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28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压敏胶


技术介绍

[0002]丙烯酸酯胶黏剂含有软弹体,硬单体和交联单体,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化学结构稳定,具有优良的耐老化和抗腐蚀性能,由于其结构中不存在不饱和键,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光学性能。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压敏胶大类里最为常用的一种,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适用于多种材料的粘接,在电子、汽车、航空、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现有的耐高温压敏胶制备技术多是通过提高丙烯酸酯共聚物的Tg,或者提高交联网络的致密性来实现,这样虽然可以提升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耐温性能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聚合物的初粘力相较同类型产品偏低,对被贴物的表面润湿能力差,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掉片脱落等不良影响。
[0004]此外压敏胶带经过高温后粘性的爬升也是对胶水耐高温性能的另一方面考验。胶带在经过高温烘烤后,通常会因为和背贴物之间连接的更紧密而导致对其粘性的大幅度升高,造成从背贴物表面剥离困难,甚至使基材发生断裂,尽管胶带不会在背贴物表面留下残胶,但是仍然对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制备方法,在保持耐高温性能的同时,解决压敏胶带在经过高温烘烤后粘性大幅度爬升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软单体
ꢀꢀꢀꢀꢀꢀꢀꢀꢀꢀ
45

55份、硬单体
ꢀꢀꢀꢀꢀꢀꢀꢀꢀꢀꢀ3‑
8份、功能单体
ꢀꢀꢀꢀꢀꢀꢀꢀꢀ
1.5

3份、引发剂
ꢀꢀꢀꢀꢀꢀꢀꢀꢀꢀꢀ
0.08

0.15份、溶剂A
ꢀꢀꢀꢀꢀꢀꢀꢀꢀꢀꢀ
40

60份。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戊酯及丙烯酸正己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08]进一步的,所述硬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环氧类丙烯酸酯单体及呋喃类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单体为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有羧基的丙烯酸类单体,含有酰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中的至少二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有羧基的丙烯酸类单体和含有酰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质量份数比为(0

10):(70

90):(10

20)。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任一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数称量软单体、硬单体、功能单体及溶剂A ,投入反应釜中;通氮气,64

65℃温度搅拌至少20分钟后加入引发剂,保持温度搅拌8

12小时反应;升高温度至65

66℃,搅拌反应8

16小时;经冷却后加入溶剂B稀释,得到耐高温低爬升丙烯酸酯胶黏剂。
[0013]进一步的,所述溶剂A和溶剂B为乙酸乙酯、甲苯及丁酮中的任一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丙烯酸、环氧丙烯酸类和丙烯酰胺类三种类型单体进行搭配制得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在高温下可以降低极性从而抵消高温下胶带增加润湿带来的粘性爬升;加入带有环状基团的耐温单体,使胶带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加入多官能团环氧固化剂,增加了交联网络,提高了胶黏剂的内聚强度;合成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具有高的数均分子量(Mn)和低分子量分布(PDI)的特点,降低因低分子量链段析出或断裂从而带来残胶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过程中第一第二段反应温差小、引发剂用量低,节约材料成本,且引发剂相比与现有工艺只需要一步加入即可,减少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包括材料如下:软单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 ;硬单体: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功能单体: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
‑2‑
羟丙酯;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ABVN);溶剂A和溶剂B:乙酸乙酯,甲苯,丁酮;以及涂布成胶带使用到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和环氧树脂。
[001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反应釜中投入45

55份软单体、3

8份硬单体、1.5

3份功能单体、40

60份溶剂A,63

66℃搅拌条件下通氮气20分钟后加入占单体总量0.08份

0.15份的引发剂,保持温度反应8

12小时;随后升高温度至65

68℃,反应8

16小时;冷却后加入溶剂B,得到耐高温低爬升丙烯酸酯压敏胶,具体过程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向反应器中投入质量百分数计的丙烯酸丁酯10份,丙烯酸异辛酯35.25份,丙烯酸羟乙酯0.2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5份,丙烯酸1.5份,丙烯酰胺0.5份,丁酮16.7份,乙酸乙酯33.3份。
[0018]搅拌条件下通氮气排除反应器内空气,投入单体总量0.08份的偶氮二异丁腈,64
℃,保持温度反应8小时;升高温度至66℃条件下,保持温度反应12小时;冷却至50℃并加入20份的乙酸乙酯,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0019]实施例2向反应器中投入质量百分数计的丙烯酸异辛酯45.5份,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5份,丙烯酸2.5份,丙烯酰胺0.5份,丁酮5份,乙酸乙酯45份。搅拌条件下通氮气排除反应器内空气, 投入单体总量0.1份的偶氮二异庚腈(ABVN),63℃,保持温度反应8小时;升高温度至65℃条件下,保持温度反应16小时;冷却至50℃并加入20份的乙酸乙酯,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0020]实施例3向反应器中投入质量百分数计的丙烯酸异辛酯40.5份,丙烯酸异冰片酯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5份,丙烯酸1.5份,丙烯酰胺0.5份,甲苯20份,乙酸乙酯30份。搅拌条件下通氮气排除反应器内空气, 投入单体总量0.15份的偶氮二异丁腈,66℃,保持温度反应12小时;升高温度至68℃条件下,保持温度反应12小时;冷却至50℃并加入20份的乙酸乙酯,得到丙烯酸酯压敏胶。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材料:软单体
ꢀꢀꢀꢀꢀꢀꢀꢀꢀꢀꢀꢀ
45

55份、硬单体
ꢀꢀꢀꢀꢀꢀꢀꢀꢀꢀꢀꢀ3‑
8份、功能单体
ꢀꢀꢀꢀꢀꢀꢀꢀꢀ
1.5

3份、引发剂
ꢀꢀꢀꢀꢀꢀꢀꢀꢀꢀꢀꢀ
0.08

0.15份、溶剂A
ꢀꢀꢀꢀꢀꢀꢀꢀꢀꢀꢀꢀꢀ
40

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戊酯及丙烯酸正己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及呋喃类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任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为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含有羧基的丙烯酸类单体,含有酰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张自豪梁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