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功能的导电包覆线、导电编织面料、滤网以及遮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271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功能的导电包覆线、导电编织面料、滤网以遮阳系统。所述导电包覆线从里到外依次包括纤维层、导电聚氯乙烯层以及静电吸尘剂层,静电吸尘剂层由静电吸尘剂溶液涂覆到导电聚氯乙烯层表面加热固化而成,静电吸尘剂溶液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静电吸尘剂8~12份、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功能的导电包覆线、导电编织面料、滤网以及遮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及日用品
,涉及一种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功能的导电包覆线、导电编织面料、滤网以遮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颗粒物按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及其在人体呼吸系统沉积位置的不同,分为总悬浮颗粒物(0~100μm)、可吸入颗粒物(0~19μm)。PM2.5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总称,是一种可吸入颗粒物,它能长时间滞留在大气中,输送距离远,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极易富集空气中的毒害物质,如各类酸性氧化物、有毒重金属、细菌、霉菌、病菌、挥发性有机物VOC、多环芳烃PHA等。并且由于其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它不仅可以进入鼻腔咽喉更是可以进入肺泡沉积或人体血液循环,引发各种疾病。
[0003]PM2.5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多领域的,是不能被忽视的。现今,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研究中的热点,早在1997年,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就已经认识到了PM 2.5的危害,颁布了PM 2.5的空气质量标准。
[0004]随着我国于2012年将PM2.5写入“国标”,并出台多个条令治理空气污染。人们对PM2.5也逐渐了解,居住环境中的PM2.5也成了居民比较关注的话题。
[0005]窗户是外界气体及粉尘颗粒进入到房间的主要通道。在空气质量较差,灰霾、雾霾等天气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若能在遮阳窗户系统中减少或者阻挡那些对人体有害的粉尘颗粒进入,将是室内人们远离PM2.5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这种既能保障遮阳、通风、透气,又能阻挡并吸附PM2.5颗粒的遮阳系统是未来遮阳窗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传统的遮阳窗户系统主要着重于遮阳窗户的抗风、遮阳、外观、隔热等,对于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的遮阳系统则少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功能的导电包覆线,用该导电包覆线编织成的导电编织面料不仅具有遮阳、通风透气等性能,同时还具有吸附PM2.5等颗粒的特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功能的导电包覆线,所述导电包覆线从里到外依次包括纤维层、导电聚氯乙烯层以及静电吸尘剂层,所述静电吸尘剂层由静电吸尘剂溶液涂覆到导电聚氯乙烯层表面后加热固化而成,按重量份数计,静电吸尘剂溶液包括如下组分:静电吸尘剂8~12份、氯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树脂10~15份、分散剂0.1~0.2份、醋酸丁酯50

70份。
[0008]在上述的导电包覆线中,所述的导电包覆线的直径为0.20mm~0.35mm。
[0009]在上述的导电包覆线中,所述的纤维为涤纶纤维、玻璃纤维、晴纶纤维、丙纶纤维、芳纶纤维、氨纶纤维、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规格为100~300D的长纤维,单丝断
裂强力大于10N。
[0010]在上述的导电包覆线中,所述的静电吸尘剂为硫化钙、四氧化三铁、锡酸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
[0011]作为优选,静电吸尘剂中硫化钙、四氧化三铁、锡酸锌、氢氧化镁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5

30%、15

30%、15

30%、15

30%。当硫化钙、四氧化三铁、锡酸锌、氢氧化镁的质量相同时效果最佳。因此,再进一步优选,所述静电吸尘剂中硫化钙、四氧化三铁、锡酸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均为25%。
[0012]本专利技术所用无机静电吸尘剂本身与高分子树脂材料相容性较差,难以与包覆线中的导电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层有较好的相容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静电吸尘剂溶液中引入氯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树脂,它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静电吸尘剂(硫化钙、四氧化三铁、锡酸锌、氢氧化镁)具有良好的相容耦合作用,同时与导电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层也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使得静电吸尘剂涂层能与中间导电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层较好地融合为一体,解决了静电吸尘剂涂层与高分子树脂基材的导电包覆线相容性差、静电功效随时间逐渐减弱的问题,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导电包覆线有长时间的静电吸附功效。
[0013]在上述的导电包覆线中,所述的分散剂可选用BYK

110、BYK

111、BYK

161中的一种。分散剂能使静电吸尘剂更好的均匀分散在基体树脂中,便于在包覆线表面形成一个均匀、光滑的涂膜。
[0014]在上述的导电包覆线中,导电聚氯乙烯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树脂(PVC)70份、氯化聚乙烯25~35份、稳定剂3~5份、增塑剂25~35份、阻燃剂5~8份、导电填料6~10份、改性树脂10~15份、润滑剂0.2~0.4份、其它助剂0.6~1份。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填料为镀银纳米石墨微片、镍包铜粉、单臂碳纳米管的按质量比1:(0.2~0.6):(0.05~0.1)混合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导电填料为镀银纳米石墨微片、镍包铜粉、单臂碳纳米管按质量比1:(0.2~0.4):(0.05~0.08)混合的混合物。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导电填料中镀银纳米石墨微片、镍包铜粉、单臂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3:0.07。导电聚氯乙烯材料中采用镀银纳米石墨微片作为主要导电填料,石墨比重小,同等体积下可使用较少的添加量,其本身化学稳定性也比较高;镍包铜粉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还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配合镀银纳米石墨微片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单臂碳纳米管是对镀银纳米石墨微片导电性的补充,其具有超高的导电特性和良好的机械、力学等性能。在形成复合材料时,由于镀银纳米石墨微片、镍包铜粉和单臂碳纳米管与基体树脂的晶体结构不一样,所以镀银纳米石墨微片、镍包铜粉和单臂碳纳米管作为导电粒子只能停留镶嵌在基体中结构比较疏松的晶界上。当镶嵌在晶界上的导电粒子相互接触或间隙很小时,导电填料粒子的势垒不断降低,就形成电逾渗网络,在高阻相中会形成一部分导电能力很强的导电通道,从而实现导电功能。作为主导电粒子的镀银纳米石墨微片,微观上是一种纳米级的片状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其在聚合物内形成导电通路,能大为降低复合材料体系的导电逾渗阈值,从而实现低导电填料添加且能获得高导电的特性。镀银后的纳米石墨微片作为主导电粒子,不同导电粒子之间为欧姆接触,接触面上没有势垒,减小了电子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从而提高了电子在复合材料中的迁移速率即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但当导电填料在本专利技术的PVC复合材料中的重量份达到10份左右的时候,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一定数值,且不再随导电填料用量的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因此
将导电填料用量控制在6~10份。镀银纳米石墨微片和单臂碳纳米管的加入不仅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更能起到补强的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0016]作为优选,所述镍包铜粉中镍的质量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静电吸附PM2.5颗粒功能的导电包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覆线从里到外依次包括纤维层、导电聚氯乙烯层以及静电吸尘剂层,所述静电吸尘剂层由静电吸尘剂溶液涂覆到导电聚氯乙烯层后加热固化而成,静电吸尘剂溶液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静电吸尘剂8~12份、氯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树脂10~15份、分散剂0.1~0.2份、醋酸丁酯50

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包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包覆线的直径为0.20mm~0.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包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为涤纶纤维、玻璃纤维、晴纶纤维、丙纶纤维、芳纶纤维、氨纶纤维、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规格为100~300D的长纤维,单丝断裂强力大于10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包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吸尘剂为硫化钙、四氧化三铁、锡酸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包覆线,其特征在于,静电吸尘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圣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