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34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永久结构两侧的围护桩;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围护桩连接的首道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围护桩和首到支撑结构连接的二道支撑结构,以及用于与所述首道支撑结构和二道支撑结构连接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首道支撑结构和二道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地保证基坑安全和保护周边环境,首道支撑结构高于地面、二道支撑结构采用斜向布置可避免了支撑结构和永久结构相冲突,解决了永久结构分期浇筑导致工期成本增加和外观瑕疵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围护
,具体涉及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建的土木、水利和市政等工程中具备大规模放坡开挖的条件越来越少,往往需要进行基坑支护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支护开挖存在支撑结构,致使永久结构(永久性模板)不能一次性浇筑到完成,而需要分节浇筑,因此导致了工期成本的增加,并且对于一些河道挡墙工程,施工缝的存在也影响和外立面的美观和造型模板等外立面装饰技术的应用。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一种既可以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又能使构筑物一次性浇筑完成的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设置在永久结构两侧的围护桩;
[0007]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围护桩连接的首道支撑结构;
[0008]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围护桩和首道支撑结构连接的二道支撑结构,以及
[0009]用于与所述首道支撑结构和二道支撑结构连接的连接件。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首道支撑结构的高度高于现状地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首道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上方的首道支撑和设置在所述首道支撑上且与所述围护桩连接的首道围檩以及设置在所述首道围檩上的首道支撑上牛腿和首道支撑下牛腿。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二道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上方的二道支撑和设置在所述二道支撑上且与所述围护桩连接的二道围檩以及设置在所述二道围檩上的二道支撑牛腿。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二道支撑呈斜向结构设置,所述二道支撑的一端与所述首道支撑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二道围檩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首道支撑和二道围檩连接的封边钢板和与所述封边钢板连接的连接钢板以及与所述封边钢板连接的加劲钢板,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所述首道支撑和二道围檩连接的连接螺栓。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围护桩采用钢板桩。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首道支撑和首道围檩采用H型钢。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二道支撑和二道围檩采用H型钢。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首道支撑上牛腿和首道支撑下牛腿以及二道支撑牛腿采用钢板。
[0019]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了首道支撑结构和二道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地保证基坑安全和保护周边环境,首道支撑结构高于地面、二道支撑结构采用斜向布置可避免了支撑结构和永久结构相冲突,解决了永久结构分期浇筑导致工期成本增加和外观瑕疵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连接件的拼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围护桩100、首道支撑结构200、二道支撑结构300以及连接件400。
[0027]围护桩100设置在永久结构50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围护桩100采用钢板桩。
[0028]首道支撑结构200设置在永久结构500的上方且与围护桩100连接,首道支撑结构200的高度高于现状地面600,以确保不影响永久结构500一次性浇筑完成。首道支撑结构200包括设置在永久结构500上方的首道支撑210和设置在首道支撑210上且与围护桩100连接的首道围檩220以及设置在首道围檩220上的首道支撑上牛腿230和首道支撑下牛腿240。本实施例中的首道支撑210和首道围檩220采用H型钢,首道支撑上牛腿230和首道支撑下牛腿240采用钢板。具体地,首道支撑210高于现状地面600的高度为1.5m。
[0029]二道支撑结构300设置在永久结构500的上方且与围护桩100和首道支撑结构200连接,二道支撑结构300包括设置在永久结构500上方的二道支撑310和设置在二道支撑310上且与围护桩100连接的二道围檩320以及设置在二道围檩320上的二道支撑牛腿330。二道支撑310呈斜向结构设置,二道支撑310的一端与首道支撑210连接,二道支撑310的另一端与二道围檩320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二道支撑310和二道围檩320采用H型钢,二道支撑牛腿采用钢板。具体地,二道支撑310为45
°
角度设置。
[0030]连接件400用于与首道支撑结构200和二道支撑结构300连接,连接件400包括与首道支撑210和二道围檩320连接的封边钢板410和与封边钢板410连接的连接钢板420以及与封边钢板410连接的加劲钢板430,连接件400还包括与首道支撑210和二道围檩320连接的连接螺栓440。
[0031]本技术采用了首道支撑结构和二道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地保证基坑安全和保护周边环境,首道支撑结构高于地面、二道支撑结构采用斜向布置可避免了支撑结构和永久结构相冲突,解决了永久结构分期浇筑导致工期成本增加和外观瑕疵等问题。
[00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永久结构两侧的围护桩;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围护桩连接的首道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围护桩和首道支撑结构连接的二道支撑结构,以及用于与所述首道支撑结构和二道支撑结构连接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道支撑结构的高度高于现状地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道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上方的首道支撑和设置在所述首道支撑上且与所述围护桩连接的首道围檩以及设置在所述首道围檩上的首道支撑上牛腿和首道支撑下牛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架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道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永久结构上方的二道支撑和设置在所述二道支撑上且与所述围护桩连接的二道围檩以及设置在所述二道围檩上的二道支撑牛腿。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剑于文华孙陆军吴鹏飞唐仕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