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792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该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水100份、含氟共聚物40~6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25份、含硅氧基的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10~20份和纳米颗粒5~10份。通过将含氟共聚物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含硅氧基的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和纳米颗粒,进行复配,使得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和耐温性,以适应页岩油储层的环境;另一方面,协同提高表面活性、降低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增强体系稳定性,从而实现较高的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活性剂。


技术介绍

1、页岩储层通常物性较差,孔隙和喉道极为细小,且页岩油在地层中存在的形式比较复杂,通常为高温、高压、高盐环境,采用常规的注水、注化学药剂,以及热力采油、微生物采油等措施,往往无法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2、注co2吞吐采油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及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技术,注气开发能够有效的改善储层物性,降低储层原油粘度,使原油体积膨胀,与水驱相比,注气开发成为有效的提高页岩油藏采出程度的重要措施。

3、为改善开采效果,常使用各种助剂辅助co2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其中,表面活性剂是常用助剂之一。一方面,表面活性剂与co2接触后会原位产生大量泡沫,可选择性封堵高渗窜流通道、改善地层非均质性和扩大波及体积;另一方面,表面活性剂在驱油过程中也可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分散原油和降低稠油黏度。例如专利cn105257264a中公开了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硅醚类表面活性剂和聚醚类表面活性剂;其选择的硅醚类表面活性剂和聚醚类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二氧化碳与原有最小混相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水100份、含氟共聚物40~6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25份、含硅氧基的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10~20份和纳米颗粒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3~5):1;所述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的摩尔比为(1~3):1;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单体质量和的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纳米氧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水100份、含氟共聚物40~6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25份、含硅氧基的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10~20份和纳米颗粒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3~5):1;所述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的摩尔比为(1~3):1;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单体质量和的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纳米氧化铝的质量比为(2~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采用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二氧化碳驱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氧基的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仕章宋新旺吴江勇刘建民王黎明肖淑明郭鑫刘小芳丁松松徐倩男
申请(专利权)人: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