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的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35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设计了考虑日前日内两种时间尺度的荷源互动调峰模式。提出了考虑可离散响应负荷、可连续响应负荷、可时移响应负荷、可中断响应负荷以适用于现阶段的国内需求的调峰模式,对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削减电网成本,降低弃风电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降低弃风电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降低弃风电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的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涉及一种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传统发电资源(主要是煤炭)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传统电网可持续发展遭遇莫大挑战,节能环保型发电日益受到提倡。当前,世界各国陆续出台法案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优化发电能源结构,智能电网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虽然大规模风电并网增加了电力的供应,有效缓解阶段性电力供需矛盾,减少了环境污染但由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面临接入、调度及消纳困难,电网调峰压力不断加大等诸多问题。电力负荷的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可实现大规模的新能源消纳,促进电网的资产利用高效化与发电能源清洁化。
[0003]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导致了电网调峰资源的紧张,提高了电网的调峰成本,此亟需寻找除常规电源以外的调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日前荷源互动调峰优化模型、日内荷源互动滚动修正调峰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日前荷源互动调峰优化模型,是指基于风电日前功率预测,建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系统功率平衡、常规机组、可离散响应负荷、可时移响应负荷、可中断响应负荷等为约束条件的日前荷源互动调峰优化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日内荷源互动调峰优化模型,是指基于风电日内功率预测,建立以风电日内预测值与日前风电出力计划值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系统功率平衡、常规机组、可连续响应负荷等为约束条件的日内荷源互动滚动修正调峰优化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模式控制策略是指采用多种需求侧负荷同时参与调峰,建立荷源互动的调峰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型求解方法,是指采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对不满足约束条件的个体进行修正,使其尽量满足约束条件,对于部分难以修正的约束,采用罚函数方法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日前荷源互动调峰优化模型构建方法为:日前时间尺度源荷互动调峰层:参与调节的电源和多形态需求侧负荷分别为常规电源机组、可离散负荷、可时移负荷、可中断负荷;日前时间尺度为24小时,分为96个时刻,每1个时间间隔为15min;对荷源进行日前互动调峰控制,从而得到常规电源机组日前出力计划和可离散负荷、可时移负荷、可中断负荷用电调节计划;在日前时间尺度下,以多形态需求侧负荷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日前荷源互动调峰优化模型。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需求侧负荷响应参与荷源互动调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日内荷源互动调峰优化模型构建方法为:日内时间尺度源荷互动调峰层:参与调节的电源和多形态需求侧负荷分别为常规电源机组、可连续响应负荷;日内时间尺度为4小时,分为16个时刻,每1个时间间隔为15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壮朱明辉朱超张刚张靠社解佗张拓权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