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俊诚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15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插线板的使用便捷性问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包括插线板,所述插线板右侧连接有延长盒,所述延长盒内部均匀装有软插孔,所述软插孔内侧面均匀装有接触片,所述插线板上表面镶套有覆盖板,所述覆盖板上开有3个通槽,所述插线板左侧装有开关,所述插线板表面左侧安装有提示灯,所述插线板上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外端连接有插头,所述插线板内部从右向左依次安装有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和第三转筒,所述第一转筒内部套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二转筒内部套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三转筒内部套有第三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对插线板进行多种方式的组装,更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插头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


[0001]本技术涉及插线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

技术介绍

[0002]排插就是移动的插座,也叫插线板,拖线板等。一般用于电脑电源连通或者家庭某处需集中使用好几个插座的情况。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插板,插板为人们生活中对电的使用带来了方便,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下不够方便,就是在床上使用插线板或者在一些特殊插头进行使用插线板的时候,有些插线板就不够适用,虽然组合式的插线板也琳琅满目,但是一般都是在一个插线板上通过多种形状的组合插孔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对插线板的移动需要整体移动,而不是将某个模块进行移动,尤其是放置在床上等灰尘较多的位置时,剩余没有使用的插孔内容易进入灰尘等杂质,有可能会造成插线板的短路,使人们对插板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来解决插线板的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包括插线板,所述插线板右侧连接有延长盒,所述延长盒内部均匀装有软插孔,所述软插孔内侧面均匀装有接触片,所述插线板上表面镶套有覆盖板,所述覆盖板上开有3个通槽,所述插线板左侧装有开关,所述插线板表面左侧安装有提示灯,所述插线板上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外端连接有插头,所述插线板内部从右向左依次安装有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和第三转筒,所述第一转筒内部套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二转筒内部套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三转筒内部套有第三插杆,所述第一转筒与第一插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回力弹簧,所述第二转筒与第二插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回力弹簧,所述第三转筒与第三插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回力弹簧,所述第一转筒外连接有第一插板模块,所述第二转筒外连接有第二插板模块,所述第三转筒外连接有第三插板模块,所述第一插板模块、第二插板模块和第三插板模块分别与第一转筒、第二转筒和第三转筒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第一插板模块上分别插接有第一插孔模块、第二插孔模块和第三插孔模块,所述第三插板模块上均匀装有USB插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插孔为圆筒结构且为橡胶材料制成,接触片为铜质材料制成且与该插线板内的电路接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盖板为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板模块、第二插板模块和第三插板模块背面均装有与通槽相配合的橡胶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孔模块、第二插孔模块和第三插孔模块均与第一插板模块插接配合,第一插孔模块、第二插孔模块和第三插孔模块分别与火
线、零线和地线接通,并且印记上对应的符号。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多个插板模块的组合,可以适用于多种插头进行使用,并且利用第一插孔模块、第二插孔模块和第三插孔模块的组合,可以仅仅将插孔模块拉出进行使用,在床上或者书桌上使用的时候,减少插线板占用的空间,同时也更加安全,方便进行组合,并且通过设置软插孔,可以进行变形,对于一些特殊的插头而言,就会更加适用,适用于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插头使用,通过第一回力弹簧、第二回力弹簧和第三回力弹簧的设置,就便于将使用完的第一插板模块、第二插板模块和第三插板模块拉回,再通过第一插板模块、第二插板模块和第三插板模块背面均装有与通槽相配合的橡胶套,就便于将第一插板模块、第二插板模块和第三插板模块进行稳定安装,并且将覆盖板设置为透明的,更方便观察插线板内部的情况。本技术通过多个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对插线板进行多种方式的组装,更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插头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第一插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软插孔与接触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插线板与延长盒连接的示意图。
[0016]图中:1、接触片,2、软插孔,3、延长盒,4、插线板,5、覆盖板,6、通槽,7、第一回力弹簧,8、第一插杆,9、第二转筒,10、第二回力弹簧,11、第二插杆,12、第二插板模块,13、第三插杆,14、第三回力弹簧,15、第三插板模块,16、USB插孔,17、第三转筒,18、开关,19、提示灯,20、电源线,21、插头,22、第一插孔模块,23、第二插孔模块,24、第三插孔模块,25、第一插板模块,26、拉绳,27、第一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19]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包括插线板4,所述插线板4右侧连接有延长盒3,所述延长盒3内部均匀装有软插孔2,所述软插孔2内侧面均匀装有接触片1,所述插线板4上表面镶套有覆盖板5,所述覆盖板5上开有3个通槽6,所述插线板4左侧装有开关18,所述插线板4表面左侧安装有提示灯19,所述插线板4上连接有电源线20,所述电源线20外端连接有插头21,所述插线板4内部从右向左依次安装有第一转筒27、第二转筒9和第三转筒17,所述第一转筒27内部套有第一插杆8,所述第二转筒9内部套有第二插杆11,所述第三转筒17内部套有第三插杆13,所述第一转筒27与第一插杆8之间连接有第一回力弹簧7,所述第二转筒9与第二插杆11之间连接有第二回力弹簧10,所述第三转筒17与第三插杆13之间连接有第三回力弹簧14,所述第一转筒27外连接有第一插板模块25,所述第二转筒9外连接有第二插板模
块12,所述第三转筒17外连接有第三插板模块15,所述第一插板模块25、第二插板模块12和第三插板模块15分别与第一转筒27、第二转筒9和第三转筒17之间连接有拉绳26,所述第一插板模块25上分别插接有第一插孔模块22、第二插孔模块23和第三插孔模块24,所述第三插板模块15上均匀装有USB插孔16。
[0020]所述软插孔2为圆筒结构且为橡胶材料制成,接触片1为铜质材料制成且与该插线板内的电路接通。
[0021]所述覆盖板5为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
[0022]所述第一插板模块25、第二插板模块12和第三插板模块15背面均装有与通槽6相配合的橡胶套。
[0023]所述第一插孔模块22、第二插孔模块23和第三插孔模块24均与第一插板模块25插接配合,第一插孔模块22、第二插孔模块23和第三插孔模块24分别与火线、零线和地线接通,并且印记上对应的符号。
[0024]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组装插线板,包括插线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板(4)右侧连接有延长盒(3),所述延长盒(3)内部均匀装有软插孔(2),所述软插孔(2)内侧面均匀装有接触片(1),所述插线板(4)上表面镶套有覆盖板(5),所述覆盖板(5)上开有3个通槽(6),所述插线板(4)左侧装有开关(18),所述插线板(4)表面左侧安装有提示灯(19),所述插线板(4)上连接有电源线(20),所述电源线(20)外端连接有插头(21),所述插线板(4)内部从右向左依次安装有第一转筒(27)、第二转筒(9)和第三转筒(17),所述第一转筒(27)内部套有第一插杆(8),所述第二转筒(9)内部套有第二插杆(11),所述第三转筒(17)内部套有第三插杆(13),所述第一转筒(27)与第一插杆(8)之间连接有第一回力弹簧(7),所述第二转筒(9)与第二插杆(11)之间连接有第二回力弹簧(10),所述第三转筒(17)与第三插杆(13)之间连接有第三回力弹簧(14),所述第一转筒(27)外连接有第一插板模块(25),所述第二转筒(9)外连接有第二插板模块(12),所述第三转筒(17)外连接有第三插板模块(15),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诚李强曹煜李采岭王真珍夏诗洁
申请(专利权)人:邓俊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