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专利>正文

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35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所述电池包括电芯,集流结构包括集流盘和集流柱,所述集流盘的一个端面与电芯的一个电极端面焊接,所述集流盘的另一个端面与所述集流柱焊接;所述集流柱包括焊接盘和形成于焊接盘上的环形凸台,所述集流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匹配的通孔,且所述环形凸台的突起高度与所述通孔的深度相同,所述环形凸台在所述通孔处与集流盘焊接固定。通过增大集流盘与集流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并采用沿缝焊接的方式进行环焊,使得集流结构可以通过大电流,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节省空间,同样的空间能储存更多的电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集流结构在通过较大电流时,电流的导通率高,电阻低发热率小。发热率小。发热率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设计及生产
,尤其是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电压高、倍率性能高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在众多种类的电池中脱颖而出,根据封装类型,锂电池一般分为圆柱形锂电池、方形锂电池和软包锂电池,其中,圆柱形锂电池由于产品良率高和利于实现大容量等特性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提升一直是圆柱形锂电池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而集流方式的设计对于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0003]传统的集流方式包括采用单个或者多个极耳与极柱连接作为集流方式,其存在电流的通导能力较低、内阻较高,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分布不均匀,难以实现大电流充放电。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目前还出现了在电极的端面引入集流体,通过与集流体焊接或者一体连接的可弯曲的金属片实现集流体与极柱的连接,该方式的导流面积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还存在金属片弯曲后占用电池的内部空间,造成电池内阻增大、能量密度降低等缺点。此外,由于该集流方式的设计存在内阻较大的缺点,因此,在进行大电流充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集流结构包括集流盘和集流柱,所述集流盘的一个端面与电芯的一个电极端面焊接,所述集流盘的另一个端面与所述集流柱焊接;所述集流柱包括焊接盘和形成于焊接盘上的环形凸台,所述集流盘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匹配的通孔,且所述环形凸台的突起高度与所述通孔的深度相同,所述环形凸台在所述通孔处与集流盘焊接固定。2.一种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芯,电芯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集流结构和负极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结构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集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封盖,所述正极封盖上开设有与正极集流柱的外径相匹配的装配通孔,装配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焊口槽,所述正极集流柱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焊口槽,装配通孔的深度与正极集流柱的高度相同,正极封盖套设于正极集流柱上,且正极封盖套与正极集流柱在所述第一焊口槽和所述第二焊口槽围成的焊接口处形成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口槽和所述第二焊口槽围成的焊接口的深度为正极集流柱高度的1/4

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集流柱的外径设置为正极集流盘的外径的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