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驱替用发泡剂及驱替方法技术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替用发泡剂及驱替方法技术,属于二氧化碳驱替采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世界约有75%的提高采收率工程注入蒸汽、二氧化碳和轻烃类。其中,二氧化碳驱油不论是作为二次采油还是继水驱之后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一直受到业界重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是将二氧化碳作为驱油剂注入到油藏中,二氧化碳可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使原油体积膨胀,从而增加油藏能量,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然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首先,在油藏条件下,二氧化碳粘度比原油粘度小10~50倍,不利流度比造成的粘性指进导致气体早期突破、生产气油比高,低粘度促使二氧化碳容易进入高渗层等,这些原因使油田驱替效果经济效益变差。另一方面,二氧化碳与原油之间的密度差产生重力分离,密度低的气体上浮,出现重力超覆现象,只能波及储层上部少部分区域,导致气体的波及体积下降,影响注气开发效果。因此,改善注气效果的关键环节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流度,减缓气窜。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驱替用发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体,将所述第一中间体和第四单体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将所述第二中间体与卤代烃反应,得到第三中间体,所述第三中间体在引发剂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第四中间体,将所述第四中间体与过氧化氢反应,得到所述发泡剂;其中,所述第一单体为4
‑
戊烯
‑2‑
酮、1
‑
戊烯
‑3‑
酮、4
‑
甲基
‑4‑
戊烯
‑2‑
酮和5
‑
苯基
‑4‑
戊烯
‑2‑
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单体为二乙胺、二丁胺和二己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三单体选自甲醛、三聚甲醛和多聚甲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单体选自甲基溴化镁、乙基溴化镁和正丙基溴化镁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重量比为(5~11):(20~40):(3~7);和/或所述第一中间体和所述第四单体的重量比为(18~28):(30~42);和/或所述第二中间体与所述卤代烃的重量比为(20~30):(6~16);和/或所述第四中间体与所述过氧化氢的重量比为(60~100):(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为4
‑
戊烯
‑2‑
酮,所述第二单体为二丁胺,所述第三单体为甲醛,所述第四单体为甲基溴化镁。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活性气体保护下,将所述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及第三单体加入至第一溶剂中,然后加入催化剂,调节pH为4~6,升温至70~100℃,反应5~7h后得到所述第一中间体;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氟硼酸锌、氧化锆、AlCl3、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仕章,宋新旺,郭玉玺,郭鑫,房吉涛,
申请(专利权)人: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仕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