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279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7
本申请公开了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在防护棚的内部设置,且包括:喷雾装置,用于向防护棚内喷洒氧化剂;氧化剂供应系统,通过氧化剂管路与喷雾装置连通;净化模块,设置于施工区域外围且包括:立柱;支撑框;净化布;净化模块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以围绕施工区域;生物菌液供应系统,通过生物菌液管路连通支撑框的顶杆。本申请通过防护棚的封闭,配合喷雾装置和净化模块的配合,在防止污染物扩散的同时持续进行防护棚内的污染物放置,提高土壤修复效率的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土壤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污染物是能够对土壤环境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降低农作物的产量、损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可划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酚类物质、氰化物、石油类物质、多环芳烃等,其中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难降解物质容易积累并造成危害。
[0003]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土壤异位修复来治理被污染的土壤。土壤异位修复时需要将污染土开挖出来转移到其他地方,开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扬尘,当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时,开挖过程中加剧有机物的挥发,造成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气味难闻,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如果不加控制,扬尘及恶臭会扩散到施工区域外,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为消除恶臭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当前一般使用密闭大棚施工+管道收集+废气设施集中处理+雾炮除尘的方式。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设备较多,需要铺设复杂管路,成本高、工艺繁琐、效率低,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还包括:
[0006]喷雾装置,设置于防护棚内的顶部,用于向所述防护棚内喷洒氧化剂;
[0007]氧化剂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氧化剂,并通过氧化剂管路与所述喷雾装置连通,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氧化剂罐和连通所述氧化剂管路的氧化剂均化罐;r/>[0008]净化模块,设置于防护棚内且处在施工区域外围,所述净化模块包括:
[0009]立柱,成对布置且各立柱上设有安装槽;
[0010]支撑框,活动插接在各对立柱的对应安装槽内;
[0011]净化布,铺设于所述支撑框上;
[0012]所述支撑框的顶杆为空心结构且带有滴孔,所述滴孔用于向所述净化布输送用于净化的生物菌液;所述净化模块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以围绕施工区域;
[0013]生物菌液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生物菌液并通过生物菌液管路连通所述顶杆,所述生物菌液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菌剂罐、营养罐以及连通所述生物菌液管路的生物菌液均化罐。
[0014]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5]可选的,所述防护棚的骨架包括:
[0016]支撑柱,在施工区域内设有多根且延伸至施工区域的上方;
[0017]架空桁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且用于安装所述喷雾装置;所述架空桁架在所述施工区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
[0018]可选的,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柱为一体或分体结构,所述净化模块贴靠于所述防护棚或与所述防护棚间隔设置。
[0019]可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与所述氧化剂管路连接的多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在所述架空桁架上阵列布置,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方向避让所述净化模块。
[0020]可选的,相邻的净化模块之间共用或者分别设置所述立柱。
[0021]可选的,所述立柱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支撑框的高度。
[0022]可选的,各净化模块的顶杆相互连通,所述顶杆上设有供所述生物菌液流通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多个净化模块中,相邻的顶杆的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软管连通。
[0023]可选的,所述净化布包括相对布置的两层防护层,以及位于两层防护布之间的净化层,所述净化层用于承接并挂载所述滴孔输送的生物菌液以实现净化功能。
[0024]可选的,所述顶杆和净化布之间按照如下方式设置:
[0025]所述净化布的中部搭置于所述顶杆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或
[0026]所述净化布的一侧边通过柔性连接件挂载于所述顶杆,其余侧边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或
[0027]所述净化层的中部搭置于所述顶杆的外周,两侧相互贴靠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所述防护层贴附于所述净化层的表面。
[0028]可选的,所述氧化剂罐至少包括两个不同成分的氧化剂罐,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还包括基液罐,所述基液罐分别连通所述氧化剂均化罐和所述生物菌液均化罐。
[0029]本申请通过防护棚的封闭,配合喷雾装置和净化模块的配合,在防止污染物扩散的同时持续进行防护棚内的污染物放置,提高土壤修复效率的同时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一实施例中多个净化模块装配示意图;
[0031]图2为一实施例中净化模块示意图;
[0032]图3a为一实施例中顶杆和净化布装配示意图;
[0033]图3b为另一实施例中顶杆和净化布装配示意图;
[0034]图4为一实施例中氧化剂供应系统和生物菌液供应系统示意图;
[0035]图5为一实施例中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示意图;
[0036]图6为一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示意图。
[003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8]91、防护棚;
[0039]92、喷雾装置;
[0040]93、氧化剂供应系统;931、氧化剂罐;932、氧化剂均化罐;933、氧化剂管路;934、基液罐;
[0041]94、净化模块;941、立柱;9411、插接脚;942、支撑框;9421、顶杆;9422、滴孔;943、净化布;9431、净化层;9432、防护层;944、软管;
[0042]95、生物菌液供应系统;951、菌剂罐;952、营养罐;953、生物菌液均化罐;954、生物菌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4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6]参考图1至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了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
[0047]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91;
[0048]喷雾装置92,设置于防护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包括封闭罩设在施工区域的防护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雾装置,设置于防护棚内的顶部,用于向所述防护棚内喷洒氧化剂;氧化剂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氧化剂,并通过氧化剂管路与所述喷雾装置连通,所述氧化剂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氧化剂罐和连通所述氧化剂管路的氧化剂均化罐;净化模块,设置于防护棚内且处在施工区域外围,所述净化模块包括:立柱,成对布置且各立柱上设有安装槽;支撑框,活动插接在各对立柱的对应安装槽内;净化布,铺设于所述支撑框上;所述支撑框的顶杆为空心结构且带有滴孔,所述滴孔用于向所述净化布输送用于净化的生物菌液;所述净化模块设有多个且相互连接以围绕施工区域;生物菌液供应系统,用于储存、调配所述生物菌液并通过生物菌液管路连通所述顶杆,所述生物菌液供应系统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菌剂罐、营养罐以及连通所述生物菌液管路的生物菌液均化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的骨架包括:支撑柱,在施工区域内设有多根且延伸至施工区域的上方;架空桁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且用于安装所述喷雾装置,所述架空桁架在所述施工区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和所述支撑柱为一体或分体结构,所述净化模块贴靠于所述防护棚或与所述防护棚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修复开挖现场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与所述氧化剂管路连接的多个雾化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德超张璐孙营军刘珂邵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弈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