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243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电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多羟基胺分子对基膜进行胺化处理,然后在胺化后的基膜表面通过界面聚合构建具有双电层结构的超薄分离层;该双电层复合纳滤膜对于二价阳离子和二价阴离子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并且,通过该方法可以同时有效提升复合膜的渗透通量;该纳滤膜可用于软化饮用水和脱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水和脱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水和脱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电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滤作为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膜过滤技术,可以高效截留水中的多价盐和小分子有机物,近年来在饮用水软化、药物提纯、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纳滤膜在使用过程中因其需要截留大量的颗粒、胶体、有机物、盐等,因此选择性对于纳滤膜至关重要。
[0003]纳滤膜的选择性机理主要有两个,包括静电排斥效应和尺寸筛分效应。所谓尺寸筛分就是通过纳滤膜的孔径大小对物料进行选择。但是尺寸筛分对复合膜渗透通量影响较大,因此通过调整纳滤膜的孔径去提升纳滤膜的选择性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纳滤膜通常荷正电或者荷负电,通过静电排斥作用,可以对荷电性物料进行分离,暨静电排斥效应。通常可以通过调整纳滤膜表面的荷电性的正负和多少来调整纳滤膜的选择性,并且,膜表面荷电性的变化对复合膜的渗透通量基本无影响。
[0004]纳滤膜根据表面荷电性的正负可以分为荷正电纳滤膜和荷负电纳滤膜。通常荷负电的纳滤膜对于荷负电的物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基膜预处理,将基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以去除其上的保护剂,最终保存在去离子水中备用;第二步,基膜胺化,将第一步处理的基膜放入多羟基胺溶液中进行胺化,之后用去离子水洗去多余的多羟基胺溶液后保存在去离子水中备用;第三步,通过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1)水相涂敷:使用空气刀吹扫第二步中经胺化处理后的基膜,去除基膜表面的去离子水;然后将其浸泡在哌嗪溶液中,取出后用空气刀吹扫去除基膜表面多余的水相溶液;2)有机相涂覆:将哌嗪溶液涂敷过的基膜放入有机相溶液中,反应后取出,用空气刀除去基膜表面多余的有机相溶液后储存在去离子水中,即获双电层复合纳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基膜是指采用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或者三氟氯乙烯(CTFE)类含C-X键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机物制备的超滤膜;其中该C-X键中的X为Cl或者F;该基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温度为常温,浸泡时间为72至96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胺化用多羟基胺溶液中的多羟基胺是葡糖胺、葡甲胺、三乙醇胺、二乙醇胺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该多羟基胺溶液的重量浓度范围为5至200g/L,胺化处理温度为50至70℃,胺化处理时间为10至60min;该胺化用多羟基胺溶液的配置:使用分析天平分别称取5至200g的多羟基胺,然后用去离子水完全溶解在250ml烧杯中,最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定容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春瑞厍景国史乐刘四华吕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