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69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所述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第一感知模块快速验证用户的第一特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特征的验证后,从验证模块中提取匹配所述第一特征的多个验证序列;其中每个所述验证序列代表一项权益;每个所述验证序列是一个数据矩阵,包括多个面部特征向量;多个所述面部特征向量以时间维度作顺序排列;用户在验证时以面部做出多个面部姿态,由第二感知模块生成连续的面部特征向量并由所述验证序列进行匹配,从而解锁用户需求的权益。需求的权益。需求的权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进行,需要对个人身份的识别场景大幅增加。个人为了获得对某个电子系统的访问权限,相关的身份识别
利用每个人具有的独特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以用于验证个人用户的身份。当中的独特的生物特征例如是指纹、手掌的形状、耳垂形状、视网膜或虹膜图案、声纹、数字签名等方面。而人脸识别作为非接触式的验证方式,其实施形式方便,对用户的体验较为友好,一直是各种管理系统偏好和采用的识别方式。目前可以使用面部识别的领域包括工厂、家庭、医院等应用空间,使用的设备场景包括控制智能家居、增强现实技术或者图像搜索应用。
[0003]但是,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人脸识别结果的准确性,例如面部表情、面部方向、面部大小、面部的毛发或疤痕、光线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在需要高精度的识别需求时,人们只能通过购买更高昂的识别设备,使用更复杂的算法,通过成本的方式换取更为精确的识别效果。
[0004]查阅相关地已公开技术方案,公开号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第一感知模块采集用户除面部以外的第一特征;S2:对所述第一特征进行编码后,生成至少一个代表所述第一特征的第一特征向量E;S3:将所述第一特征向量E与验证模块的一个或以上的验证记录进行比对,当通过验证时,提取与所述第一特征向量E匹配的验证序列;S4:根据第一条所述验证序列要求用户的面部以第一验证姿态开始进行验证,并连续做出多个面部姿态;第二感知模块在用户第一验证姿态开始时激活验证功能,并在用户连续做出多个面部姿态时,逐一验证多个面部姿态的组合与所述验证序列的匹配度,从而决定是否进一步解锁用户权限;S5:若用户在重复i次的步骤S4均无法通过验证,则再次采集所述第一特征,并重复S1至S4的步骤;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知模块为非视觉类识别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向量E包括至少n个特征维度,即E={e1,e2……
e
n
};n个所述特征维度用于对所述第一特征进行充分性表达。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特征向量E的n个特征维度进行机器学习,获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E与多个所述验证序列的映射概率;从所述验证模块中提取至少i个所述验证序列,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E与i个所述验证序列的映射概率,并按映射概率从大到小对i个所述验证序列进行排序;提取映射概率最大的一个所述验证序列作为第一验证序列;若需要进行步骤S5,则按映射概率排序选择下一个所述验证序列作为第二验证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姿态人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平岑全丁园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