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及追光灯自动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252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追光灯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和追光灯自动控制方法,其中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标签、基站、主控器和辅控器,标签与目标绑定在一起,发送目标位置信号;基站与标签通信连接,接收目标位置信号;主控器包括角度转换模块、协议转换模块和数据过滤模块,角度转换模块与基站通信连接,从而将目标位置信号转换为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辅控器包括效果控制模块,效果控制模块发送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在没有人的干预情况下,根据目标所在的位置,将灯光自动地打到目标上,同时还能根据需要调节灯光的效果,实现灯光的自动控制,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及追光灯自动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追光灯控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舞台上的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及追光灯自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追光灯”是用于展现舞台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照明灯具,传统“追光灯”的主要功能是在导演的指挥下,由工作人员控制在舞台上产生一个明亮的“一个硬而实的光圈”,在舞台上随着演员移动而移动,追光灯的使用可以根据节目的需要展现各种舞台艺术和体验,从而达到突出舞台重点,烘托环境气氛灯等目的。
[0003]市场上大多数的追光灯都必须由专业人员,根据演出的需求,实现灯光追随,同时追光灯是高功率射灯,其散热系统可能涉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操作追光灯是专业且有一定风险的工作。
[0004]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追光灯的控制系统、追踪系统,试图解决追光灯的风险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0005]多个压力传感器检测目标位置的舞台灯光自动跟踪系统。这类系统主要通过在舞台上布设多个检测装置(压力传感器)来实时检测目标的位置,最终控制灯光的照射方向,实现舞台灯光自动跟随目标运动,达到自动无人操作的目的。如专利号为CN201689343U的专利技术专利(舞台灯光自动跟踪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跟踪目标功能。这类系统的缺点是需要在舞台上布设压力传感器阵列,以及当跟踪的表演者双脚离开舞台上时,就会无法跟踪,同时也会受到舞台上其它有重量物体的干扰。
[0006]利用摄像机检测目标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目标位置以及控制灯光自动跟踪的方法。这类系统的困难点在于鉴定目标,加上摄像机拍摄范围有限,需要多个摄像机拼接采集图像,系统庞大,需要连接电脑服务器才能及时处理多路视频数据。有的通过在被跟踪物体上携带红外发射器作为信号标记,不过存在的问题是靠被跟踪物体本身或其它物体产生的标记有时是看不见的,因此必须要多个标记(红外光发射器)附加到被跟踪的物体以防发生该问题。另外,当使用环境中有来自非红外光发射器的红外光时,如有夜视功能的监控摄像头,将导致被跟踪物体的跟踪失败。
[0007]现有的舞台灯光定位跟踪系统,包括射灯及用于控制射灯的射灯电路控制系统,射灯能根据舞台对象进行自动跟踪功能,但是该舞台灯仅仅能够对灯光角度进行控制,无法同时实现对灯光效果的控制,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借助电脑上位机软件来进行定位控制以及不能同时控制灯光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和追光灯自动控制方法。该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是利用UWB超宽带测距定位技术,将目标的定位坐标数据转换成舞台灯的照射角度,再结合辅控器控制输出灯光效果,利用信号线连接一台或多台追光灯,
实现灯光自动追踪目标的功能的。
[0009]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标签、基站、主控器和辅控器,标签与目标绑定在一起,发送目标位置信号;基站与标签通信连接,接收目标位置信号;主控器包括角度转换模块、协议转换模块和数据过滤模块,角度转换模块与基站通信连接,从而将目标位置信号转换为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辅控器包括效果控制模块,效果控制模块发送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效果控制模块依次通过协议转换模块、数据过滤模块与追光灯控制连接,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将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解析并传送至数据过滤模块;角度转换模块通过数据过滤模块与追光灯控制连接;数据过滤模块用于过滤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并将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和灯光效果控制信号传输至追光灯。
[0010]本技术方案中,主控器以i.MX RT1052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集成Cortex-M7内核,最高主频可达600MHz,外扩了32M SDRAM内存、8M QSPI FLASH代码储存器、32M SPI FALSH数据储存器,外接7寸RGB触摸屏,支持以太网接口、DMX输入输出接口、TFT卡接口、USB接口。
[0011]其中,协议转换模块是经过ISO3088芯片等器件将辅控器的DMX信号输入到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解析DMX协议,转换成控制灯具的通道数据,即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
[0012]角度转换模块是经过DP83848芯片等器件构成以太网接口,实时接收基站的测距数据,即目标位置信号,经过计算来确定标签的坐标位置,再转换成追光灯的投射角度,即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
[0013]数据过滤模块是经过主控器把控制追光灯的水平相对角度控制数据和垂直相对角度控制数据筛选,即过滤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并替换成角度转换模块算出来的投射角度数据,即替换为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和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并经过MAX14783芯片等器件,把DMX信号输出。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控器,在主控器上集合角度转换模块、协议转换模块和数据过滤模块,从而不需要经过电脑上位机软件来进行定位控制、定位传输工作;另外,辅控器的设置,使得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不仅能控制追光灯的转动角度,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追光灯的照射效果,适用性大大增强。
[0015]进一步的,协议转换模块支持DMX512协议、DMX512A协议、RDM协议、ACN协议、ArtNet协议、sACN协议、KNX协议、DALI协议和/或DSI协议中的至少一种。
[0016]进一步的,角度转换模块与基站采用UDP进行通信连接。
[0017]进一步的,辅控器连接主控器,在辅控器上可以灵活控制追光灯的输出光效果,辅控器为MA或Martin控台。
[0018]进一步的,基站与标签通过时分多址通信连接。
[0019]进一步的,追光灯是具有方向性的照明装置,可以是任意一种摇头电脑灯。
[0020]更进一步的,基站用于测距定位,数量至少为四个,均布设置在追光场地的四周,可以通过增加基站数量来提高定位精度。
[0021]更进一步的,标签数量为1-4个。标签可以自由移动,并分别与不同基站通信,通过计算电磁波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来确定标签与基站间的距离,再通过基站实时上传测距的数据给上述的主控器。
[0022]更进一步的,追光灯数量为若干台,且追光灯数量≥标签数量,每台追光灯至少与一个标签相对应。每个标签都有一个追光灯相对应,这样能够实现同时追踪照射舞台上的多个目标;当需要突出舞台上的某一个目标时,只要控制多个追光灯同时照射该目标即可。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方法,由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标签发送目标位置信号;
[0025]S2,角度转换模块接收目标位置信号,并将目标位置信号转换为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效果控制模块发送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
[0026]S3,数据过滤模块过滤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然后将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传输至追光灯。
[002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为:超宽带(UWB)定位技术是一种传输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1),与目标绑定在一起,发送目标位置信号;基站(2),与标签(1)通信连接,接收目标位置信号;主控器(3),包括角度转换模块(31)、协议转换模块(32)和数据过滤模块(33),角度转换模块(31)与基站(2)通信连接,从而将目标位置信号转换为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辅控器(4),包括效果控制模块,效果控制模块发送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效果控制模块依次通过协议转换模块(32)、数据过滤模块(33)与追光灯(5)控制连接,协议转换模块(32)用于将灯光效果控制信号和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解析并传送至数据过滤模块(33);角度转换模块(31)通过数据过滤模块(33)与追光灯(5)控制连接;数据过滤模块(33)用于过滤第二灯光角度控制信号,并将第一灯光角度控制信号和灯光效果控制信号传输至追光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协议转换模块(32)支持DMX512协议、DMX512A协议、RDM协议、ACN协议、ArtNet协议、sACN协议、KNX协议、DALI协议和/或DSI协议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追光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角度转换模块(31)与基站(2)采用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