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接结构的检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3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接结构的检测工艺,涉及涡轮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工件、角度调整、营造密闭环境、涡轮叶片叶间空隙测漏以及榫接结构配合度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调节支架上设置检测机构及碾壁机构,相较于传统着色检查的方式,此检测方法能够消除检测时存在的薄层厚度间隙,保证涡轮在实际工况下的叶片间干摩擦阻尼效果;通过设置碾壁机构,能够精准判断出成对叶片组的伸根冷却孔内壁的过渡光滑程度,即叶片在榫槽内榫接结构的配合度,同时通过抵碾件的正反两向转动,还能得出成对叶片组中是哪片叶片与榫槽间存在配合问题。片与榫槽间存在配合问题。片与榫槽间存在配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接结构的检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接结构的检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发动机的内部涡轮叶片类型中,涵盖一种配合组装的前行、后进式涡轮叶片,即将两个叶片的榫头成对配合,装配到涡轮盘上的一个榫槽内,其作用是可以增加涡轮叶片的稠度、提高级输出功率,还增加叶片间的干摩擦阻尼效果,对叶片的减震和控制高周疲劳具有良好作用,现有技术在对该类型涡轮叶片的榫接结构进行检测时,通常采用着色检查的方法,即由红单等着色染剂涂覆于单侧叶片上,然后将配合在一起的成对叶片组榫接至榫槽内,一定时间后取出并检查两者拼接面间的间隙着色剂分布情况。
[0003]但是,我司在长期对该类型成对叶片组的榫接结构进行检测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一、当下着色检查的检测方法虽然能准确测得叶片组拼接面的间隙情况,但由于在叶片拼接面间的着色剂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薄层厚度,使得在检测完毕后清除着色剂后,对再次安装到榫槽内的叶片组,其榫头和叶冠间仍存在对应薄层厚度的间隙,弱化间隙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接结构的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安装工件:将成对配合的涡轮叶片组通过挡板上的短螺栓安装于涡轮盘的榫槽内,再将涡轮整体安装于检测平台(1)上,由检测平台(1)上设置的伺服动力设备控制涡轮整体完成精准定位;S2:角度调整:通过涡轮叶片组的型号确定叶间偏斜角度,根据该角度调节设置于检测平台(1)上的调节支架(2)并定位;S3:营造密闭环境:通过检测机构(3)对涡轮整体上的待测榫接机构进行包裹,使得该范围内构成局部封闭且弱光环境;S4:涡轮叶片叶间空隙测漏:由供液泵(4)通过供液管道(5)向检测机构(3)及成对配合的涡轮叶片组间构成的局部封闭且弱光的环境内泵入荧光工作液,通过测得荧光工作液是否泄漏以及泄露程度,判断出在榫槽内成对配合的涡轮叶片组上两个叶冠之间、两个下缘板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及间隙大小;S5:榫接结构配合度检测:根据成对配合的涡轮叶片组之间伸根冷却孔相接处的过渡程度,通过碾壁机构(6)判断出成对的涡轮叶片组之间的配合度是否合格,以及各自的榫头与榫槽之间的冷却间隙度是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接结构的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气缸(31)、双向摄像机(32)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遮光板(33),所述气缸(31)安装于调节支架(2)上,气缸(31)的输出端与所述遮光板(33)的侧端相连接,所述双向摄像机(32)通过支撑柱(35)可调节安装于遮光板(33)的另一侧,两个所述遮光板(33)的上端均滑动设置于调节支架(2)上,遮光板(33)的内侧上部设置有储液盒(36),所述储液盒(36)与供液管道(5)相连,储液盒(36)的下端设置出液口(37),遮光板(33)的上端还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条(38),调节支架(2)上安装有齿轮(39),所述齿轮(39)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38)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曹春晓严小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航智飞机发动机部件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