块(3)采样得到的出光信号STOP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放电出光时间差的激光器状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发信号采样模块(1);所述触发信号采样模块(1)用于采集激光触发信号START
′
,并将激光触发信号START
′
发送至时间测量模块(4)中,作为时间测量模块(4)的触发信号START,所述时间测量模块(4)以该触发信号START作为时间差测量的基准,即当触发信号START来临时,时间测量模块(4)开始对采样得到的放电信号STOP1和出光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勖,沈启辉,施阳杰,徐一帆,林颖,邵景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